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使青年人在文化政治道德观念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如何面对生存与发展、文化变迁,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教育,这是个艰难的话题。必须在困难中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新世纪体现中国青年的阳刚之气。  相似文献   

2.
张辉  石小卉 《科技信息》2010,(26):I0012-I00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我们要从保护、创新与传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整合思维中来思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使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顺利的变迁,使构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并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潜在价值和优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保护观。这就要求我们如何有效的利用少数民族体育信息网络化来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使原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传统角色为中心的角色文化受到冲击。为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提供了契机,同时,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中国政府治理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成果集中表现在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发展观等诸方面。这些创新,从其发生机制上来看,主要是对社会环境变迁压力的有效回应、对多样化的治理理念的整合以及对改革开放以前治理失误的反思的结果。中国政府治理文化创新直接推动了中国政府的变革和公共治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在向异地扩布或向异时传承时,既会保持某些基本元素的类同性,也会适应异地异时的条件发生各种各样的调整和变化。年文化就是如此。本专题的4篇论文探讨的都是特定社会情境中的年节文化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又不同程度地发生变迁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翔实的田野调查,从青松村“尤勉”族群宗教信仰的角度来谈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群体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群体文化任何方面的改变。任何群体以及所处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体现群体特征的文化特性也随之变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教育的不断普及,青松村“尤勉”“新老”(即,传统与革新)一代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藏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及其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调和调适问题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农牧民大量进入城镇,给人们带来了城市文明,促使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主体迁移、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制度的流变,使其选择的形式和内容改变、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使其从农牧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逐渐淡出,甚至一些项目面临消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调适措施,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失地农民现代城市化社会融入过程中体育参与困境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经济问题造成的体育参与边缘化,原社会背景对体育参与的影响,文化、心理认同的阻碍,文章认为要重新构建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一方面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破坏"他(她)们原有的关于体育的认知,另一方面则必须引导他们进入现代城市文明,认同现代体育观念,参与相应的活动。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则必须结合现代文明理念,有针对性的挖掘失地农民这一特殊文化群体"迁移源头"的观念和行为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用人类学变迁理论来阐述铜鼓社会功能的变化,及铜鼓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的使命和意义,展示了铜鼓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说明历史上社会的变迁使铜鼓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嬗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我国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也不断地变化,从"语文"名称的界定,到认为语文课程具有思想性和基础工具性,到交际工具和人文性,再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等.通过对语文课程性质界定演变的梳理给我们以下启示: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把握语文本身的特性;同时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回族婚姻是回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鲜明文化符号,具有民族宗教和地域性特点。受现代主流社会的影响,传统的回族婚姻文化发生了变化,一些反映回族地域性的婚姻文化符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变化,折射出了回族社区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文 《海峡科学》2005,(9):92-93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转型期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加强道德教育的时候,要理清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按照适应社会发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批判与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原则,充分吸取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并使之与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新疆游牧民族定居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十分明显 ,与之同时 ,游牧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种从外源性变迁带来的内源性变迁 ,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和催生了其外源性变迁与内源性变迁的统一和谐 ,更进一步促进了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 ,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由此而产生正面的以及负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面对这种影响 ,以及如何处理因此而产生的诸多问题 ,就成了我们着手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雷华泽 《科技信息》2011,(25):221-221
社会飞速发展,阅读之重要性日趋突出。学习语言、表情达意、传承文化、创建文明,都离不开阅读。于是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信息的充斥、网络的渗透,网络文化的熏陶,使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单一、呆板、单调,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态势,信息化社会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到  相似文献   

15.
“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家西番”的通婚范围、择偶标准以及结婚程序和仪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的变迁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以及“家西番”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民族的融合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时代及其社会特征使当前中国文学的形态和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是文学功能的某种变迁.在文化产业和消费文化等文化生态下,我们更应关注文学价值和文学性问题,引导和坚守文学独特的美与韵致.  相似文献   

17.
用人类学变迁理论来阐述毛南族花竹帽社会文化功能的变化,及花竹帽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的使命和意义,展示了毛南族花竹帽文化的生命力,说明历史上社会的变迁使毛南族花竹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嬗变,与此同时,当地政府正在努力地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对现代社会具有"安全阀"的作用,有利于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了促进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应健全关注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法律、政策,重视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问题,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宣传,把社区作为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9.
吴老太爷是茅盾小说《子夜》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老祖形象则是彝族著名作家纳张元作品集《走出寓言》辑一之《彝山纪事·鸡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和持有者,他们都仇视现代都市文明,始终把持顽固不化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并致使自己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然而,顽固的、冥顽不灵的懦弱性格,环境的变化使他们在接触现代文明时失去了自我文化的保护,他们的悲剧命运终将不可避免.性格上的相似性,以及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存在着断裂性和文化身份的差异性,环境的变化以及话语权的丧失导致两人悲剧命运的最终产生.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关系、组织的变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改变着组织管理模式与方法等。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组织类型。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新型社会关系的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社会关系变化而引起的组织变迁的特点、机制和基本模式,探讨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的管理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