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光温室甜樱桃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红灯(Prunus L.)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栽培樱桃叶片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开花期至果实成熟期,樱桃叶片中Cu,Zn含量显著下降;Fe,Mn,Ca,Mg,K含量显著增加.果实采后生长发育阶段,Fe元素含量极显著下降且略有回升,其他6种元素变化平缓(或增加或下降).Cu与Mn,Zn元素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Ca与Mn和Cu,Zn元素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K,Mg元素与Cu元素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与Mn,Fe,Ca,Mg元素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赤霞珠葡萄生长期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的花、果实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含量季节变化及其与叶片、叶柄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开花期阶段,Cu,Fe,Mn元素的含量呈现先降后升,Zn,Ca,Mg,K元素的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进入果实发育期,Cu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它6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终花期至盛花后20 d均呈极显著下降,盛花后20~60 d,含量变化相对平稳,盛花后80~100 d,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除Cu与其它元素间无相关性外,其它6种矿质营养元素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间的Ca含量、Mn含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而K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叶柄与果实间的Mn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毛樱桃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周年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野生毛樱桃叶片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9个生长时期的周年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Zn,Fe,Cu元素周年动态变化各异;Ca与Mg,Mn与K之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Zn,Fe二元素分别与Ca,Mg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Ca与Mg之间、Mn与K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野生毛樱桃叶片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按含量高低排序为:Ca>K>Mg>Fe>Mn>Zn>Cu,用于叶分析营养诊断标准的适宜时期为5月16~5月23日。  相似文献   

4.
铁核桃叶片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与生育期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成年铁核桃(30年生实生树)及幼龄铁核桃(2年生实生苗)叶片为试材,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姜黄素比色法,对不同树龄铁核桃叶片10种矿质元素N、P、K、Ca、Mg、Fe、Mn、Cu、Zn、B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树龄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树体的营养诊断取样时期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的铁核桃叶片矿质元素年周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叶内大量元素波动较小,含量高低均表现为CaNKPMg,N、P、K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Mg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a的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微量元素波动较大,幼龄铁核桃生育期内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顺序表现为FeBMnZnCu,而成年铁核桃则表现为FeMnBZnCu.B、M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Cu、Zn含量呈下降趋势,Fe含量全年波动幅度明显,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树龄铁核桃叶片各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间存在拮抗或促进作用,其中N、P、K三种元素含量间都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同时N与Cu含量、Ca与Fe含量也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Cu与Ca、Mg含量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在不同物候期表现各异,其中开花授粉期对N、P、K、Zn、Cu的需求量较大,果实膨大期和硬核期对N、P、K的需求量较大.研究表明,成年铁核桃叶营养元素相对稳定时期为6月29日—8月10日;幼龄铁核桃叶营养元素相对稳定时期为6月21日—8月4日,推荐作为铁核桃叶营养诊断的适宜采样时期,同时建议施用两次关键肥,第1次在5月底6月初果实膨大期,以施速效肥为主;第2次为9月下旬采收期后,深施有机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5.
对未成熟果实黄化'龟井'温州蜜柑和正常植株叶片和果实大量矿质元素如钾(K)、钙(Ca)、镁(Mg)、磷(P)、硫(S)及微量矿质元素如铁(Fe)、锰(Mn)、锌(Zn)、铜(Cu)和硼(B)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黄化蜜柑叶片K和Ca含量(P<0.01)极显著低于正常植株(对照)、P、S和B含量(P<0.05)亦显著较低,且Ca和B均低于缺乏临界值,而Mn含量(P<0.01)却极显著高于对照;果实黄化蜜柑果实S和B含量(P<0.01)极显著低于对照,Ca和Mg含量(P<0.05)亦显著较低,而P含量(P<0.05)却显著高于对照;果实黄化蜜柑与正常植株间叶片和果实Fe、Zn、Cu及果实Mn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龟井'温州蜜柑未成熟果实黄化症状与其果实含Mg量显著较低及因Ca、B缺乏造成的叶片功能衰退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州不同产地钩藤不同部位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采自贵州剑河、都匀钩藤样品进行钩、茎微量元素(Na、Mg、K、Ca、Mn、Fe、Co、Zn、Cu、Mo)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剑河钩藤钩、茎中Na、Mg、K、Ca、Fe、Zn、Cu、Mo含量均高于都匀钩藤钩、茎中含量。Zn/Cu比大小顺序均为茎钩和茎钩,都匀钩藤钩、茎、钩和茎中Zn/Cu比均高于剑河钩藤对应部位的Zn/Cu比。不同产区钩藤间Mn和Mg,Mn和Ca、Fe和K、Zn和Mg、Zn和Ca、Cu和Na、Cu和Na、Mo和Fe(p0.05)显著正相关,K和Na、Ca和Mg、Cu和K、Cu和Fe(p0.01)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马尾松林针叶养分含量及其转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州龙里林场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密度马尾松针叶凋落前后N、P 、K、Ca、Mg、Fe、Mn、Zn、Cu等9种养分含量及其转移特征。结果表明:叶片凋落前Ca含量随林分 密度增大而提高,其他元素含量未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叶片凋落后Mn含量表现出随林分密度增大 而增大的趋势,其他元素含量在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叶片凋落前后N、P、K、Mg发生了不同程度 的转移,Ca、Fe、Mn、Zn、Cu未发生转移或发生负转移;N、P、K、Mn、Zn、Cu转移率随林分密度 增大变化趋势不明显,Fe转移率随林分密度增大有所降低,Ca和Mg转移率随林分密度增大有所提高 。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冀东地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分配规律,以春小麦品种冀张春3号为材料,研究了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中Ni,Cu,Zn,Fe,Mn,Ca,Mg,K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器官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随生长发育进程变化各异,在发育前期或发育后期呈"单峰"或"双峰"变化。生育期各器官中矿质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值大小比较,除叶片中Ca和茎秆中K的质量分数高于其它器官外,其它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以根系中最高。生育前期(三叶期~孕穗期)Ni,Fe,Mn主要积累于根系;Cu和Ca主要积累于叶片;Zn,Mg,K主要积累于茎秆。进入成熟期,Cu,Zn,Mn,Mg主要向籽粒中转移(分配率分别为65.02%,46.73%,53.90%,44.73%),Ni和K主要积累于茎秆(分配率分别为32.04%和35.22%)和籽粒(分配率分别为22.28%和32.36%)中,Fe主要以叶片中积累为主(分配率为32.87%),Ca主要积累于小麦茎秆中(分配率为46.04%)。拔节期至孕穗期是矿质元素吸收速率最高的时期;乳熟期至成熟期Ni,Mn,Fe,Ca元素出现二次吸收高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贵州不同区域典型茶园进行野外调查,在每个茶叶主产区选择代表性的茶园进行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探讨贵州富锌硒茶产区地质环境条件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贵州茶叶主产区成土母岩及土壤中主要元素含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富锌硒茶产区成土母岩中S、Ca、Fe、P、Mo含量均明显高于非富锌硒茶产区,其次是Zn、Se、Cu;而对应土壤中Mo、Cu、Mn、Zn、Fe、Ca含量均显著大于非富锌硒茶产区,其次是Se、Mg、P、S、Al。成土母岩的Zn、Se含量直接影响茶园土壤中Zn、Se的含量水平,土壤Zn、Se含量还受其他元素含量的影响,土壤Zn含量与Al、Fe、Ca、Mg、Mn、Mo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Se含量与Al、Fe、Cu、Mg、P、S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贵州境内富锌硒茶产区地质环境条件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个有代表性的油茶林分,对其果实发育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和油脂转化期)的油茶叶片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进行矿质营养元素分析.研究表明:1)果实膨大期油茶叶片N、P、K、Fe、Zn、Cu、Mn的适宜含量分别为(14.013±2.612)g·kg、(0.782±0.131)g·kg、(5.511±1.086)g·kg、(195.350±90.536)mg·kg、(23.300±3.931)mg·kg、(10.000±3.496)mg·kg、(2 921.400±1 172.529)mg·kg,且该时期叶片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与处于油脂转化期的叶片中各对应矿质元素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相关分析发现果实膨大期、油脂转化期油茶叶片中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Fe与K在2个时期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而Fe与Mn、Fe与Zn、K与Mn仅在果实膨大期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N与Fe、P与Mn仅在油脂转化期存在相关关系.3)在供试油茶林分中,丰产林植株对Mn、Fe等微量元素的需求最为强烈; 低产林植株对N、P、K等大量元素的需求较高.丰产林的养分不平衡指数(NII)均值均低于对应时期的低产林,表明低产林中油茶植株体内各矿质元素更为不平衡,是导致其低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梁平柚果实膨大期叶片矿质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重庆地区梁平柚核心产区柚园进行营养诊断,为梁平柚的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梁平柚核心产区18个代表性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果实膨大期叶片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锌(Zn)、铁(Fe)、铜(Cu)、锰(Mn)元素的含量,运用诊断综合施肥法(DRIS)对叶片营养状况进行研究。【结果】依据高产园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范围确定梁平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的适宜值为N(22.12±2.53)g/kg、P(0.77±0.20)g/kg、K(16.50±4.67)g/kg、Ca(29.13±6.12)g/kg、Mg(3.92±0.89)g/kg、Zn(18.45±3.07)mg/kg、Fe(128.26±34.00)mg/kg、Cu(20.66±5.68)mg/kg、Mn(20.98±9.70)mg/kg。不同供试柚园的养分需求顺序不同,高产园柚树相对缺乏元素有K、Mg、Fe、Mn、Cu,低产园柚树相对缺乏的元素有K、Mg、Fe、Mn。【结论】梁平柚园普遍存在缺K、Mg、Fe问题,尤其低产园柚树缺K、Mg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在生产上进行适当补充,以充分发挥果园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青海不同采收时间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叶中Na、Mg、K、Ca、Mn、Cu、Fe、Zn 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为阐明其饲用价值和药理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该方法用于沙枣叶样品分析,回收率为93.97%~104.56%.结果显示,青海沙枣叶中富含K、Ca、Mg三种矿物元素,沙枣叶中K、Mn、Mg和Fe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时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云南省26个产地的灰褐牛肝菌(Boletus griseus)中12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灰褐牛肝菌子实体富含人体所需矿质元素钾、钠、钙、镁、铁、锌、铜、镍、锰、铬,其中钾含量最高,可达53 460 mg/kg.同时研究发现灰褐牛肝菌子实体中有害元素镉含量也很高,26个样本中含量分布为5.23~25.01 mg/kg.元素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菌体对镉的富集作用可能与镁、钠、锌、铜元素之间存在较好的协同作用.12种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能够体现79.255%的贡献率,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1.055%,因子变量在Mg、Zn、Cu和Cd上具有较高的载荷.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隆尧鸡腿怱的矿物元素含量,以莱芜鸡腿葱作对比,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对两种地理标志产品的鸡腿葱及其对应产地土壤中K、Ca、Na、Mg、Cu、Fe、Mn、Zn 8种元素进行了含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隆尧鸡腿葱中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含量(Ca、K、Mg等)明显高于莱芜鸡腿葱中的含量.8种矿物质元素的标准曲线均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0.997 8,精密度为0.90%~3.61%,回收率为88.86%~105.56%,隆尧鸡腿葱中8种矿物质元素和对应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呈现显著相关性.隆尧鸡腿葱中Ca、Mg、Fe、Cu等元素含量与其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将为隆尧鸡腿葱的种植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5.
贵州余甘子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贵州余甘子主要产区镇宁、贞丰等六个县余甘子果肉中锌、锰等十三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研究其果肉与土壤中铁、锌、铜元素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烤烟营养元素分布特征的主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烤烟为对象,按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其不同生育期叶、茎、根的生育期叶,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10种元素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中的主组分分析方法,讨论了这些营养元素分布特征,表明,各部位有特征元素,硫,磷,钾,钙,镁等中常量元素,在烟叶中有较高的浓度分布,而烤烟中的铁,锰,锌,铜,硼等微量元素则在根部有较高的浓度分布。提示在进行烤烟矿质的植株诊断时要十分注意不同部位的差异,也说明了可将化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鱼胆草的氮、磷及10种微量元素(K、Ca、Na、Mg、Fe、Mn、Pb、Zn、Cu、Cd)的质量分数,分析了各元素在鱼胆草各器官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器官中的元素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Ca、Na、Mg、Fe、Mn、Zn在叶中质量分数最高;K在茎中质量分数最高,N、P、Cu以根中质量分数最高.大多数元素在茎中的质量分数最低.同时还对其药效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