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的伪穷举测试方法。在增加少量硬件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逻辑划分,使每个逻辑子块可用穷举测试法进行故障检测。在保证故障被测度达到100%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测试所需的时间。测试序列总长度仅为原始输入端数和乘积线数的乘积。  相似文献   

2.
基于NoC重用的测试方法由于受到channel等资源的限制,测试调度问题变的非常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测试调度方法,综合考虑时间和功耗因素,在所有核并行测试时间最短的前提下,选取总体测试代价最小的I/O端1:2位置和IP核调度顺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有效地降低了NoC的总体测试时间和功耗,提高了并行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快速、准确且可扩展的自动化闪存测试平台,测试平台由主机图形用户界面(GUI)、FPGA控制器和NAND闪存子板组成,通过更换测试座可以适配不同封装和不同类型的NAND闪存芯片,一个FPGA控制器可同时完成8块闪存芯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编程/擦除(P/E)操作重复100次时,16 MiB的多层单元闪存(MLC)块测试时间为146 s,8个闪存芯片块的测试时间为188 s.对于常见的闪存芯片,1 d内可完成一个闪存块的耐力测试.原始错误比特数、擦除时间和编程时间随着闪存寿命有规律地变化,读取时间与闪存寿命无明显关系.测试结果符合闪存原理特性,表明测试平台快速有效且并行性高.  相似文献   

4.
郝延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745-7748
在常用天线方向图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大型阵列天线尺寸大的特殊性,并且结合实际测量条件,设计出一套在室外测试场中阵列天线方向图的测试方法。按照此方法,对某型号飞机的阵列天线方向图进行测试。测得其俯仰面辐射方向图后与理论仿真结果对比,论证实验方案的准确性,并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速网络芯片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网络芯片测试方法研究不多的现状,该文在描述测试概念和抽象测试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测试系统中控制观察点的位置,给出了5种网络芯片抽象测试方法,即:集中测试法,分布测试法,远程测试法,穿越测试法和回绕测试法。利用这些测试方法,对用于核心路由器高速接口卡上的OC-48cPOS(packetoverSONET)芯片进行了功能、互操作和性能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测试实践表明,这些抽象测试方法能够满足网络芯片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JTAG边界扫描测试方法是电路芯片和电子系统功能测试一种新方法,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一个具体专用芯片的边界扫描测试的实现来介绍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测试程序的编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给出PHS基站的实验室测试和在线自动化测试的测试项目、技术指标和测试步骤,这两种测试方法中,实验室测试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在测试时无法满足所需的测试条件;自动化测试系统方法能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和人为因数,规范测试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8.
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是保证协议实现正确的重要手段.在通常的一致性测试中,如果一个协议中有多个角色,需要同时使用多台测试机对协议实现进行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TTCN-3(Testing and Test Control Notation version 3)这一新的国际标准化测试语言,对移动IPv6协议实现进行并行测试的设计方案,并重点分析了多PTC(Parallel Test Compo-nent)情况下,测试适配器的开发方法.该适配器与使用TTCN-3编写的测试例结合后,只使用一台测试机就可以实现并行测试.使用这样的测试方法可以使得测试人员专注于协议的逻辑过程,而不必关心底层的编码工作.  相似文献   

9.
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是保证协议实现正确的重要手段.在通常的一致性测试中,如果一个协议中有多个角色,需要同时使用多台测试机对协议实现进行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TTCN-3(Testing and Test Control Notation version 3)这一新的国际标准化测试语言,对移动IPv6协议实现进行并行测试的设计方案,并重点分析了多PTC(Parallel Test Component)情况下,测试适配器的开发方法.该适配器与使用TTCN-3编写的测试例结合后,只使用一台测试机就可以实现并行测试.使用这样的测试方法可以使得测试人员专注于协议的逻辑过程,而不必关心底层的编码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阵列,提出一种测试其发光端面均匀度特性(包括光强分布均匀度及光谱特性均匀度)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激光光束通过光纤传输后由光纤尾端的探测器或光谱仪接收用以获得测试点的光强或波长,利用电移台带动光纤扫描整个发光面得到发光面上每一点的光强或波长,从而获得其发光面光束均匀度特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和系统是可行的,可以作为评价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质量和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automatic image inspection of fabric defects i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ethod relies on a tuned 2D-Gabor filter and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QPSO) algorithm.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sts of two main steps:( 1) training and( 2) image inspection. In the image training process,the parameters of the 2D-Gabor filters can be tuned by QPSO algorithm to match with the texture features of a defect-free template.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each sample image under inspection is convoluted with the selected optimized Gabor filter.Then a simple thresholding scheme is applied to generating a binary segmented resul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evaluated by using a standard fabric defects database from Cotton Incorporated. Goo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proposed method. To further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a real time test is performed based on an on-line defect detection system. The real time test results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部分多阶段间歇过程,质量多数难以在线测量与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在线质量预测方法,基于子时段的MPLS质量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间歇过程时间片矩阵PCA负载矩阵进行分类,依据过程变量相关性的变化,过程被分成几个操作阶段,然后,定出与质量变量最相关的阶段,在该阶段建立sub-MPLS在线质量预测模型,另外,还提出一种闭环质量控制方案.在一个典型的多阶段间歇过程-注塑过程的应用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黄苹  李绪友  太松月 《应用科技》2005,32(12):24-26
对捷联惯性测量组件陀螺仪系统标定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光纤陀螺系统静态误差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在线组合标定方案和系统辨识算法,在线组合标定方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在线处理,并通过该试验方案的仿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试验步骤简单,提高了标定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生物芯片技术难点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回顾了生物芯片(Biochip)发展历史和基本定义,生物芯片是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将大量的生物讯息密码(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NA、蛋白质等)固定在玻片、硅片等固相载体上组成的密集分子阵列.生物芯片技术本质是生物信号的平行分析,它利用核酸分子杂交、蛋白质分子亲和原理,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杂交或亲和与否,再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可迅速获得所需信息.本文主要概述了生物芯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芯片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传统串行类簇级测试速度, 对类簇测试任务并行化方法进行研究。使用类间依赖关系和类测试依赖关系分析方法将类簇级测试任务并行化问题转化为求解对象关系图中节点的并行性。复杂的类簇关系会形成有向环路, 为确定环路中测试的起始位置需要将环路打破, 提出了综合考虑节点度数、环路数和测试桩复杂度3 种因素的破环方法; 对消除环路的对象关系图进行并行性分析, 并设计了一种分层并行算法。通过实验对串行方案和分层并行方案进行对比, 证明了分层并行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多逆变器并联控制常在各逆变单元中添加虚拟阻抗提高功率均分精度,为简化各种工况下并联系统中各逆变单元的虚拟阻抗控制逻辑,提出一种统一虚拟阻抗控制方案.首先,对各逆变器所需的虚拟阻抗值统一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并联系统的功率分配性能,增强供电可靠性;然后,在PLECS软件中搭建由两台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文中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案能够适应线路阻抗差异,有效提高并联系统稳态功率的均分精度,实现输出功率的灵活分配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的现有函数加密方案难以有效利用并行计算能力进行大数据运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随机存取计算模型程序的函数加密方案,允许数据拥有者一次性传输加密数据,获得授权的云服务提供者利用其并行计算集群有效计算大量加密数据。该方案将混淆并行随机存取计算模型中的密码原件作为黑盒使用,将并行随机存取计算模型程序硬编码于电路中。并采用现有的基于电路模型的函数加密方案对该电路生成密钥,从而转化为并行随机存取计算模型程序的函数加密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该方案的时间效率相对原有并行算法仅有多项式时间的额外负载,并给出了该函数加密方案的不可区分性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18.
Robust direct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nonlinear MIMO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systems with uncertainty, a robust direct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cheme was proposed. The feedback control law and adaptive law for parameters were derived based on Lyapunov design approach. The overall control scheme can guarantee that the tracking error converges in the small neighborhood of origin, and all signal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uniformly bounded.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that in each subsystem only one parameter vector needs to be adjusted on-line in the adaptive mechanism, and so the on-line computing burden is reduced.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a smooth control with no chattering phenomena. A simulation example was propos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描述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针对格子-Boltzmann方法(LBM)高度并行性的特点,用消息传递机制实现了平板间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的LBM并行计算,分析了处理器数目与区域分解模式对计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微运动强化了流体与壁面以及流体内部的换热过程,LBM并行计算方法应用于纳米流体流动传热计算能够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传统的解耦方法和内模控制理论,提出一种采用单位反馈结构的PID/PI解耦控制器的解析设计方法,通过适当地添加补偿项,消除控制器中可能包含的不稳定因素,使得这种新型的解耦控制策略适用于含有多时滞和右半平面零点的双输入双输出系统.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数值化求解方法的局限性,可在线调节解耦控制器的控制参数,使系统达到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能.同时,对于存在乘性不确定性的被控过程,分析了控制系统满足标称性能和鲁棒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并由此确定出控制器参数的调节范围.将这种新型的解耦控制策略应用在四容(阶)水箱试验中,仿真验证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