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月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4):119-120
张志公提出的语文"特殊工具"说,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性质的定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雏形。对于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纠正目前存在的"泛人文性"倾向,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志公提出的语文“特殊工具”说,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性质的定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雏形。对于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纠正目前存在的“泛人文性”倾向,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语文教育的元命题,历来争论不一。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其实就是汉语言工具性,其包蕴和统领着语文课程的其它属性,而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汉语言工具属性是发展学生幸福人生的工具,而不是科学理性主宰下的功利考试工具。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践,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从语文课改实践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实践意义。在语文课改实践中,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语文教材的编写,还是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理论研究,都存在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倾向,没有把握好二者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人文性是各学科的共同属性;统一的责任主要在语文教师;统一是一种状态,一种程序,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和方法;“统一”要坚持和保有一个底线:诵读积累、整体把握、自主表达,在课文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做到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又有了新的阐述,《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今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不再是情操等方面的发展。“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变革和发展。”只有开放型办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交流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指的是"首先,语文课程面向的必须是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拥有基本的语文素养;其次,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应积极提倡并践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最后,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有助于学习和课程文本之间的互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课堂知识留存时间短,遗忘时间快,即使有些信息能暂时记住,但信息储存的形式是零散的,无意义的,运用提取比较困难,所以学习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9.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使整个语文教育走出了左右为难的窘境.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形式"与"实质"两个侧面.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能力的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简单地说,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所谓交际工具,绝不等于一般的生产工具,而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所谓的文化载体,是语文的重要特质。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诸如人的认识、规范、艺术、器用、社会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定义、内涵、基本要素等的探索,使合作学习和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能够较为完善地结合,把合作学习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推动体育教学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丰富体育教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文章阐述了计算思维的操作性定义,提出了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从课程知识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教学设计及实验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程是学术前沿领域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构建目标科学,结构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是体育改革对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就体育课程的含义及现代发展趋势以及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并就试点实践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就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高职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基础上,确定了高职课程的设置应当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体,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理实一体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组织理实一体教学内容,以综合能力考核为目标建立理实一体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宗教渗透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对反宗教渗透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思政课教师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存在差异等问题,致使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宗教渗透教育中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反宗教渗透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思政课教师反宗教渗透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调整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加强反宗教渗透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主渠道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学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特色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建议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群和完善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来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机制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现状,提出了机制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构建了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8.
在课程与教材开发问题上,杜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依据儿童本能、生活经验和社会需要设计课程与教材,提出课程与教材心理化、活动作业与学科课程相结合、逻辑思维与经验思维相统一、课程教材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等,试图把儿童、经验、知识和社会统一起来,为我们今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旅游学概论"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最基本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春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按照校级优秀课的标准,从教师队伍、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建设与改革,最终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且又符合优秀课规范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不畅的现状,研究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采取的对策,加快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的步伐,加强教材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过渡和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