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和结果。结果 39例病人均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其中7例术后血肿残腔较大注尿激酶冲洗,另有1例术后复发,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均痊愈。结论 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用微创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用微创针取双额部无大血管区向外上斜行,脑表面切线进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结果:本组病例22例,18例血肿全部清除,4例基本清除,全部患者术后颅内高压及偏瘫、失语、意识障碍迅速好转,1例在1mo后复发,行钻孔引流后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本治疗方法创伤小,在局麻下进行,引流通畅,出血风险小,并可避免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常压下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十年来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数量、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和治疗效果。结果: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256例,均经常压下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愈。结论: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应首选常压下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价值.方法 86例颅内血肿患者经螺旋CT下直接定位,后经颅骨钻孔、引流,行尿激酶溶解术.86例患者中,外伤性硬膜外血肿9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6例,高血压脑出血61例.结果术后1~4周进行CT复查,血肿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结论螺旋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反复发作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32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3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血肿复发,治愈率84.38%.结论:对反复发作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可降低术后血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赵早旺  王耀东 《江西科学》2021,39(6):1026-1029
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疗效.回顾性分析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的60例CSDH患者,根据CSDH治疗指南,入院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钻孔引流术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的有30例设为实验组,采取单纯钻孔引流术的有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肿吸收速率、复发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来反应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2组血肿量明显较之前降低,随访3个月后,实验组血肿吸收速率及NIHS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CSDH患者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钻孔引流术对CSDH患者有着显著疗效,但对复发率的降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21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附件手术(包括卵巢囊肿剥除、输卵管积脓附件切除、异位妊娠手术)的术后恢复情况。按是否放置腹腔引流与否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切口(引流口)疼痛、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引流组切口疼痛感高于非引流组,引流组术后肩部和(或)上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非引流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一期手术对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神经损伤修复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一期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行一期手术治疗,分期组40例行分期手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S100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神经缺损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两组血清NGF、S100-B、MBP、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一期组血清NGF、S100-B、MBP、NSE水平均低于分期组(P0.05)。治疗后一期组恢复良好率(GOSⅣ~Ⅴ级)高于分期组(P0.05),病死率低于分期组(P0.05)。两组均有硬膜下积液、颅内迟发性血肿等并发症,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一期手术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能促进患者神经损伤修复,利于预后,可考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与生理性萎缩有关的老年性疾病。1995~2004年我们共收治CSDH病人10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2例。本文就老年人CSDH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亦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院从1990年3月至1999年10月共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253例,其中术后肺部感染68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8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3~80岁,平均61.5岁。68例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且血压超过高血压标准。手术后以全麻骨瓣/窗开颅清除血肿为主,少数病例采用钻颅抽吸术(此方法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其中老年组60~80岁45例,非老年组43~60岁23例。老年组基底节区出血8例,皮质下出血4例,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期间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死亡19例(19%),痊愈56(56%)例,好转23例(23%),植物生存1例(1%),重残1例(1%).结论:对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急性硬膜下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15例颅内血肿患者,应用“三维立体微创法”行电动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注入尿激酶液化再引流,CT复查决定拔管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并结合中医药治疗。结果除死亡14例(3例死于术后再出血、7例放弃治疗而死亡、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均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1~15d,平均12d出院。日常能力(ADL)评分:Ⅰ级19例,Ⅱ级40例,Ⅲ级22例,Ⅳ级11例,Ⅴ级7例,恢复良好率70.43%。结论合适的条件下,微创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不适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国内1989年报告了自体颅骨瓣皮下埋藏动物实验,临床上亦有个别报告。本文报导自体颅骨片皮下埋藏治疗颅骨缺损一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1岁。1993年2月25日住院,入院前3天因车祸致头部伤,头颅CT示:右额叶脑内血肿,右额叶脑挫裂伤。即行右额开颅探查,切取之颅骨片保留骨膜,放入生理盐水;术中清除右额硬膜下血钟10ml,脑内血肿50ml以及部分挫裂伤脑组织。术毕见脑压略高,决定去骨瓣减压。将颅骨瓣洗净后于外板钻孔数个,  相似文献   

14.
例1:男, 52岁,因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阑尾为回肠前位。钳夹,切断系膜后血管钳部分滑脱,即有渗血,多次缝扎,渗血停止。术后7天诉腹痛,右下腹有拳头大小肿块,B超报告右下腹腹膜后有35×40mm,边缘不整的无回声暗区,提示腹膜后血肿,穿刺抽出陈旧性血液250毫升,次日又抽出不凝血200毫升。再次手术见右侧腹膜后有一巨大血肿,共清理出陈旧性血液及凝血600毫升,未见明显出血点,置双套管引流后关腹。 例2:女,24岁,以急性阑尾炎手术,切断结扎阑尾系膜后结扎线脱落,即有出血,缝扎后出血停止。术后第3天诉腹痛、头晕, T40℃, P120次/分, BP12/8kpa,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再次手术,见右侧腹膜后结肠及回肠系膜内增有血肿。清除积血约800毫升,分离阑尾系膜原结扎点,在距其1.5cm处有一活动性出血点,重新结扎,置引流后关腹,输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从而探索子宫切口妊娠创伤更小、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0例,均采用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或局部切除治疗,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术后随访HCG均恢复到正常,且B超随访证实肿块完全消除,无1例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2例肿块较大无法清除需行电切手术,其余无1例需要2次手术。本组患者均在术后31~40d内HCG恢复到正常水平,术中无1例大出血,平均出血量20~100ml,平均(85±6)ml。通过B超随访,肿块完全消除时间为8月。结论宫腔镜下局部清除术加必要时病灶电切术能有效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并且创伤小,愈合块,不容易复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的临床效果,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对本院4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食管裂孔疝游离后,应用腔内缝合器将补片钉合食管裂孔边缘,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同期给予部分胃底折叠术。4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Ⅰ型13例,Ⅱ型4例,Ⅲ型15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烧心返酸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夜间睡眠时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手术用时70~17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10~110mL,平均20mL,均无输血。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住院3~30d,中位平均住院日为5d。对40例患者术后进行3~2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未发现食管裂孔疝复发病例及有关补片并发症的发生。证明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电视胸腔镜下微创脊柱侧弯前路松解术的初期临床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严重脊柱侧弯前路松解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初期临床结果进行分析.2001年11月-2002年8月,共11例严重脊柱侧弯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下前路松解,均为女性,特发性胸椎脊柱侧弯,年龄14~17岁.冠状面Cobb角90°~100°,Risser征+++~++++,松解范围T5~T12,松解节段5~7.术后行牵引二周再行后路TSRH矫形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为100~150mL,手术时间180~220min,术后引流量520~650mL,引流时间48~96h,二期后路手术矫正率平均为58%.电视胸腔镜下脊柱侧弯的前路松解在不影响矫形手术效果的同时,能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感染可能,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病人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1999年8月~2004年9月本科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患者118例,均经头颅CT确诊,其中男97例(82.2%),女21例(17.8%),年龄3~72岁,平均38岁。脑挫伤26例,硬膜外血肿36例,脑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33例,脑干损伤8例,脑外伤并发脑疝15例。受伤原因:车祸66例,跌伤38例,击伤14例。治疗方法:61例无手术指征者在神经外科监护室(NICU)进行救治,给予相应急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57例需手术者迅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送入NICU ,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护。治疗效果: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CS)评定结果,Ⅰ级(痊愈)68例(57.6%),Ⅱ级(中…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间对73例除皱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3例患者,女性71例,男性2例,年龄均在29-65岁,其中以40-50岁为多数,小切口除皱术患者47例,大切口除皱术患者26例,均在0.7%利多卡因加付肾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均严密观察病人5-7天,结果表明,满意者54例,基本满意者6例,不满意者11例。2并发症与临床分析在73例额颞部除皱病人中作者分析了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共17例患者除了共性血肿、刀口处头发脱落、疤痕大、局部麻木感的并发症外,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井发症具体分析如下:2、1术后…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2例 ,女10例 ,年龄34 -76岁 ,平均62.4岁 ,本组有明确头部外伤史50例 ,距手术时间22天 -5个月。1.2临床症状和体征头晕、头痛42例 ,一侧肢体不同程度偏瘫46例 ,智能障碍30例 ,复视8例 ,昏迷伴一侧瞳孔散大2例。1.3CT扫描全组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 ,双侧CSDH2例 ,血肿伴对侧硬膜下积液1例。低密度20例 ,等密度6例 ,混杂密度26例 ,4例呈等密度改变的行增强扫描 ,中线结构移位44例。2治疗与结果全组病例均行钻孔引流 +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 ,置管于血肿腔的枕侧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