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抵押对于融通农地经营资金、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除了“四荒”土地以外,我国农地不能用于抵押。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立农地抵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农地抵押标的物的范围、农地抵押权的设立与保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地抵押对于融通农地经营资金、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除了“四荒”土地以外,我国农地不能用于抵押。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立农地抵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时农地抵押标的物的范围、农地抵押权的设立与保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大的社会转型,进入了最佳发展时期.但随着“三化”进程的深入,农业发展不稳定、农业生产要素结构性扭曲、农地利用及其制度缺陷等问题日显严峻.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变量,农地制度创新在农地可持续利用中起决定性作用.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其根源问题——现有农地制度与农地可持续利用的结构性矛盾.为此,要创新农地产权制度,确保产权主体在.配置农地资源上的核心作用;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提高农地规模经营水平;建立农地保障替代机制,强化农地的生态、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4.
农村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一直为我国现行法律所禁止。这一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尽管学术界在我国农地使用权能否流转问题上争议很大,但随着这一法律制度得以支撑的经济基础的丧失、对经济建设阻碍作用的凸现以及法律的公平性遭到质疑,解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已为大势所趋。我国应当因势利导在正确的立法理念指导下,完善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法律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科学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权流转:农地资产动态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产权流转,即资产所有权及其派生权利——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易主”。动态地看,资产产权的流转也就是社会资产的重新配置过程。这是实现社会资产效率最优化的必要条件。资产产权的流转可以借助于两种机制:计划和市场。计划被喻为“看得见的手”;市场被称作是“看不见的手”。与此相适应,经济制度可分为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前者由计划机制直接对资产产权的配置过程进行调节;后者则由市场机制直接对资产产权的配置过程进行调节。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经验都已清楚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依靠市场机制 ,促进农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是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探析当前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制约因素 ,为培育和规范农地使用权市场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燃烧理论的农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燃烧理论解析农地非农流转现象发生机制.认为这是农地比较效益低下、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从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失地农民安置三方面分析其危害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①全面认识农地价值,提高农地效益;②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③完善产权制度;④修正土地价格;⑤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等。  相似文献   

8.
WTO相关规则及中国政府的承诺对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提出了流转主体的经济性和平等性、流转客体的完整性和明确性、流转过程的规范性、流转管理的统一性、透明性和服务性及流转行为的市场性要求。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农地流转宏观决策机制;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地市场准入制度;农地资源价值补偿制度;农地流转的统一管理制度;农地流转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地制度存在的弊端,研究了现实的制度创新实践,在对这些实践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建立以村为基础、乡统筹的农地产权制度,强化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二是健全农地使用权市场和必要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0.
明晰产权关系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前提。农地产权对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约束性体现于七个方面,即产权的明晰性、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安全稳定性、产权的可转让性、权能和利益的对称性、产权安排的针对性、产权行使的限制性等。而我国农地产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边界不清、权利主体不清、集体成员之间的权益关系不清、权能不完全等构成我国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障碍性因素。为此,调整农地产权关系,选择合适的农地产权结构,走多元化的农地配置利用之道是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目前农地金融制度体系存在的有关制度缺陷,提出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基础制度:(1)改革农地经营方式,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促进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健全土地产权法规;(2)采用避免风险、控制损失与转嫁风险等措施,防范农地金融风险;(3)建立科学的农地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从业人员素质,正确处理政府、评估师协会、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关系,促进评估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允许国外土地评估机构进入中国评估市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我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流转体制,可以依法有序流转。但是很少有人去探讨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农地流转呢?所以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农地租赁是一种传统的农地市场行为,是创新农业经济组织的重要途径。印度、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农地租赁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历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占有权安全与农地租赁的相关性、现代化进程与农地租赁的形式和特点、农地租赁合约的经济效率等三个方面。由于上述国家和地区与我国有着类似的人地比例关系、农耕文化传统以及现代化进程,因此,对国际学术界在上述国家农地租赁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进行译介,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完善我国农地市场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地承包权流转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才能实现规范、有序;同时农地承包权流转与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关,因而必须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农地承包权流转应当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应当受到诸如农地拥有数量、农地利用人资格等多方面的限制,同时也从理论、实践等角度对这些原则和限制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袁斌 《科技信息》2009,(26):72-72,74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的制度安排虽然具有某种帕累托改进的性质,但其局限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益凸现,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然后阐述了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制度后,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农地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今后保护农用地不受侵犯,保护我国农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理论及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与农地资源保护呈现出一对刚性矛盾.本文从诠释库兹涅茨假说着手,分析了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发展与农地资源减少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验证了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均耕地资源减少的倒U形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提出了农地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 。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没有将农地发展权从农村土地所有权中独立出来并由政府收购。因此从所有权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的农地所有权是一个完整所有权。在国家解除对农地的用途管制之后,将农业用地转为工商用地的权利应由农地所有权人享有。以此观之,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被征收时所获得的补偿与该土地再由政府转卖时的价格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差价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土地违法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农地集体所有制陷阱使得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失去了保护土地的合法屏障,国家也迷失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陷阱中不能自拔,少数觊觎土地暴利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则有意无意地利用了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这成为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演化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的制度根源。改革农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才是解决当前农地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