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赖清燕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82-185
在语言研究领域,语言学习和使用与自我认同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研究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态度、归属、自我认同等的社会心理,已成为语言学习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视角,探究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实习经历对自我认同建构的影响;并研究对象交际风格的变化及语言情感变化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以期有助于外语师生进一步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从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游爱学 《科技信息》2011,(2):177-178
成人外语学习者作为一个外语学习的群体与其他外语学习者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对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提供给语言教学一些新思路。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对成人学习外语;儿童习得母语;儿童学习外语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探索适合成人学习外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7名艺体专业大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性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主性和外语成绩均呈显著正关;外语学习自主性与外语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外语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自主性和外语学业成绩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综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等不同角度对学习能力的理解,对可持续发展的外语学习能力内涵进行阐释。外语学习能力系统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外语学习能力应由基本学习能力、拓展学习能力和调节学习能力三大要素构成,三大要素中又包含一系列子要素,其中语言学习的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持久动机是外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阐述了它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调控作用和影响以及它的形成因素,并提出了增强学生外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其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语学习本质的认识中,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是为了掌握交际的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就是学习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形式。很多研究证实了外语学习信念对于外语学习策略、动机、焦虑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语学习本质的认识中,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是为了掌握交际的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就是学习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形式。很多研究证实了外语学习信念对于外语学习策略、动机、焦虑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我管理学习是网络信息时代学习的主导方式之一。它是自我组织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活动,是学习者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评估、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过程。通过探讨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对外语学习的作用,旨在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外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通常包括三方面: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学习者情感态度;学习者一般性因素。目前对情感态度的研究通常是从学习者一般性因素的角度入手,对于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却研究较少,然而,外语学习焦虑作为情感态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正在于此。外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乌托邦式的学习目标与学他们实际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语言公差“,它应是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客观的语言学习目标,辅之以相关学习策略才能根本解决外语学习焦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贸易国际化,国人眼下正在掀起一波学习外语潮。笔者仅从开拓语言研究的角度,感悟学习外语对其有着很好的帮助。尽管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然而人类语方的开发仅局限于此是不够的。为此,笔者在学习外语时发现其对现代汉语中词源、字源及了解古今中外语言对语言研究很有借鉴和帮助,对探讨模糊语言学很有启示,对研究语言、词汇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能为词源研究提供有力佐证。概言之。学习外语对于拓宽本民族语言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担心或恐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语言距离是影响学习者对目标语进行主观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焦虑。以Tobias的外语学习焦虑模式为基础,结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主观感知的语言距离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有助于就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外语学习焦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全文着重综述2000年至今国内外外语语言焦虑的相关研究,其中就外语学习焦虑的分类,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相互关系的研究,影响外语学习焦虑的相关因素以及降低外语学习焦虑的措施等等几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我国外语语言焦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的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通过对韶关学院110名本科二年级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以语言接受为主,缺少实际交流;学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考试;有些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广大外语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李金英 《科技信息》2007,(26):218-218,250
本文对外语学习中的焦虑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焦虑对外语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从而使学生获得外语学习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如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参照、学习者策略的运用和学习者语言的本质等对外语教学产生深刻影响 ;外语学习的研究如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语言的选择和学习者心理的探讨等促进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融习得与学习为一体的外语暗示教学法如暗示途径、教学手段、授课技巧等对以结构 -功能为主的中学外语教学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英语学习者的自我修正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语言错误.大多可以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检验去发现,去纠正和克服。强化学习者的自我修正意识,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我修正能力,从而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之一——焦虑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鉴于在外语学习当中,听力这项语言技能挑战力十足,所以本研究对民族院校18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焦虑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实证分析,着重考察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焦虑状况,以及听力焦虑和外语学习焦虑、听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中度的听力焦虑,且与外语学习焦虑既相关又有区别,听力焦虑与听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自我界定与第二语言得习得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自我界定与模糊容忍度、移情、焦虑等这些与第二语言习得紧密相关的因素的关系,而且从回归和自我服务回归的角度研究了自我界定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希望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述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最后指出,外语教师或者学习者自己能利用自我界定的特点来更好地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20.
曹永红 《科技信息》2008,(31):258-258
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讲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焦虑情绪是客观因素中影响英语学习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外语的学习焦虑情绪是一个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英语教师对焦虑情绪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拟从焦虑、学生外语学习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以及教师降低学生焦虑程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