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加速热稳定试验筛选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热稳定保护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良好热稳定保护效果的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保护剂,利用正交设计和加速热稳定试验,将不同配比的保护剂和液体疫苗混合后,封入安瓿,分别置37度和45度,不同时间取样,检测其感染性滴度,结果表明无保护剂的对照疫苗在45度条件下感染性滴度仅能维持2D不变,第3天开始下降,至4天已下降1.27logCCID50.mL^-1,而有保护剂的5批疫苗在45度条件下感染性滴度能维持5天无显著变化,在37度条件下无保护剂的对照疫苗感染性滴度仅能维持7天无显著变化,10天显著变化,下降1.0-1.1logCCID50.mL^-1,而有保护剂的5批疫苗在37度条件下感染性滴度能维持10天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0.1mol.L^-1MgSO4,ω=5%,乳糖,0.01mol.L^-1精氨酸,0.01mol.L^-1甘氨酸组成的保护剂具有最佳保护效果,其热稳定保护效果明显优于现在使用的对照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25℃、37℃)下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用药量的奥硝唑注射液加到临床用药量的木糖醇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pH值、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在25℃与37℃条件下放置8h内,两种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的外观、pH值、奥硝唑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在8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尼莫地平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处方,加入20ml乙醇、15ml聚山梨醇80助溶剂和35.0g甘露醇为支架剂制成粉针剂;注射用尼莫地平在强光(4500±500)Lx,RH75%、RH92.5%。高温(60℃)条件下放置10d,考察产品的性状、pH值、溶液的澄清度及颜色、水分、有关物质、含量。所得产品的考察除光照条件不稳定外。其他条件下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高向阳  徐雅莉  黄亚亭 《河南科学》2010,28(12):1539-1542
为了研究枸杞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吸收曲线的动力学特性,以郑州产的枸杞为原料,用无水乙醇提取,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研究了3种不同成熟期枸杞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吸收曲线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在酸、碱性溶液中吸收曲线几乎未发生变化;具有良好的耐氧化还原性和热稳定性;NaCl对色素几乎无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在4℃条件下放置50 d,吸收曲线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腌制条件下的小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小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盐度和贮藏条件下变化明显.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由低到高变化的腌制盐添加量依次为70 g/kg100 g/kg20g/kg50 g/kg;亚硝酸盐含量由低到高变化的贮藏条件为冷冻(-20℃)室温(20℃)保鲜(4℃),而硝酸盐在保鲜(4℃)下较高,冷冻(-20℃)和室温(20℃)条件下无差异.但是在不同p H腌制条件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均不明显.因此,在腌制小白菜时,加入70 g/kg的食用盐和冷冻(-20℃)条件下保存,这样腌制出来的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相对偏低,食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甲肝减毒疫苗生产工艺中不同pH对疫苗得率有一定的影响,为提高疫苗的产量,在传统的氯仿抽提条件下,使用不同pH值(pH1.0~12.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进行氯仿抽提,检测抽提后甲肝病毒(HepatitisAVirus,HAV)抗原滴度和感染性滴度,结果表明经氯仿抽提后,HAV抗原滴度和感染性滴度均在pH8.0~9.0时最高,相应得率也比常规处理的得率有显著的提高.说明改进pH抽提条件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后处理工艺效率的提高,成品疫苗产量的增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设计26,30,34,36,38,40℃6个温度对根癌农杆菌进行培养.结果显示:根癌农杆菌在38℃和40℃条件下无法生长;将水稻幼胚经26℃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分别放置在农杆茵不能耐受的38℃和40℃环境中培养.并设计了7,14,21,28d不同培养时间,同时以26℃常规培养温度作为对照,分析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培养对水稻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经过38℃所有时间及40℃部分时间(7,14d)下模拟抗性筛选培养,仍然能够正常生长,而且经38℃、14d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比26℃常规培养提高63.17%,统计分析两者达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运输网络总成本、碳排放量和货损率最低为目标,建立了随机需求、运能限制的铁路冷链物流网络优化模型,采用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将模型进行确定性转化,设计了自适应遗传?模拟退火算法(A?SAGA),通过MATLAB仿真计算最优冷链物流运输方案集,并对运价补贴、列车旅速、冷链货物品类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以上3个冲突目标下,当采取5%的运价补贴时,或仅提高列车旅速至70 km?h-1时,铁路市场份额的提升效果明显;不同基础设施条件下可灵活采用这两种方式;对运输时间敏感程度不同的货物直接影响货损率的变化以及铁路市场份额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21年能力验证计划肽酶-3样本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CNAS-CL04和GB/T 14927.1—2008,对肽酶-3样本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考察4个温度(37℃,室温,4℃和-20℃)条件下和运输条件下的样本稳定性。结果 肽酶-3样本,均匀性检验合格。在37℃条件下可以稳定6 h;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稳定7 d;在4℃条件下,可以稳定4周;-20℃条件下,可以稳定2个月;在运输条件下,可以稳定7 d。结论 肽酶-3样本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满足开展能力验证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会明显影响猕猴桃的品质和贮藏过程,确保稳定的运输温度是提高冷藏运输猕猴桃的关键。将猕猴桃在2℃(0℃),2℃(1.5℃),2℃(3℃)不同温度波动下冷藏运输24 h后,分别放在0℃、3℃和20℃下进行贮藏,探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变化的影响。通过测定猕猴桃的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丙二醛含量(MDA)、Vc含量等指标,得到了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规律。经过16 d的连续测量发现,在贮藏温度为0℃时,温度波动为3℃的猕猴桃硬度变化是温度波动为0℃的1.94倍,是温度波动为1.5℃的1.27倍。温度波动加剧了猕猴桃品质的衰变,温度波动越大,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也越大;贮藏温度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猕猴桃越易衰老,同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5种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获得标准物质的贮存条件和运输条件。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 GB/T 14927.1—2008进行标准物质的制备,设定-20℃,4℃,室温和37℃为4个温度检验点,设定1、2、3、7、14、30、60 d和90 d为8个时间检验点,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 5种标准物质在4 ℃和-20 ℃均可以稳定保存至90 d。过氧化氢酶-2在37 ℃能稳定保存3 d,其他4种标准物质在37 ℃仅能稳定保存1 d。在室温条件下,苹果酸酶-1,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过氧化氢酶-2能稳定保存3 d,碱性磷酸酶-1能稳定保存5 d,肽酶-3能稳定保存14 d。结论 用于实验动物遗传质量评价使用的标准物质,有必要严格控制其保存条件和运输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肽酶-3样本的稳定性,了解该样本的贮存条件和运输条件,进而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能力验证样品的品质时刻符合实施能力验证活动的要求。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 GB/T 14927.1—2008进行样本的制备,设定-20 ℃,4℃,室温和37 ℃为4个温度检验点,设定1 d、2 d、3 d、4 d、5 d、6 d、7 d、14 d和28 d为9个时间检验点,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 肽酶-3样本在37 ℃仅能稳定保存1 d,在4 ℃、室温和-20 ℃均可以稳定保存至28 d。结论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必要严格控制肽酶-3样本的保存条件和运输条件。  相似文献   

13.
镉对圆锥南芥锌的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营养液培养并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对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Franch.叶片和根系中Zn的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Cd的添加不会抑制圆锥南芥的生长及对Zn的吸收。Zn在圆锥南芥中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叶片中乙醇、水、NaCl、HAc提取态Zn分配比例较均匀;根系中主要以乙醇提取态和NaCl提取态为主,HAc与HCl提取态Zn的绝对含量与所占的百分比均较低,表明圆锥南芥中的Zn主要以无机酸盐以及氨基酸盐存在。对圆锥南芥Zn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叶片和根系中的Zn主要贮存于细胞壁中其次为细胞核,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83.5%和42.7%~87.3%,且Cd的添加提高了细胞壁中Zn的比例,促进了Zn向细胞壁中的转移。但Cd的添加对Zn的化学形态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提高绞股蓝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分别探讨了不同光温、激素、储存、低温层积和短时低温等处理对其的影响.光温处理结果表明,绞股蓝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是15~25 ℃,光照可适当提高萌发率,但在最适温度20 ℃时,萌发率最高也仅为(31.54±2.04)%;激素处理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如6-BA和玉米素)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赤霉素中GA3对其萌发没有显示出促进效果,但GA4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54.00±2.65)%;在18 ℃下,储存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一定的存放时间有利于打破其自身休眠机制,但时间过长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甚至不再萌发;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对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低温层积90 d的种子在光照下的萌发率是最高的,仅能达到(34.26±3.21)%;短时低温处理结果表明,5,10,15 ℃条件下湿藏9 d后,绞股蓝种子的萌率分别可以提高到(73.06±2.12)%,(83.14±3.25)%和(72.13±3.52)%.储存处理与储存后短时低温处理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绞股蓝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而短时低温层积对长时间存放的种子也有一定的萌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小鼠尸体4 ℃冷藏不同时长后精子的体外受精(IVF)效率,探讨低温冷藏小鼠尸体应用于小鼠运输及意外死亡后品系恢复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为5月龄C57BL/6 J雄鼠,脱颈处死后4 ℃冷藏24、48、72 h和96 h,取附睾尾精子IVF,对照组为正常5月龄C57BL/6 J雄鼠IVF,统计各组IVF受精率。结果 冷藏24 h后附睾尾精子具备正常受精能力,受精率为73.0%、60.0%和77.0%;48 h 组内差异大,受精率为0%、55.4%和3.2%;72 h受精率极低,受精率为3.2%、0%和1.7%;96 h 精子有活力,但无受精能力。所有受精卵均可发育至2细胞,冷藏24 h组和对照组分别移植受体妊娠率分别为60%和66%,证明4 ℃冷藏对胚胎发育无影响。结论 C57BL/6J鼠经4 ℃冷藏的附睾尾,在24 h内具备稳定的受精率,可用于小鼠运输及特殊情况品系恢复。  相似文献   

16.
红枣在干制和储藏过程中易于霉变,为了研究引起霉变的原因及为长期储藏和安全食用提供依据,本试验用4种不同培养基,采用涂布平板法,对霉变干枣提取悬液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在霉变干枣悬液中未发现放线菌和酵母,而有明显的细菌和霉菌菌落.对分离的细菌和霉菌进一步纯化培养,得到2株细菌和3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及镜检分析,初步鉴定细菌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 Cohn),霉菌为青霉菌(Penicill ium)、白曲霉(Asp.candidus Link)和米曲霉(Asp.oryzae),并发现青霉菌和白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而米曲霉为28℃~37℃.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0℃下贮藏过程两个枇杷品种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放钟与早钟6号枇杷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在贮藏前10d,果实硬度变化不明显,早钟6号枇杷果实硬度还略有增大现象;贮藏后期,枇杷果实硬度逐渐减小。类胡萝卜素与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内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采后前期果实PAL和POD活性均持续增加,与木质素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在20℃下PAL和POD在枇杷果实木质素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细菌鉴别用血清的制备及标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制备并标化16种实验动物相关病原菌鉴别诊断血清。方法将16种标准菌株灭活,制成适宜浓度的免疫用细菌菌液,分别经耳缘静脉和背部皮下多点注射32只SPF家兔,获得相应抗血清,经吸收去除非特异性凝集,制成特异性诊断血清。结果以玻片法和定量凝集法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抗血清只与相应的免疫用细菌形成特异性的凝集颗粒,抗血清凝集效价≥1∶1 280。结论所制备的抗血清特异性强、效价高,为实验动物细菌学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血清学鉴别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大鼠腹膜粘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建立稳定、可靠的缺血性大鼠腹膜粘连模型的方法。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A组-手术对照组、B组-创伤致粘连组、C组-结扎蚓突动脉致粘连组。其中C组又分成C1组(轻度结扎)、C2组(中度结扎)、C3组(重度结扎组)。B组用手术刀片轻刮大鼠蚓突浆膜面、C组通过结扎蚓突动脉主干来造腹膜粘连。手术后2周再次打开腹腔评定粘连程度,并取局部蚓突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粘连程度:A组除1例发生Ⅰ级粘连外,其余7例均未发生粘连;B、C1、C2组间的粘连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3组的粘连程度显著高于前三组(P<0.05)。②病理学检查:A组蚓突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反应;B组蚓突浆膜层有明显的浆液性炎症,并伴有大量的炎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形成;C组病理改变类型同B组相仿,但范围遍及浆膜层至粘膜下层,且C3组的病理改变程度明显重于C1、C2组。结论通过结扎大鼠的蚓突动脉可制得稳定、可靠的缺血性腹膜粘连模型,这为进一步对缺血性腹膜粘连的防治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摸索贮存环境对三乙酸甘油酯成分变化的影响,模拟了由3种不同的相对湿度和3个不同的温度组合而成的贮存环境,对三乙酸甘油酯分别进行28 d的贮存试验,并对其酸度及酯含量进行分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贮存环境下,三乙酸甘油酯酸度与贮存温度呈显著相关,与相对湿度不显著相关.当贮存温度为45℃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酸度以二次曲线的方式迅速增加;当贮存温度为5℃和30℃时,酸度无明显变化.2)不同贮存环境下,三乙酸甘油酯酯含量均值和极值的变化皆不明显(均值极差为0.062%,极值极差为0.17%),且这些变化与贮存环境变化的关联强度系数仅为36.3%,关联强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