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讨论了一类时滞互联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不同于以往的结论,所讨论系统中的不确定非线性互联项关于一具有未知增益的高阶多项式的函数有界,且不要求系统满足匹配条件。首先提出了能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线性分散自适应控制器,然后给出了一类可使闭环系统最终一致有界稳定的分散非线性控制器。  相似文献   

2.
讨论一类重叠互联电力系统在不确定的结构扰动下的分散鲁棒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算法的此类系统分散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控制器时充分考虑了系统间的关联情况,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联结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讨论一类重叠互联电力系统在不确定的结构扰动下的分散鲁棒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算法的此类系统分散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控制器时充分考虑了系统间的关联情况,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联结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一类重叠互联电力系统在不确定的结构扰动下的分散鲁棒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算法的此类系统分散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控制器时充分考虑了系统间的关联情况,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联结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讨论一类重叠互联电力系统在不确定的结构扰动下的分散鲁棒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算法的此类系统分散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控制器时充分考虑了系统间的关联情况,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联结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次型供给率,研究了具有不确定和干扰的非线性互联系统的鲁棒分散耗散控制问题,建立了鲁棒集中耗散控制和鲁棒分散耗散控制之间的联系,讨论了鲁棒分散耗散控制和鲁棒分散H∞以及鲁棒分散无源控制之间的关系。基于HJI不等式给出了含有不确定性和干扰非线性互联系统鲁棒分散耗散控制存在的充分条件,即对于所有允许的不确定性,如果存在标量C^1类存储函数使得HJI不等式有非负定解,那么非线性互联系统鲁棒分散耗散控制就可获得,并且构造的控制器使得非线性互联系统在给定二次型供给率下具有鲁棒耗散性。给出的算例也充分说了本文控制器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限时间稳定性的定义,提出了大型互联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H∞控制概念,并对一类大型互联线性系统进行了分散有限时间H∞控制器设计。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给出了系统H∞控制问题可解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限时间稳定性的定义,提出了大型互联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H∞控制概念,并对一类大型互联线性系统进行了分散有限时间H∞控制器设计。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给出了系统H∞控制问题可解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互联灰色动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得出了一些确保互联灰色动态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线性时变系统输入-输出有限时间稳定性的定义,对大型互联线性时变系统引入了输入-输出有限时间稳定性的概念。并对一类大型互联线性时变系统进行了分散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利用微分线性矩阵不等式(DLMI)的方法,提出一个充分条件,当反馈控制律作用于该系统时,闭环系统是输入-输出有限时间稳定的。并给出仿真算例说明该结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具有滞后控制向量函数的多组多滞后定带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结构概念;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镇定的等价法,给出了具有扰动结构参数的多组多滞后定常非线性关联控制系统鲺关联镇定。同时给出了扰动参数与滞后非线性项界线的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利用互联通道对系统实施控制的互联控制思想,并分析了它与分散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类多组多滞后区间系数时变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结构概念,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鲁棒镇定的等价法,给出了具有扰动结构参数的多组多滞后区间系数时变非线性关联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关联鲁棒镇定,同时给出了扰动参数与滞后非线性项界线的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广义交联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利用固定模慨念,分别给出了广义交联系统存在分散动态补偿器,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和结构稳定的充要条件,还讨论了广义交联系统存在固定模的代数特征。  相似文献   

15.
MIS框架是基于电镀堆积和预塑封技术的框架制作工艺,基于预塑封料的底部支撑和电镀掩膜的密间距和延伸特性,决定了其对于Chip On Lead和Flip Chip等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已对QFN/QFP/BGA等传统封装方式形成了强而有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论述一个实用的具有点一点通讯功能的以太网和电话网互连系统的分层结构设计,以及 PUP 报文传送协议,文件传送协议,服务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局域互联的Inter-patternAssociation一IPA神经网络的新概念。并对局域互联的IPA网络的关联存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特性分析。结论是:在满足存储容量的限制下,局域互联的IPA网络与传统的全局互联IPA网具有同样的全局关联存储能力。但是,局域互联的IPA网络的关联矩阵却小得多。因而,这有利于用一般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较大规模的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两种不确定线性组合系统提出了存在分散鲁棒反馈控制器和输出跟踪器的充分条件。系统中不确定项具有数值界,可不满足所谓的匹配条件,对于第一种系统,其不确定项可以是时变的,其受控系统以任意给定的收敛率指数渐近稳定;第二种系统中的不确定项是时不变的,文中给出了的鲁棒跟踪器可使受控系统渐近跟踪给定的参考输入。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神经网络的连接复杂度,以利于硬件实现,本文提出了一个非全局连接的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包括网络的能量函数、局域场和学习规则。基本思想是将Hopfield网络分解成若干个子网络,并建立各子网络之间的联系。对此模型的联想记忆过程统计分析表明,与Hopfield网络相比,一次分解后的连接数减少了25%,但网络的存储量和联想能力不变;多次分解后的连接数大大减少了,尽管网络的存储量和联想能力有所下降,但每个连接系数的平均存储能力提高了近1倍。本文最后讨论了高阶连接和多层网络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具有参数摄动、互联影响等不确定因素的组合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在假设系统的不确定性有界且关联项不匹配的前提下,给出了系统的一种分散变结构控制算法,实现了组合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该算法克服了以往由于关联项匹配而带来的局限性·该控制器设计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的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