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优化浙江省水稻种植结构,选取气候、地形、土壤3个方面共9个因子对浙江省水稻适宜性区划进行划分,其中气候因子由主成分分析筛选获得,为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生长季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地形因子为海拔和坡度;土壤因子为土壤pH。考虑到浙江省地形复杂的现实状况,采用GridMet模型模拟起伏地形下浙江省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最后建立浙江省水稻种植适宜性模型,完成浙江省水稻种植适宜性区划。根据区划指标将水稻种植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水稻,适宜区占60.76%,该区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足,适合水稻生长;较适宜区占35.84%,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水热资源不充足;不适宜区占3.4%,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热量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花椒气候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影响花椒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根据不同品种的花椒对气候生态条件要求的差异,确定影响重庆市花椒区域分布差异的主要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利用Arc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气候生态区划进行扩建扩展,得到重庆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100m×100m空间分布;制作了花椒气候生态区划,将重庆市划分为喜热型花椒适宜栽培区、喜热型及喜凉忌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喜热型及喜凉耐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喜凉忌湿型花椒适宜栽培区、喜凉耐湿型花椒适宜栽培区、喜凉忌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喜凉耐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和气候寒冷花椒不适宜栽培区等8个类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凉山州春苦荞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各县历年春苦荞产量资料,将凉山州春苦荞全生育期划分成4个阶段,采用各阶段各个气候因子与荞麦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组合构建各气候因子的权重系数,以昭觉作为参照点,统计分析了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系数和相似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距离为区划指标,结合G IS分析技术进行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的凉山州春苦荞麦气候适应性区划。通过调研并与当地荞麦优势产业规划比较,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区划结果更符合实际,区划指标既满足气候相似性原则,又更具生物学意义,区划结果为凉山州春苦荞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1 452处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中随机抽取所占比例为60%的聚落,用于聚落选址偏好等级划分.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讨论聚落分布与海拔高度、坡度、水系、地貌、土壤、气候等6个地理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引进空间加权叠加法构建史前聚落选址偏好等级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史前聚落选址偏好等级区.利用剩余40%的聚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比较高.划分结果可用于对环嵩山地区未发现的史前时期聚落可能存在的地理位置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山西高原气温空间插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西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共27个国家标准气象站1981—2005年的日气温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利用反距离加权、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径向基函数、样条函数、趋势面、普通克里金与协同克里金共8种空间内插方法对山西高原年均气温进行插值,然后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各种插值方法进行精度对比,最后分析了山西高原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以高程为协同因子的协同克里金法精度最高,是适合山西高原气温插值的最优方法;2)基于地统计学的协同克里金和普通克里金比常规的插值方法精度要高;3)常规的插值方法按精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径向基函数、局部多项式、反距离加权、全局多项式、趋势面、样条函数;4)山西高原气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表现为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刺梨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刺梨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筛选影响刺梨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获得优质果实提供合理的配方施肥决策。结果发现: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全钾可以提高刺梨单果重;土壤碱解氮可以促进刺梨维生素C的合成;增加土壤全磷可提高刺梨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土壤全磷含量和减少全钾含量可降低刺梨可滴定酸含量。说明有机肥、氮、磷、钾肥配施可以改善刺梨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殷嘉霖  屈创 《甘肃科技》2013,29(1):38-40,67
用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金法、协克里金法、径向基函数法、全局多项式法、局部多项式法对湖南省及其周边50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年均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将插值估算结果与检验点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述6种插值方法均能反映湖南省内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多项式法插值误差最小,精度最高.由于降水量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对现有插值模型的改进,进一步提高降水量空间插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 的重庆市万盛区猕猴桃气候区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猕猴桃生长需要的生态条件,确定重庆市万盛区猕猴桃适宜种植区并对猕猴桃栽培提出建议。借助GIS平台,对重庆市34台站气温、降水、日照等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反向运算等方法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发现万盛区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充分;确定以年平均气温为区划指标,根据指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1∶50 000地形上制作万盛区猕猴桃气候生态区划图。研究还显示万盛区大部分地区适宜栽培猕猴桃,其中海拔900~1 500 m的中海拔山区是热量适中的最适宜种植区;青年镇、关坝镇、金桥镇、丛林镇等地区为气候温暖适宜区;东部海拔1 500 m以上的望香台、寨子岩等高山地区为气候温凉适宜区。研究认为,在万盛区发展猕猴桃生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结合有利地势建立试验基地、采取适宜的栽培方式、利用"套袋"技术保护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9.
雨量站网通常采用插值法获取降水空间分布信息,但在气象站点分布不均,海拔落差大的复杂山区,普通插值法插值结果精度较低.针对复杂山区,应在普通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高程等地形因素.以我国新疆天山山区及周边44个气象站点57年(1958~2015)的平均年降水量和平均季度降水数据为基础,采用克里金插值法、样条函数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考虑高程的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以及考虑高程的协同克里金插值法5种方法进行空间降水插值,选用36个为插值站点,8个为检验站点,通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预测误差为指标对插值结果进行检验,研究不同插值方法对天山山区降水插值结果精度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插值的考虑高程的反距离权重法与考虑地形因素的协同克里金法的插值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空间抽样方法和插值方法对土壤侵蚀预测精度的影响,为县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沂蒙山区蒙阴县为研究区,GF-1号和GF-6号卫星影像、1∶1万地形图等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采用不同的空间抽样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快速抽样预测研究。【结果】①根据全局Moran’s I指数、Z score和平均图斑类型,选取400 m×400 m方格为抽样单元最优尺寸。②与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分层抽样样本容量最少(150个,其他样本容量最均超过250个),抽样精度最高(96.69%),抽样效率最高。③空间分层抽样下,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的计算结果与栅格计算法差异较小,相对差异分别为8.25%和9.85%(另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大于25%),但在空间分布上,受坡度影响的协同克里金法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更为详细。【结论】综合考虑抽样调查的精度和工作量,在沂蒙山区县域尺度开展土壤侵蚀调查工作时,可采用空间分层抽样和协同克里金法或普通克里金法的方法进行土壤侵蚀快速预测,从而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1999~ 2 0 0 2年对广西永福县和临桂县两个罗汉果主产区进行 1999年以来罗汉果的土壤肥力状况与罗汉果产量和品质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罗汉果产区土壤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6 5 g/ kg、17.9g/ kg、 89mg/ kg,属中等水平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5 g/ kg和 3.4 mg/ kg,属偏低水平。罗汉果的产量平均为 5 782 5 .0个 / hm2 ,单株产果量平均为 12 .9个 ;罗汉果鲜果的水溶性糖总量平均 6 .5 1% ,罗汉果鲜果的维生素 C含量平均 36 2 1.6 mg/ kg。罗汉果产量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成正相关 (Sig. <0 .0 5 )。在罗汉果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比例一定的情况下 ,水溶性糖总量与有机肥施用量成正相关。因子分析表明 ,影响罗汉果生产的主要因子有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的含量 ,其次土壤水分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有机肥料施用量 ,水溶性糖总量、维生素 C、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优化肥料配比等 ,对改善罗汉果的营养状况及提高罗汉果产量 ,改善罗汉果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的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其单住干重水溶性胞外多糖的总糖含量逐渐累积至阶段2即发生减数分裂的阶段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减少,在自溶阶段即阶段5又有所回升。每个子实体的水溶性胞外多糖的总糖含量随着子实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阶段0的第三潮原始体的水溶性胞外多糖的总糖含量高于第一和第二潮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结果显示此胞外多糖只有单一组分。GC结果显示,此胞外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构成,比例为1.00:0.17:0.12:0.09:0.21。化学分析表明没有己糖胺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以7个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采收后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 (Vc)、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各主要物质变化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美早(AM)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最高;明珠(MZ),AM和黑珍珠(BLA)的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AM和BLA品种的维生素C的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早大果(EBF)和红灯(RED)果实的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BLA酸度最低;BLA果实的糖酸比最高.AM,MZ和RED的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樱桃果实内在品质的优劣依次为AM,BLA,MZ,RED,矮化萨米特(mSUM),萨米特(SUM),EBF.SPSS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品种樱桃果实中的VC的质量比与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蛋白质的质量浓度与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综合比较分析7个樱桃品种的内在品质后认为:AM品种为北方设施栽培7个品种中内在品质最好的品种,是温室栽培的较好樱桃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了氨基酸有机肥适用于广西沃柑(Orah)种植的最佳施用配比,以实现沃柑的增产提质,保证沃柑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研究区氨基酸有机肥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3个施肥处理:单施化肥、化肥+15%氨基酸有机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比例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沃柑生长及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化肥,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沃柑单株产量(提高15.95%-45.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8.89%-31.60%)、维生素C含量(提高29.04%)、糖酸比(提高2.75%)和果实营养元素含量(提高2.12%-53.84%);同时可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1.99%-41.07%)、速效钾含量(提高13.14%-17.58%)、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96.17%-2 803.06%)和沃柑单株收益(提高13.54%-43.19%)。其中,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产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实P、K、Ca、Mg含量均为最高;其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最多;同时单株收益和产投比最优。综合考虑沃柑增产提质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等要求,建议采用化肥配施30%氨基酸有机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广西田阳、田东、钦州和防城果主要产区的代表性果园(16个)进行土壤农化性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N、P、K、Mg田间施肥试验,试验小区5个,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5株,重复4次。土壤调查表明,供试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g/kg)11.44~12.09,全N量(g/kg)0.53~0.92,全P量(g/kg)0.20~0.38,全K量(g/kg)5.14~18.43。速效P(mg/kg)0.8~26.2,速效K(mg/kg)33.9~53.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N、K配镁肥,能改善果植株的营养状况。施钾配镁肥,落果率可减少20.87%。在试验施肥条件下,单株产量提高0.85千克/株。增施N、K配施Mg肥,单果重达323g,此外施K,可提高果实粗蛋白和VC含量,可食部分略有增加。N2PK2Mg处理的果在室内气温26.5℃~32.5℃,64%~89%的相对湿度下,可贮藏23d。  相似文献   

16.
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矿质元素、总糖、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富含矿物质和蛋白质,并含有17种氨基酸.在矿质元素中,铁、磷和钾的含量相对较高.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质量的38.0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质量比为0.61.  相似文献   

17.
不同套袋方式对石榴果实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临潼石榴为研究对象,研究套袋方式(纸袋、膜袋)对石榴生长规律、石榴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栽培技术能明显改善石榴果实的色泽及光滑度,减少裂果率,增加单果重量;套袋石榴果实中还原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套袋)石榴果实,而可滴定酸含量略高于对照组果实;套袋石榴果实中重金属(Pb、As、Hg)含量、农药残留量(氯氰聚酯)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套袋)石榴果实.石榴套袋栽培技术是生产优质石榴,提高石榴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蕨麻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单糖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a-淀粉酶法脱淀粉、链酶蛋白酶和Sevag法联合除蛋白,得到蕨麻多糖.对提取的蕨麻多糖进行了总糖含量及糖醛酸含量的测定.粗多糖(P1)总糖含量为41.8%,糖醛酸含量为11.1%.脱淀粉脱蛋白多糖(P2)总糖含量为39.4%,糖醛酸含量为35.9%.经纸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说明蕨麻多糖为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利用桂西北岩溶地区丰富的桑科榕属植物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苯酚一硫酸法测定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黄毛榕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4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超声波功率160w。此条件下黄毛榕未成熟果实多糖的提取率为1.61%。按黄毛榕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并测定的14种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含量为0.39%~3.63%,其中舶梨榕果实多糖含量最高,斜叶榕果实多糖含量最低,不同成熟度的榕属植物果实,其多糖含量略有差异,不同的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其多糖含量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黄樱桃-拐枣多糖-油橄榄果汁低糖复合果酱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陇南黄樱桃鲜果为原料,添加油橄榄果汁和拐枣多糖等成分进行加工,研制低糖复合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木糖醇、柠檬酸、拐枣多糖和油橄榄果汁添加量进行筛选。根据综合感官评分,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低糖复合果酱的配方。结果表明,低糖复合果酱的配方为黄樱桃果肉50%、木糖醇添加量为17.30%、柠檬酸添加量为0.17%、拐枣多糖添加量为0.43%、油橄榄果汁添加量为5.53% 时,添加0.15% 的氯化钠、0.02% 的氯化钙和0.05% 的D-异抗坏血酸钠,得到质地良好的复合果酱产品。所研制的复合果酱,酱体呈鲜黄,有光泽,甜酸适口,组织状态良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55.69%、总糖为34.36%、pH为4.20、黏度为25.76 cm/30s,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