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时间分辨光谱,对H2S分子进行了脉冲流光放电激发解离相关实验研究.将所得400~800 nm荧光谱线归属为S2、S-2、H、SH等活性粒子的发光.结果表明,H2S气体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中的主要活性粒子是H2S*、S2、S-2、H、SH,且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结果表明H和SH基荧光信号几乎同时出现,由此确定H2S气体脉冲流光等离子体放电主要激发解离通道为H2S+e*→H2S*+e→H*+SH*.  相似文献   

2.
采用氮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快电子和离子(N,N)混合的蒙特卡罗模型, 模拟研究了 e+ N___N+N+2e和N+N___N+N+N 过程离子N的产生率轴向分布随放电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轰击阴极的能量分布 . 结果表明, 两种 离解过程中氮原子离子(N)的产生率均随气压和电压的增加而增大, 随 放电气体温度的升 高而降低; 但N-N离解碰撞主要发生在 阴极附近. 在电压较高时, 阴极处的N主要由N -N离解过程产生; 在电压较低时, N-N离解过程可忽略.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首个地下大型水封油库——黄岛油库为依托,在不同雷诺数条件下进行花岗岩单裂隙水岩相互作用试验,分析花岗岩单裂隙水岩反应特征和雷诺数对花岗岩表面可溶矿物溶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花岗岩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矿物为榍石;水岩之间发生的最主要化学反应为CaTiSiO5+4H+→TiO2++H4SiO4+Ca2+,H2O+CO2HCO-3+H+和TiO2++2H2O→H2TiO3↓+2H+;0~10d内水岩化学反应最强烈,随后逐渐降低,直至达到平衡;流体流动能显著提升榍石的溶解速率,相比Re=2500工况,Re=500工况下流体流动对榍石溶解速率的影响更大,这是由于较高的流速降低了溶质运移速率,使得宏观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基组下,研究了Cl(2P3/2)+BrONO2→BrCl+NO3和Cl(2P3/2)+BrONO2→Br+ClONO2的反应机理.计算得到各可能反应途径的过渡态,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加以证实.反应Cl(2P3/2)+BrONO2→BrCl+NO3有两种可能的反应途径,其活化能垒相差比较大.途径I和途径II的活化能垒分别为89.5 kJ*mol-1和61.2 kJ*mol-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73.4 kJ*mol-1.反应Cl(2P3/2)+BrONO2→Br+ClONO2的活化能垒为47.8 kJ*mol-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为6.3 kJ*mol-1,这与大部分实验者的推论相一致.反应Cl(2P3/2)+BrONO2→Br+ClONO2的活化能垒比较低,为47.8 kJ*mol-1,认定反应容易进行.反应Cl(2P3/2)+BrONO2→BrCl+NO3途径II的活化能垒低,主要按途径II的反应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5.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计算了LaO分子的电子结构和辐射跃迁性质.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级别,计算了LaO分子的3个低Λ-S态势能曲线、永久偶极矩(PDM)和A2Πr → X2Σ+以及A2Πr → A'2Δr跃迁的跃迁偶极矩(TDM).计算所获得的光谱常数与测得的实验值非常符合.基于获得的势能曲线和跃迁偶极矩,得到了A2Πr态的自发辐射寿命和A2Πr → X2Σ+跃迁的弗兰克-康登因子,A2Πr → X2Σ+跃迁的弗兰克-康登因子展现出高对角性.另外,运用相同的基组和活性空间,考虑了3个低Λ-S态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获得了5个Ω态的势能曲线和光谱常数.希望所获得的数据可以为以后实验观察LaO分子和激光冷却LaO分子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波长对NO光解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公式ΔGo+RTlnKop=0.1196n/λ计算了不同波长条件下NO光解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当波长为183 nm和230 nm时,反应NO+hv→N.+O.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3.64×109和1.45×10-14;当波长为230 nm时,反应2NO+hv→N2+O2的标准平衡常数为e279.72.解释了为什么NO吸收λ<183 nm的光子后解离为游离态的氮原子和氧原子,而吸收λ<230 nm的光子后形成激发态分子NO*,进而与NO反应形成N2和O2.  相似文献   

7.
以TLi3SiO4为产氚正硅酸锂,利用Gaussian03程序,在6-311++G(d,p)基组水平,采用B3LYP方法研究了H2与TLi3SiO4的氢同位素交换行为.结果表明,H2与TLi3SiO4的氧发生作用形成吸附复合物,吸附复合物内形成四员环过渡态,从而实现同位素交换,交换反应活化能为239.8001 kJ/mol.同位素交换反应热力学研究表明,573.15K~1273.15 K温度范围内,H2(g)+TLi3SiO4(s)→HT(g)+TLi3SiO4(s)反应的函变与与温度T的关系为:△Hθ=6.555-0.002T+3×10-8T2、△Sθ=6.409-0.005T+1×10-6T2、△Gθ=5.508-0.005T+1×10-6T2,p(HT)/p(H2)与温度T的关系为:p(HT)/p(H2)=-0.141+0.001T-5×10-7T2,温度提升有利于氚的释放,但在300℃即有大量氚释放.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a10K(PO4)7:Eu2+荧光粉,分别通过Sr部分取代Ca、Ce3+掺杂及Mn2+共掺杂,探讨了晶场调控、Ce3+→Eu2+能量传递及Eu2+→Mn2+能量传递对该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XRD测定结果表明,Sr取代Ca对Ca10K(PO4)7基质晶格结构无明显影响.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Ca10K(PO4)7:Eu2+荧光粉中,Eu2+和Eu3+共存.掺杂Ce3+有助于Eu3+还原为Eu2+,大幅度地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Sr取代Ca可调控晶体场强度,促使Eu2...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连续时间Guichardet-Fock空间L2(Γ;η)中修正随机梯度算子及修正点态随机梯度算子族{s;s∈R+}的性质。讨论表明:修正随机梯度算子是L2(Γ;η)中的稠定无界线性算子,而修正点态随机梯度算子族{s;s∈R+}及其共轭族{*s;s∈R+}是L2(Γ;η)中的有界线性算子,具有很多性质:满足典则反交换关系和幂零性;{s;s∈R+}与{*s;s∈R+}的不等时复合可交换,即s*s=*ss,对∠s≠t;同时{*ss;s∈R+}是L2(Γ;η)上一族正交投影。另外,利用{s;s∈R+}和{*s;s∈R+},构造了L2(Γ;η)上一个酉算子群。  相似文献   

10.
对磁控溅射沉积得到的CNx膜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真空退火, 退火前后CNx膜的化学键合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结果发现, 沉积的CNx膜中氮原子与sp, sp2, sp3杂化碳原子相键合, 并对经过退火的CNx膜的键合结构和电子场发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旋转填充床(RPB)中进行了O3/FeSO4·7H2O(用Fe(Ⅱ)表示)和O3/Fenton两种高级氧化工艺处理模拟聚乙烯醇(PVA)废水的研究,考察了Fe2+浓度、初始pH、RPB转速、反应温度以及气相O3浓度对PVA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3/Fenton工艺比O3/Fe(Ⅱ)工艺表现出更好的PVA降解性能。在O3/Fenton工艺中,在初始PVA浓度200 mg/L、pH=2、反应温度25 ℃、RPB转速1 000 r/min、O3浓度30 mg/L、气体流量90 L/h、液体流量30 L/h、Fe2+浓度0.8 mmol/L、H2O2浓度35 mg/L的条件下,PVA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9.4%。此外,还对O3/Fe(Ⅱ)和O3/Fenton工艺降解PVA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种工艺中PVA降解反应均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2.
以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为反应装置,结合Fenton试剂,研究了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酸性黄23印染废水的效果。考察了初始pH值、Fe 2+离子浓度、H2O2浓度、臭氧质量浓度、旋转填充床转速、NaCl质量浓度、KH2PO4质量浓度、Na2SO4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00r/min、pH=4、Fe 2+浓度为0.6mmol/L、H2O2浓度为1.5mmol/L、O3质量浓度为40mg/L、液体流量为30L/h时,酸性黄23的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溶液COD去除率可达到33%;随着NaCl、KH2PO4质量浓度的增加,酸性黄23脱色率与溶液COD去除率不断减小;改变Na2SO4质量浓度,酸性黄23脱色率与溶液COD去除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乙二胺合钴-尿素络合法脱除N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连续的鼓泡反应器中,对乙二胺合钴-尿素络合法脱除烟气中的NO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向尿素溶液中添加乙二胺合钴可以增大溶液中NO2的氧化度和NO的溶解度,使吸收液的脱硝率有较大的提高;增大氧气浓度、Co(en)3+3浓度、NO进口浓度,脱硝率也随之增加;增大尿素浓度,脱硝率增加的幅度较小;增大烟气流量不利于NO的吸收;当p H值为10.4,温度在60~70℃之间时,吸收液可以保持较高的脱硝率.  相似文献   

14.
设计和合成以五甲基环戊二烯基(Cp*)半夹心钌配合物为代表的一种具有开放的空间结构和高电荷密度的分子催化剂,通过对配体的调控,成功筛选出具有良好水氧化电催化活性、易固载到电极表面且在强碱性环境下抗水解的[Cp*Ru(PPh3)2Cl]Cl配合物分子.电化学和在线微分电化学质谱实验表明:该分子可提供易于被进攻Ru(Ⅴ)活性中心,显著加速水氧化生成O2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H2O2氧化技术对烟气中SO2、NO、Hg0脱除方面的研究概况,包括H2O2氧化及联用法、Fenton氧化法及类Fenton氧化法,讨论了重要的影响参数,脱除效率和相关机理.介绍了光催化-Fenton、气化H2O2和非均相催化氧化等新技术在烟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实现更高效的净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芪参补气药茶清除线粒体活性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芪和党参为原料,根据中医学原理组方制成芪参补气药茶(ACT),探索ACT清除线粒体活性氧作用及促进健康的机制。分别用AlCl3比色法和硫酸苯酚法测定ACT的功能因子总黄酮、总糖及总多糖含量。以还原型辅酶Ⅰ/吩嗪硫酸甲酯(NADH/PMS)为超氧阴离子(O2·)生成系统,过氧化氢(H2O2)/Fe2+体系为羟自由基(·OH)生成系统,分别用氮蓝四唑(NBT)还原法和Fenton反应显色法测定ACT清除O2·及·OH的能力;用Na2S2O3滴定法测定ACT清除H2O2的能力。ACT总糖质量分数为(26±1.3) mg·mL-1,总多糖质量分数为(12.5±0.8) mg·mL-1,总黄酮质量分数为(121±8.5) μg·mL-1。ACT可一定程度上清除O2·、·OH和H2O2。ACT具有温和的抗氧化作用,从而维持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这是ACT促进健康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