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个方面综述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堤防、河道、湖泊调蓄、水库调蓄、分蓄洪区、排水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承灾能力7个方面进行评价;非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救援与恢复能力、社会基础支持能力、灾害管理政策法规及科普宣教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对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评价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城市特定的河流情况和防洪特点,对城市防洪工程中常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邢勇志 《工程与建设》2022,(1):254-255,268
合肥市中心城区位于江淮分水岭以南,洪涝灾害十分频繁,是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为系统提高合肥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采取补齐排洪不畅通、蓄洪不安全、堤防不达标等防洪短板,筑牢合肥市中心城区综合性防洪体系,为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和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铁岭市城区柴河段防洪工程的建设实施,通过科学治理,土程计划、设计、施工的优化,质量监控措施的实施,使城市防洪工程按期优质完成。不仅满足防洪要求,为景观、旅游、环境美化、河道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还为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工程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受气候与水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过度的流域开发,肇庆区域洪涝灾害频仍。在古城规划与营建过程中,防洪排涝始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肇庆古城的系统调研及文献研究,结合古城建设情况与水系规划特征,从古城选址、水系规划、城墙营建、古城工程管理及防洪救灾4方面探讨了古城防洪御灾体系的建设。具体适灾措施有:依据对自然地貌及水系特征的规律认识选择城址,利用城市高程进行适应性布局;建设集障水、疏排、蓄滞为一体的城市水系,形成区域海绵系统,科学调配水资源;利用古代工程技术措施,建造有自抗洪能力的城垣墙体结构;注重由政府主导的工程管理及防洪救灾的非工程性措施结合,从灾前防范管理、灾中抗洪抢险、灾后保障恢复3个环节进行防洪综合管理,以实现对洪水灾害的主动防御。古城规划和建设中形成的城水共生的传统生态观念、系统完备的古城防洪排蓄体系、防救并举的防灾工程管理模式,是古城在自然灾害下的适应性体现,对于当代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辛雁清 《山西科技》2013,28(5):22-23
介绍了太原市城市防洪体系,阐述了汾河二库与太原市城市防洪的关系以及汾河二库的洪水调节作用,分析了汾河二库和太原市防洪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洪减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湖北长阳经济开发区山洪具有流量大、汇集时间短、破坏性强等特点,加之降水集中,开发区排水不畅、防洪排涝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开发区大面积积水,洪涝灾害比较严重,建议以流域河道整治为主,逐步完善开发区排水体系,保障开发区防洪排涝安全.  相似文献   

8.
平原河网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校核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各类涉水规划对防洪的影响,分析了平原河网区城市的洪涝特性及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提出了适用于平原河网区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防洪安全校核计算方法.以太仓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安全校核计算为实例,根据该市土地利用特点和下垫面特性,分别建立相应的产汇流模型,计算不同规划条件下的河网洪水位,计算结果可以为制定满足太仓市防洪安全要求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防洪工程结合景观建设是上虞市城市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堤防工程防洪安全、满足泄洪的前提下,通过堤防加固与江道整治并结合景观建设,把上虞市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生态建设、历史文化的弘扬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档次和品位,突破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中就水利而水利的建设理念,实现水利在城市建设中质的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中的完整法定体系,解决编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对城市地下空间系统内在功能耦合机制的认识出发,提出了功能耦合规划思想理论,确定了将方案中城市系统的整体功能耦合作为规划核心目标;针对规划编制研究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包括资源评估、规模规划、布局规划和方案评价4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基本流程及其技术方法体系,制定了包含总规、控规和修详3个层次规划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明确了各层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各类其他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并建立了各层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框架,初步构建了一个层级完整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用于城市防洪管理的优越性,并根据实践通过梧州市构造了一个城市防洪地理信息系统的原型,包括其组织结构、功能结构、软硬件体系等,为城市防洪管理作了新方法尝试。  相似文献   

12.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等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是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依据,其综合评判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如何科学、客观地将一个多目标问题转化为一个单目标问题,以便在一维空间中实现综合评判,仍是目前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的研究焦点.为此,本文在提出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层次结构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的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定量到定性、从局部到整体处于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城市防洪指挥决策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防洪的特点,综合水文、气象、地理、计算机及网络、电子通讯等多学科内容,建立了城市防洪指挥决策系统。该系统以科学的手段和方式,辅助防汛指挥部六在防洪抗拱斗争中及时获取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避免客观产人工因素造成的时间延误和决策失误,科学合理地制定管理决策和应急方案,实现把城市防洪工作纳入现代化管理轨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借鉴环境基尼系数,对苏南运河区域排水权配置进行研究。选择运河沿线防洪包围区域人口、GDP和土地面积为控制指标,通过绘制洛伦茨曲线计算相应的环境基尼系数。在排水权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以控制指标的环境基尼系数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设定合理的约束条件,计算得到各区域排水权的优化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在优化配置后,基于人口、GDP和土地面积3项指标的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000 2、0.144 1和0.079 6,均优于现状,环境基尼系数的平均变化幅度为0.026 3;基于环境基尼系数的分配方式能够兼顾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利于统筹城市防洪与区域防洪之间的关系,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减轻苏南运河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雨洪灾害,严重地制约了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空间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面对雨洪灾害的抵抗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对城市韧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将雨洪韧性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关键点;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水系统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提出具有雨洪韧性的韧性城市建设应在进行水体间布局规划的同时,考虑如何在既有的城市格局、城市空间中进行增设与市政给排水结合的雨洪韧性基础设施;通过对荷兰城市、乡村空间格局、景观系统及基础设施实际案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雨洪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中,水系水体规划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它为实现滨水地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提供有利的保障.水系水体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场地竖向、城市景观、防洪排涝、水污染防治等方面之间的关系,综合协调规划水系平面、水系竖向、水系运行、水污染防治措施等,才能达到滨水地区的水系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符的要求.文章结合规划设计实例,从水系平面、水系竖向、水系运行、水污染防治措施4个维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梧州市防洪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洪灾对梧州市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由于该市洪水的不可避免性,为了给社会经济可持续 与吸引外资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梧州市应该尽快修建完善河东西两区防护工程,继续完善非工程防洪措施,建立高级洪水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