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江汉平原堤防存在的问题与防洪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多年在湖北省堤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荆江堤防和江汉中下游堤防存在的六大问题-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堤防安全性系数不高、沿堤老化的排水设施(涵闸、泵站)病险多、河道防洪系统存在缺陷、防汛抢险的通道局部不畅;提出了防洪减灾的措施-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水库调蓄、易发生洪水的低洼区及湖区建设规划、城市防洪以及非工程防洪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苏南某县级城市城市洪涝的风险,针对现有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城市防洪标准,提出了城市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管理措施规划,以期初步形成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主要论述昌吉市城市概况、洪涝灾害成因特点、对昌吉城区带来洪涝灾害的三条大河、城市防洪现状、城市防洪减灾对策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和新时期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水库的管理中,如何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和控制能力,有计划地控制、调节洪水,以避免下游防洪渠的洪灾损失和确保水库工程安全是水库管理的主要任务.合理地调度对水库的蓄水、用水、防洪减灾起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水库调度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指标以及笔者从事水库管理的经验对某水库防洪调度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对水库调度的有效应对措施及调度方案提出一些供从事水库防洪调度人员参考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健全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之构想,促进人水和谐,保障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辛雁清 《山西科技》2013,28(5):22-23
介绍了太原市城市防洪体系,阐述了汾河二库与太原市城市防洪的关系以及汾河二库的洪水调节作用,分析了汾河二库和太原市防洪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洪减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剑生 《科技信息》2011,(18):323-323
城市交叉建筑物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城市防洪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城市交叉建筑工程项目的防洪综合评价进行分析,对其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防洪排涝泵站建设的现状形势.在分析了天津海河防洪排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海河口泵站工程在提升天津市防洪排涝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预计了建成后泵站运行管理中将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广泛且复杂,合理的洪涝灾害灾情评估方法是制定有效防灾减灾措施的关键手段。根据《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579—2012),结合死亡人口、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倒塌房屋、水利设施经济损失等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洪涝灾害评价指标。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熵权法,提出一种针对暴雨洪涝灾情的分级评估方法,并以2014—2018年的全国年度洪灾数据为例进行应用,结合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了暴雨洪涝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议。结果表明:全国暴雨洪涝灾情熵权-灰色关联度数值高的区域集中在东南区域和西北区域,防洪防涝工作重点分别在城市防洪和沙漠防洪;2016年全国暴雨灾情熵权-灰色关联度分级属于较大洪涝灾害年。  相似文献   

10.
尹文亮  邓晓 《科技信息》2011,(15):J0335-J0335
水库的防洪调度是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和控制能力,有计划地控制、调节洪水,以避免下游防洪渠的洪灾损失和确保水库工程安全,合理调度对水库的蓄水、用水、防洪减灾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雷电灾害是城市地铁交通安全运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地铁进行科学规范的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技术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借鉴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城市地铁交通沿线区段、地面建筑单体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地面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雷击感应过电压仿真模型。以呼和浩特地铁交通项目为实例,给出了地铁沿线区段雷击区域评估指标,通过对地铁沿线的地闪定位、雷电灾害、土壤电阻率及周边环境等数据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并对雷击极高风险区段的地面建筑物单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入户管线附近落雷是建筑物单体总雷击次数的主要因素;进而对雷击附近大地在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雷击点距架空地线的距离、高架桥高度以及架空地线支柱接地电阻和间距等因素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规律。城市地铁交通全线段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技术手段,为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反思已有防洪减灾措施的基础上,基于"洪水和泥沙资源化"的考虑,提出了长江中游荆江和江汉-洞庭地区防洪的措施,即:"采沙扩湖、清淤改田",实现"再造云梦泽、扩张洞庭湖",扩大江汉-洞庭地区洪水调蓄空间,在"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和"江湖两利"的原则下,达到防洪减灾、冷浸田改造和改善血防工作的统筹考虑,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等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是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依据,其综合评判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如何科学、客观地将一个多目标问题转化为一个单目标问题,以便在一维空间中实现综合评判,仍是目前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的研究焦点.为此,本文在提出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层次结构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综合评判的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定量到定性、从局部到整体处于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山西省暴雨洪涝气象数据融合的实证视角,通过对山西省109个气象站点,1957-2008年的暴雨洪涝灾害数据,山西省经济发展数据、地理数据的高度融合,从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体因子和防灾减灾因子4 个维度出发,构建山西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选择太原市、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和临汾市进行实证分析,综合评估这6 个城市的暴雨洪涝灾害致灾指数。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从实践上指导山西省在暴雨洪涝预测及防灾减灾方面的实践工作,而且从理论方法上对气象灾害研究提出独特的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15.
小桥涵抗水灾综合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和预测小桥涵的整体抗水灾能力,在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桥涵水毁机理。根据小桥涵的主要致灾因子,运用因素分析法,提出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评价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小桥涵位置、孔径、进出口形式以及加固与消能措施是决定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关键因素。评价指标和标准可为山区公路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工作提供抗水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 ,探讨了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预警和防洪减灾系统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设计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情自动监测、洪水预警、灾情评估和洪水调度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有力的提高了中小流域防洪决策水平 ,并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荆江洪水与沙市的地貌背景之后,进一步探索了沙市局地地貌与洪灾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洪灾的地貌成因,提出了沙市的防洪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中国而言,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防灾减灾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大部分采用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不够完善.而且防灾工程存在着施工质量差、设计标准低、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防灾减灾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应对自然灾害的非工程措施.对于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