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通识课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通识课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差的现状,在认真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缺点以及数学通识课的特点的基础_上,从学校这个宏观层面上,对传统的数学通识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系列解决的措施,为有效进行数学通识课改革提出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数学通识课是大学工科的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思维、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重要课程.本文探讨了在数学通识课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方法,从概念讲授,定理证明,习题课教学3个方面阐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一般工科院校的实际介绍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高校各个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但许多大一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学时水平高低不同给日常教学带来两极分化的困境。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专业分类,对学生进行分层进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以此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通识课是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程,合理的考核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针对计算机通识课考核形式单一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考核评价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通常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Microsoft Office软件应用、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基础、动画设计等课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族院校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实行"三学期制"改革,邀请一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优质师资来校授课,提升教学水平,达到资源共享。并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招生就业面向情况,将生物教育专科专业课程按照"三大模块七小模块"设置,即:通识课程模块(通识Ⅰ 通识Ⅱ 通识Ⅲ)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 专业发展课 专业方向课) 职业课程模块(含实习)。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构成。民族院校教育任重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对于普通高校,民族类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特征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力图提高各生源地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和其专业学习进行良性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综合性大学的文科学生理科通识教育进行探讨,通过理科通识教育培养文科生的科学素质,从开设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材料等方面的通识教育的全校公选课程,使得综合性大学的文科毕业生成为具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结合辽宁大学开设数学文化通识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高等院校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定位和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将对高等数学教学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专业实施C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有别于计算机专业及作为通识课的其它理工科专业。针对目前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习C语言课程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所得,分别从教学内容处理、多媒体手段教学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案例设计、教学辅助软件及师生互动和答疑等方面给出了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改革措施和实践手段,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后教学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管理措施缺位、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尚未明确,通识课程设置欠完善、教学质量难保障等等。只有更新通识教育观念,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通识课选课指导;改变通识课教学模式;构建通识课多元评价的成绩体系;加强通识课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才能改进通识课教学和管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开设的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目的侧重于应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西昌学院"1+X"模式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的具体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周碧英 《科技信息》2009,(26):I0205-I0205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软件设计开发的基础。数据结构的研究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等,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但由于其概念多理论性、抽象性和综合性较强等特点使得本课程的学习相当困难。本文从数据结构的教学特点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给出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类通识课是高等学校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该类通识课常常按“线上学时∶线下学时=1∶1”模式安排教学,所以网课的教学质量是影响整门通识课的教学质量的关键。该校依托智慧树平台开设网络类通识课“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已累计7个学期。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期末开课报告”,详细地整理并分析了每个学期的该校与总体的教学数据,找出了该校网络类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指明了方向。因为以每个学期所有选修该门网课的平均值作为对照标准,所以该相对性比较有显著的可比性,可用来评价各选课高校的相对性教学水平。随着慕课平台及其课程越来越多,学生对慕课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早期的课程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终将会在选课竞争中淘汰。  相似文献   

14.
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我国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夯实数学基础、提高数学能力是培养计算机专业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体育统计学是体育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描述、解决体育领域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一门技能课,是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操作方便的统计软件包的推陈出新。为体育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目前体育系学生的实际,对本课程中的回归分析重点和难点教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植物与人类文明”是上海大学在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通识课,课程旨在突破专业壁垒,拓展思考角度,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该文对开课背景、教学理念、内容设置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介绍,并对开课三个学期来的教学探索与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算法思维的计算机专业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算法思维能力,实现数学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知识结构优化和能力提高的,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随着对通识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意义与重要性越来越被教育界所认识。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识课程的建设是其中的核心环节。阐述了沈阳师范大学开设《邂逅美酒》通识课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对《邂逅美酒》通识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授课内容的多要素融合、讲授内容的前沿性、课程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作为面向沈阳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全新的通识选修课程,《邂逅美酒》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实现《邂逅美酒》核心通识课课程内涵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科学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张敏 《科技信息》2012,(22):174-175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理想,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体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等尚存在误区。本文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并浅析了我国大学现行通识教育课的现状,对大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提出简单设想。  相似文献   

20.
近世代数课程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文致力于把概念地图的思想贯穿到近世代数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出最本质、最重要的知识,从而能从整体上把握近世代数这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