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吸引再生离子交换树脂中性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采用直流电场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实验装置,初步探讨了设置中性电极为参比电位的电再生离子交换实验装置的结构.该装置利用电场对异性电荷的吸引作用、使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分别向阴阳树脂迁移,从而取代强酸强碱再生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该再生方法与传统的酸碱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技术相比有污染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费用低,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特别是可以完全避免由于强酸、强碱再生试剂不纯而造成树脂中毒报废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含醚键离子交换树脂对Cu2+和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含醚键的离子交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Cu2 和Pb2 的吸附性能,分析了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对吸附时间、Cu2 离子和Pb2 离子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该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考察,并对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机理及再生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值为4.5的条件下,该离子交换树脂对Cu2 和Pb2 离子的吸附容量可达到2.3 mol/kg左右,去除率均可达到97.5%以上,并适合处理含低浓度Cu2 离子或Pb2 离子的废水.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树脂可用5%~10%的盐酸再生并回收重金属离子.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3.
山楂汁树脂降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浸出汁降酸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比7种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浸出汁的静态吸附特性,测定山楂汁处理前后的总酸和黄酮含量的变化,筛选出适于山楂汁降酸的最佳离子交换树脂(D311).经实验分析,温度对树脂吸附能力影响不显著;D311树脂吸附优化条件为室温,100 mL/h流速处理;D311优化再生条件为在低流速下100 mL 1 mol/L NaOH洗脱处理.多次再生处理后,总酸吸附能力降低11.5%,黄酮吸附能力降低73.3%,黄酮的保存率可达88.8%.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分离的因素如树脂种类、料液pH值等的研究 ,确定了离子交换法从解钼液中分离回收钨钼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 ,进行综合实验 ,解析液中钨钼比达14,可以返回主流程 ,钨的回收率可达75%。树脂用碱性次氯酸钠溶液再生 ,盐酸转型后 ,重复使用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法去除与回收电镀废水中铬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镀含铬废水并回收铬酸的操作方法.提出了用流出曲线测定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亚铜离子和亚铜灵反应生成黄色配合物在457nm处吸收光的性质,以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建立了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精矿中微量铜的方法.上柱液在pH值为3~4范围内,以1.4mL/min的流速通过树脂吸附柱,用10mL浓度为3.0mol/L的盐酸进行洗脱,可以消除大部分共存离子的干扰.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75μg/L.该方法应用于钼精矿中微量铜的测定,精密度RSD为4.5%,加标回收率在96.0~108.0%之间;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实验室用离子交换柱,一柱多用;具有能半自动化地进行离子交换、树脂逆向再生的功能,且可作为半微量酸式滴定管而使用.  相似文献   

8.
将微胶囊与高吸水树脂两种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制备出高吸水树脂.并以石蜡为膜材,用熔化分散冷凝法将制备出的高吸水树脂微胶囊化.该工艺制备的微胶囊形状为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300μm以下.讨论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壳核质量比及吸水率等性能指标与喷雾投料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投料比为3∶1时,频率曲线峰值最大,峰面积最小,微胶囊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谷氨酸离子交换过程动态穿透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离子交换过程穿透曲线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特定的函数来描述穿透曲线以求出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过程的传质参数。该特定函数建立在吸附区传质概率的基础上,因此传质机制可以用函数的常数来表示,无需识别传质机理。采用该方法建立了NH4+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谷氨酸的穿透曲线模型,以得到离子交换过程的传质参数。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固定床离子交换法已经在若干特别适应此法的流程中广泛应用。遗憾的是对传统的固定床流程所作的改进至多只能达到相对落后的次最佳化水平。由于制约条件的限制,固定床占地庞大,循环周期长,负荷高,所用树脂的颗粒粗大,需要返洗,使用并流操作,而这些情形本身又成了限制条件。采用往复离子流交换法(RFIE)则完全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同时还在改进效率、缩小床层尺寸以及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取得出色的效果。严格说来,传统的固定的流程只限于在平衡移动程度很大,从而对交换及再生十分有利的流程中才可以应用。探讨各种不同负荷、不同再生剂比及不同级数下的并流和逆流操作之间的关系的依据,是本研究中所运用的一项简化的定量离子交换理论模型结合了加拿大系统的复杂性后的定性讨论;此外还对各种固定床式及流动床式的离子交换系统进行了对比。使用上述理论解释本文结果时所作的简化包括限于两个循环的交换和再生过程,每一循环只研究一种交换级数、一种恒常平衡。这种简化的做法既减少了参数,也突出了两类流程的差别。本文所附诸图显示两种流程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且不仅清晰表明在高负荷时逆流操作与并流操作相比较略有改进,还表明当逆流操作的负荷降到10%或20%时,这种改进就大得多,采用低负荷,结合使用细目(100—200目)树脂,短小的床层,较短的循环周期等等,可以取消掉返洗操作,使交换床可以密闭,并可采用逆流操作。上述简化的理论模型所揭示的操作特性模式与从事回收铀实验时观察到的操作特性相符。这一理论模型提供了分析推广上述实验事实的良好根据,并可通过它来理解 RFIE 的其他优点,例如大幅度减少树脂的消耗量,以及处理高浓度的料液及再生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交换法对低浓度硫酸镍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研究影响镍离子回收率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室温下,pH值对树脂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在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200 r/min的条件下,镍的回收率能达到90%以上.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速率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吸附等温线遵循Freundlich曲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树脂功能基中氧原子与Ni2+形成配位键.  相似文献   

12.
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与硼氢化钠作用制备了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支载的硼氢化还原剂,探讨了在不同溶剂中制备的还原树脂的还原能力;应用于还原羰基化合物时有良好的产率(51% ̄98.52%)。再生后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的还原树脂还原羰基化合物时,仍有良好的产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的互贯磺酸离子交换树脂(SRIPN)的动力学性能,得到如下结果;(a)互贯树脂比相同比持水量的标准凝胶树脂有更大的动力学内扩散系数(?)和更低的内扩散活化能E;(b)在离子交换过程中,或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互贯树脂的两重网能以一定程度相对移动.  相似文献   

14.
对常规阴离子交换树脂法中的再生剂做了一些研究和改进 ,将常规处理后的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再处理成重碳酸盐型树脂 ,然后用于交换 ,并选用 ( Mg O+ CO2 )为再生剂 ,从而大大提高了再生效率。根据一系列实验结果得出了最佳再生剂的浓度 ,计算了该树脂对NO-3 —N的穿透容量、NO-3 的去除率和产水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用离子交换树脂分解重晶石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单位重量树脂提取钡的能力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重量比、矿石与阳离于交换树脂的重量比、P~H值、反应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关系。确定了主要工艺条件。证明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重晶石中的钡,生产钡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专利号Z102282069.8) 北京市双峰纯水设备厂是高纯水工程设备专业制造厂,为攻关18M(M表示MΩ.cm,25℃)高纯水,独立自主研制出一套全新的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树脂”)再生装置。这是由六个子系统组成的树脂专业再生系统,率先把我国树脂再生处理带上了产业化道路,突破了在我国已沿用了50年的传统方式,为改变落后面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5年3月该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相似文献   

17.
R.A.Boissonnas~1曾用茚三酮显色剂研究了纸色谱与分光光度联用方法测定各种氨基酸含量,得到较满意的结果.柴田村治等在其专著中列出了各种氨基酸的比移值,但缺乏国产新华1号纸色谱R_f值数据.本文采用文献[1]的实验方法和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技术测定了大豆粉和儿童巧克力糖中的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固体钙指示剂的最佳配制比例,对不同配比的固体钙指示剂在一定条件下测定钙离子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固体钙指示剂的最佳配比是钙指示剂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100,此比例下终点变色敏锐,准确度显著提高,稳定性好.在该配比下测定了样品的含量,其回收率在99.9%~107.7%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53%以内,测定结果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含钙试样,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9.
用国产阳一号离子交换树脂,以50%乙醇的0.2NHCl 为淋洗液,离子交换层折法分离盐湖湖水中痕量锂,然后用钍试剂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赖氨酸发酵液的预处理,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洗脱和脱色方面的工艺条件。甘蔗糖蜜发酵液经硫酸或盐酸酸化,离心沉降,澄清液在PH1.5—2.0上离子交换树脂柱,732NH4+型树脂离子交换吸附量为80—85克/升树脂,洗脱回收率在95%以上。用活性炭脱色,所得精制品纯度达98.5%,符合食品级标准。最后提出以732树脂提取,用氢氧化铵溶液洗脱为中心的赖氨酸提取过程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