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对2021年能力验证计划肽酶-3样本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CNAS-CL04和GB/T 14927.1—2008,对肽酶-3样本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考察4个温度(37℃,室温,4℃和-20℃)条件下和运输条件下的样本稳定性。结果 肽酶-3样本,均匀性检验合格。在37℃条件下可以稳定6 h;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稳定7 d;在4℃条件下,可以稳定4周;-20℃条件下,可以稳定2个月;在运输条件下,可以稳定7 d。结论 肽酶-3样本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满足开展能力验证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5种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获得标准物质的贮存条件和运输条件。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 GB/T 14927.1—2008进行标准物质的制备,设定-20℃,4℃,室温和37℃为4个温度检验点,设定1、2、3、7、14、30、60 d和90 d为8个时间检验点,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 5种标准物质在4 ℃和-20 ℃均可以稳定保存至90 d。过氧化氢酶-2在37 ℃能稳定保存3 d,其他4种标准物质在37 ℃仅能稳定保存1 d。在室温条件下,苹果酸酶-1,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过氧化氢酶-2能稳定保存3 d,碱性磷酸酶-1能稳定保存5 d,肽酶-3能稳定保存14 d。结论 用于实验动物遗传质量评价使用的标准物质,有必要严格控制其保存条件和运输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a、b两个型别的过氧化氢酶-2能力验证样品,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测定评价。方法 均匀性测定均按照4%比例随机抽样,冻融稳定性以4次冻融为测定终点;时间-温度稳定性以4、20、37 ℃这3个温度为观测纵坐标,1、2、3、7、15、30 d为观测横坐标,在每个坐标交点,a型、b型分别随机抽取2瓶,测定不同条件下各型别样品的稳定性。结果 a型、b型样品在均匀性测定中,均表现为各型别的清晰条带;4次冻融后仍能稳定存在,且30 d内在4、20 ℃和37 ℃三种条件下均能稳定存在。结论 过氧化氢酶-2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适于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发放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运输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混合标准样品量值产生的影响,模拟极端运输条件(-40 ℃、4 ℃、室温、55 ℃),采用经典和同步两种稳定性研究方案考察甲醇中29种VOCs混合标准样品的短期稳定性。结果表明:同步稳定性研究方案因一次校准进行所有测量降低了不确定度,更适合对多组分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稳定性评价;在-40 ℃下所研究标准样品所有组分量值稳定, 4 ℃与室温冷藏保存两周期间,标准样品量值稳定,而在55 ℃保存条件下,组分环氧氯丙烷的浓度有明显下降趋势;由于环氧氯丙烷的浓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甲醇中29种VOCs混合标准样品在运输过程中需采用低温条件,若长期保存,应尽快转移至冷冻环境中防止环氧氯丙烷分解。  相似文献   

5.
魔芋花粉保存对于杂交育种克服花期不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离体收集的魔芋新鲜花粉,通过萌发检测活力,研究了室温4℃、-20℃、-80℃、液氮(-196℃)条件下保存效果.结果表明:适宜魔芋花粉发芽的培养基为5%(w/v)蔗糖、200 mg/L H_3BO_3、400 mg/L CaCl_2和0.7%(w/v)琼脂,0.5%(v/v)甘油可防止花粉管干缩,稀释2000倍的有机硅有利于花粉颗粒在培养基上均匀分布.室温下花粉存活时间为10 h,4℃保存4 d活力变化不大;-20℃保存2d内活力急剧下降;-80℃在5d内下降较快,以后趋于平缓;-196℃保存具有"冷适应"现象,前期下降,后期上升,保存1个月以上仍有较高的活力.91个单株花粉(其中花魔芋26份,白魔芋15份,杂交魔芋42份,西盟魔芋4份,东京魔芋1份,勐海魔芋3份)在4℃、-20℃、-80℃、液氮(-196℃)保存(33.8±0.4) d,花粉平均发芽率为0. 6%、2.5%、11.1%、34.1%.因此,4℃是魔芋新鲜花粉储存1~4 d较好的方法,-80℃和-196℃储存30 d效果较好,珍贵的遗传材料以液氮保存更加安全,-20℃不适宜魔芋花粉储存.本研究为魔芋定向杂交育种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对SD大鼠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仪器经校准、质控合格后,采集40只空白雌性SD大鼠血液,2~8℃静止30 m in后离心,血清分装并用封口膜封口,每只动物分装4份。室温4 h的血清检测分析结果作为基准参考水平,其余3份血清放置于 -20℃冷冻保存,分别于2 d、7 d、14 d复融后检测,比较室温4 h与-20℃冷冻保存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7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 4 h比较 ALT、TP、ALB、GLU、UREA、CREA、TC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2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LT、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 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ST、TG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分装冻融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AST、TG检测结果稳定未见影响,其余七项检测指标均可见明显影响,本实验可知如无特殊情况尽量减少血清分装冻融的次数,建议最好当天检测,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温度、反复冻融、冷链运输过程对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滴度的影响,检测结果显示OPV分别在37℃条件下放置3d,25℃放置14d,-20℃放置36个月、反复冻化35次,感染性滴度均无明显变化.在冷链条件下运输,其感染性滴度无明显变化.液体剂型的稳定性优于糖丸剂型(t=3.2043,P<0.01).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8个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马铃薯花粉活力,研究了在20、4、-4和-20℃条件下保存时间与花粉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保存7 d所有品种花粉全部失活;在4℃条件下,保存30 d后,大部分品种花粉活力下降到20%以下,保存120 d后,所有品种花粉活力下降至10%以下,贮藏达240 d则大部分品种花粉失活;在-4℃条件下保存的马铃薯花粉在保存30 d后,各品种的活力平均降低了50%,保存在240 d后则基本上失活;在-20℃条件下保存120 d的马铃薯花粉仍有部分品种花粉活力仍在20%以上,且在保存240 d后各品种花粉活力均未失活。-4℃避光干燥的条件适宜马铃薯花粉的短期贮藏,-20℃条件更适宜长时间贮藏花粉。  相似文献   

9.
三种贮藏温度条件下芍药花粉的储藏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粉玉奴"、"紫莲望月"等5个芍药品种的花粉为试材,分别贮藏于室温,4℃和-20℃条件下,定期测定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芍药花粉室温下安全贮藏期(T50)为3.4 d;4℃下花粉安全贮藏期为53 d;-20℃下花粉安全贮藏期为83 d,且品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贮藏方法对桂花花粉活力的影响,探索桂花花粉保存的适宜条件。以4个品种群中的9种桂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常温、低温、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贮藏,并对不同贮藏时间内的花粉活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桂花花粉在10%的蔗糖、0.01%硼酸和1%的琼脂糖组成的固体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24 h后花粉基本充分萌发,可用于萌发率的统计;光照和黑暗对花粉萌发无显著影响。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保存效果差异显著,室温条件(15~20℃)下,大多数品种花粉寿命为15~20 d;低温贮藏(4℃)花粉活力可延长至50 d,低温冷冻(-20℃)和超低温冷冻(-70℃)贮藏100 d后大多数桂花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在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条件下桂花花粉活力下降较慢,可用于花粉较长时间的保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栓剂的稳定性并建立其临床使用有效期.方法:采用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考查试验等方法.结果:高湿是影响本品原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品于室温条件下保存质量稳定.结论:本品于室温条件下保存,有效期可达2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影响。方法根据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热原实验规程对家兔体温进行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室温的升高,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也随之升高,在20℃~21℃时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最低(43%),而在24℃~25℃时筛选合格率最高(71%);室温在22℃~25℃时,家兔体温在38.5℃~39.0℃这一组构成比均超50%。结论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变化有影响,在进行热原实验前的家兔筛选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3.
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a0.6 Sr0.4 TiO3纳米粉体分别在1300℃和1330℃下烧结成瓷,采用XRD、SEM和LCR分别对粉体的物相结构、烧结体的晶粒形貌和材料的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陶瓷晶粒平均尺寸的降低,居里温度向负温度方向移动,其介电峰有弥散化趋势;陶瓷烧结体的介电损耗随致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室温附近在0.002左右,且温度稳定性良好;20℃下,样品在0.5~200 kHz下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上升而减小,而介电损耗则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茶色素胶囊的稳定性并预测其临床使用有效期。方法 :采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考察试验。结果 :高湿是影响本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本品于室温条件下保存质量稳定。结论 :本品于室温条件下保存 ,有效期可达 2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D大鼠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数据的影响。方法 16只SD大鼠(200~220)g,雌雄各半,采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0 min,30 min,1 h,2 h,4 h,8 h,24 h和48 h用MEK-6318K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保存时间对同一静脉血样本血细胞及PLT的影响。结果雌雄SD大鼠血常规数据变化趋势一致,HCT在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在24 h、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 2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各时间段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30 min、1 h、2 h、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时间段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M%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D%24 h、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N%2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N%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大鼠静脉血在常温条件下放置,血常规最好在30 min以后,24 h以内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
Li2CaSiO4:1%Dy3+发光材料在2500C时的发光强度为室温的62%,加入NH4F助熔剂,不仅提高了Li2CaSiO4:1%Dy3+在常温时的发光强度,2500C时的发光强度也提高到85%。通过红外光谱(FITR)、扫描电镜(SEM)、衰减行为和发光光谱(PL)检测,分析了NH4F提高Li2CaSiO4:1%Dy3+热稳定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