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P(NIPAM-DADMAC)微凝胶的合成、表征及药物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液聚合法按不同配比 ,合成出N 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M )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DADMAC)的共聚物———P(NIPAM DADMAC)温敏性微凝胶 ,利用红外光谱仪及核磁共振仪对其进行表征 ,同时利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得微凝胶粒子在水中不同温度下的直径 ,从而获得其低临界溶解温度为 31℃ .另外 ,用不同配比的微凝胶在临界温度前后对氟哌酸进行吸附及释放研究 ,结果表明 ,在微凝胶中的少量组分DADMAC以及温度会明显影响氟哌酸的吸附及释放  相似文献   

2.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方法通过二甲氯和烯丙基胺合成了絮凝剂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通过该方法提高产率达98.5%;采用溴化法测定DADMAC浓度,并与其他方法作了比较;探讨了DADMAC溶液中NaC l含量;用元素分析、红外(IR)谱图和核磁共振谱图(1H-NMR、13C-NMR)对所合成的DADMAC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阳离子性DMDAAC共聚物水凝胶的电场敏感性能,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AM/DMDAAC共聚物水凝胶,考查样品水凝胶在外加直流电场刺激下的消溶胀动力学和弯曲行为。研究表明,DMDAAC单体含量、施加电压的时间和施加电压大小以及所在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水凝胶的电敏感性能有着显著影响,有望使其在化学阀、仿生驱动器方面得到应用。在低浓度NaCl溶液中向正极弯曲,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向正极弯曲角度逐渐减小,并进一步向负极弯曲。影响凝胶弯曲角度转变的临界NaCl质量分数为0.3%—0.4%,不同的单体配比,其临界NaCl质量分数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通过改变交联剂含量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co-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DMAEMA-co-HEMA)).纳米水凝胶的结构和形貌通过FT-IR、1H-NMR和TEM等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检测溶液在不同pH下的透光率,结果显示纳米水凝胶在酸性条件下有明显的溶胀现象.选取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该纳米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结果发现该纳米水凝胶能很好地负载药物,载药率达45.7%.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载药纳米水凝胶分别在pH 5.0和7.4的溶液中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该纳米水凝胶具有较好的pH响应性,在酸性条件下纳米水凝胶的溶胀现象使得药物释放速率比在中性环境下快.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C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采用γ射线辐照法制备了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考察了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在蒸馏水、酸、碱溶液和0.9%Na 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的吸水率均增加;在酸性环境中,凝胶吸水率随p H增大而增大;在碱性环境中,凝胶吸水率随p H增大而减小;当凝胶达到吸附平衡后,凝胶在蒸馏水、酸溶液、0.9%Na Cl溶液、碱溶液中的吸水率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线型三嵌段共聚物PHEMA-b-PDMA-b-PHEMA。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第一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为第二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进行聚合反应。采用FTIR、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SEC/MALLS)联用技术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应用RAFT方法,成功合成了线型三嵌段共聚物PHEMA-b-PDMA-b-PHEMA。结论RAFT可以合成出结构可控的线型三嵌段共聚物,这种聚合物有望在纳米载体、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快速静态渗透压法,以0.2MNaNO_3水溶液为介质测定了聚电解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氧化硫共聚物(PDS)的分子量、维利系数A_2、A_3及有效电荷特征值Z~2/C′_s。结果表明,PDS的为1.2×10~5,作为长效粘土稳定剂不会造成地层堵塞,油层伤害;A_2为正值,与强聚电解质的结构特征和溶剂体系相符;Z~2/C′_s值较大即聚合物分子链上有效电荷数多,与带负电的粘土结合力强,防膨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型水凝胶。根据高分子间异性电荷静电相吸的分子复合原理,将阳离子型水凝胶溶液与阴离子型HPAM溶液复配成复合型聚合物。对复合型聚合物的增黏、耐温、热稳定、耐盐和剪切流变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阳离子型水凝胶溶液的加入可以提高HPAM溶液的黏度,当阳离子型水凝胶溶液和HPAM溶液质量浓度均为2 000 mg/L、阳离子度为5%、体积比为1∶1时,其增黏效果最好。25℃时,在剪切速率为170 s-1的条件下,黏度由单一HPAM溶液的31.1 mPa·s增加到复合溶液的46.8 mPa·s。研究表明,复合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其热稳定和剪切流变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可生物降解温敏型水凝胶是一类在室温或室温以下为可流动的液体,而在人体温度时(37℃)则转变成凝胶的新型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材料。采取溶液聚合法,经两步聚合,以聚乙二醇为中间链段,合成了含有对二氧六环酮结构单元的温敏型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溶胶-凝胶转变实验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微结构、共聚物水溶液的溶胶-凝胶转变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该研究获得了释药周期较小的新型可注射温敏型水凝胶,且该体系在降解过程中释放的酸性物质少,有利于保持药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胺基乙酯(DMAE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35℃条件下,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了PDMAEMA均聚物水凝胶.通过溶胀度测定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凝胶的温度和pH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动态粘弹谱仪进行压缩和蠕变实验,研究了凝胶的力学性质.结果表明:PDMAEMA凝胶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力学性质测试表明凝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黏弹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含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室温自交联乳液(GHD),研究了聚合工艺和配方对MMA_BA_HEMA_DMAEMA体系的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除了聚合过程中形成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架桥凝聚作用之外,反应性官能团间的交联凝聚作用对GHD乳液聚合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增加HEMA和DMAEMA用量对该聚合过程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疏水性阳离子单体ADMCAB及其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DMAEMA)和1溴十六烷(CB)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化学反应活性与表面活性的新型疏水性季铵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ADMCAB).并用丙烯酰胺(AM)与该单体共聚制备了疏水化水溶性聚电解质AMAC系列.经过FTIR、1HNMR、MS、EA和滴定分析等对ADMCAB的结构进行了确证.研究表明:ADMCAB易溶在多种溶剂中及具有好的表面活性;在无机盐是否存在的情况下,含少量ADMCAB的共聚物(AMAC)均比聚丙烯酰胺均聚物(PAM)具有更强的增粘特性.  相似文献   

13.
NIPAAm系共聚温敏凝胶的溶胀与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系共聚凝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亲水单体丙烯酰胺(AAm)和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制备PNIPAAm,P(NIPAAm-co-AAm)和P(NIPAAm-co-BMA)3种具有不同亲水性的共聚凝胶,研究NIPAAm系共聚凝胶对亲水性不同的2种模型药物的载药与释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PAAm系共聚凝胶呈现热缩温敏特性,在相转变温度(LCST)以下,随着凝胶亲水性的增强,凝胶的LCST升高,平衡溶胀比和初始溶胀速率增大;亲水性药物水杨酸钠的载药率提高,而增强凝胶的疏水性则有利于提高水杨酸的载药率;水杨酸和水杨酸钠的初始释药速率均增大,水杨酸钠初始释药速率明显大于水杨酸初始释药速率。对于亲水性相对较弱的水杨酸,高温下的平衡释药率明显小于低温下的平衡释药率,而对亲水性较强的水杨酸钠,PNIPAm共聚载药凝胶高温和低温平衡释药率相差不大;在温度低于LCST时,3种凝胶对于水杨酸的平衡释药率相差很大,而对于水杨酸钠的平衡释药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4.
在聚合物驱实施过程中,机械降解,造成聚合物黏度下降,从而影响最终采收率。为提高聚合物工作黏度,提高抗剪切性能,对分子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引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功能单体。以过硫酸铵(APS)和DMAEMA为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采用常规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微支化微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酰胺。其中,DMAEMA上氮邻位的仲碳上可形成引发活性点,进一步引发自由基聚合形成支链,链端自由基通过耦合终止形成交联结构。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微支化微交联聚丙烯酰胺的结构,通过对聚合物溶液的性能测试探究了不同引发剂配比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MAEMA作为还原剂参与了聚合反应,体系中形成了微交联结构,聚合物的黏度及剪切稳定性随DMAEM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DMAEMA同时具有链转移作用,含量过大时聚合产物分子量降低,剪切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NIPAm-co-AAm)共聚水凝胶和PAAc/P(NIPAm-co-AAm)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研究了其溶胀与释药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水凝胶具有热缩温敏性,而该IPN水凝胶具有热胀温敏性.随AAm含量的增加,该共聚水凝胶溶胀比减小,温敏性减弱,释药率减小;与此相反,随AAm含量的增加,该IPN水凝胶溶胀比增大,温敏性增强,释药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胶体滴定法测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 AC)和丙烯酰胺(AM)聚合过程中两单体的转化率,探讨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单体加料方式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以及共聚物特性粘数[η]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时,DADM AC单体的转化率最高;分批添加AM时,DADM AC的转化率提高,AM的转化率减小,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上升;补加AM的同时添加引发剂,可将DADM AC的转化率提高15%,AM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引发剂用量增加,共聚物的阳离子度增大,但特性粘数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铵水溶液为介质,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得高负载硝酸铵水凝胶.研究了负载硝酸铵水凝胶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和负载率对硝酸铵释放速率具有较大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负载硝酸铵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胺盐(QASDMAEMA)-溴代乙烷(MAEB)、溴代丁烷(MABB)、硫酸二甲酯(MADMS)及磷酸三甲酯(MATMP)季胺盐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类新型阳离子两亲共聚物.用元素分析确定两亲共聚物的组成,详细地研究了两类单体的共聚活性,比较了Finemann-Ross法和线性化(YBR)法,并得出四对共聚单体(MAEB/St、MABB/St、MADMS/St及MATMP/St)的竞聚率,其分别为:rMABB=0.44, rSt=0.15; rMAEB=0.66, rSt=0.36; rMADMS=0.66, rSt=0.27; rMATMP=0.34, rSt=0.49.最后,用Price-Alfrey的Q-e关系式研究了单体的共轭性和极性因子.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亲水作用色谱法对强极性化合物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其杂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使用Sepax HP-Cyano和X-Bridge HILIC两种不同的亲水作用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效快速地实现了DMC及其所含杂质的分离分析.通过这两种色谱柱,共可以分离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相似文献   

20.
智能海藻酸钙/PNIPAAm互穿网络水凝胶微囊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海藻酸钙凝胶为聚合模板,过硫酸铵/偏重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自由基水溶液法聚合制备了温度敏感和pH敏感的海藻酸钙/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A/PNIPAAm)互穿网络水凝胶微囊。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量、单体/海藻酸钠配比、缓冲液pH值等因素对该互穿智能水凝胶温度敏感和pH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互穿凝胶微囊对pH/温度具有敏感溶胀性,可望作为口服药物缓释制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