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埋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松辽盆地王府地区油气的生、运、聚及成藏过程,根据王府断陷的构造特征及相关资料,采用泥岩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法、趋势分析法计算研究区火石岭组末期、营城组末期、嫩江组末期地层的剥蚀量,恢复研究区的埋藏史.结果表明:火石岭组沉积时期为断陷形成的初始时期,各地区沉积厚度不同;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时期,表现为快速沉积和快速埋藏的特征;营城组末期地层反转抬升遭受剥蚀,剥蚀量具有东大西小的特征;登娄库组—嫩江组时期,具有较快速的沉积和埋藏特征;嫩江组末期,王府断陷一直处于抬升剥蚀状态,剥蚀剧烈,嫩三段以上地层普遍缺失.该结果为研究区油气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构造的平衡剖面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平衡剖面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剖面反演技术,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3条代表性剖面构造的发育史.研究表明,研究区火石岭期初始张裂,沙河子期断陷强烈扩张,营城期断陷向拗陷转化,登娄库—泉头期断陷期后热冷却沉降,青山口—姚家期表现为弱伸展作用.从火石岭期—泉头期的整个深层构造发育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盆地演化序列.从油气主运移期与构造形成期的配套关系考虑,古中央隆起带是深层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根据松辽盆地深层构造演化史,认为近期的勘探重点应放在以中央古隆起带为核心的深层常规构造油气藏勘探上,同时兼顾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长勋 《甘肃科技》2009,25(6):30-32
伏龙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是东南隆起区次一级构造单元,为一独立的生烃凹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油气生成、运移、成藏,由此造成油气源对比的复杂性,而对于有效烃源岩层的确定和分布,直接关系着油气资源量的预测和勘探方向的选择,因而,对伏龙泉断陷烃源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地层序列划分与区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石岭组沿革分析入手,以松辽盆地南部双辽、长岭、德惠、王府和榆树等5个断陷钻遇火石岭组的42口深层钻井,以及营城煤矿226孔和50孔层型剖面和盆缘野外剖面为对象,通过岩性和连井地震剖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石岭组可分为2个岩性段。火石岭组一段为深色泥质岩与灰色砂岩不等厚互层的正常沉积岩,断陷边缘多为粗碎屑沉积。火石岭组二段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为特征。火石岭组二段自下而上包含5个火山喷发旋回,分别为中性熔岩旋回、酸性火山碎屑岩旋回、中基性熔岩旋回、偏碱性的中性熔岩旋回、酸性熔岩旋回。  相似文献   

5.
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油气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梨树断陷油气资源基础雄厚,勘探程度较低,具有较大勘探潜力,通过对梨树断陷的勘探历程、勘探发现程度以及剩余油气资源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该区油气资源潜力,并采用翁氏旋回法科学合理的预测该地区中长期的油气储量增长趋势。在未来五年中,梨树断陷将新增控制石油储量389×104t,新增控制天然气储量145×108m3。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芯观察资料、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分析, 对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地层沉积相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表明: 火石岭组上覆火二段为全区广泛发育的火山岩, 其下的火一段沉积岩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 其沉积环境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 断裂转换带显著地控制了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火石岭组一段沉积演化主要受控于小型断陷内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应的变化, 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属于低位水进体系域, 以滨浅湖至半深湖相沉积为主, 为湖扩阶段; 后期高位体系域以扇三角洲相充填为主, 为湖退阶段。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在晚白垩世末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抬升运动,导致原始沉积地层破坏严重,致使对该区古地貌及沉积演化特征认识不明确。为了恢复东南隆起区北部的古地貌,本文以回剥-填平补齐法为基础,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地层结构进行外延,然后基于井震联合法求取地层残余厚度,结合地层结构外延法计算地层剥蚀量,最后拟合出有效的时深转换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研究区的古地貌恢复。应用结果表明,该区泉头组和青山口组沉积演化过程相对稳定,剥蚀区零散分布,剥蚀量较小;姚家组在研究区中部构造相对高隆,剥蚀相对强烈;嫩江组因区域构造抬升导致受到剥蚀作用最为强烈,在长春岭背斜、钓鱼台隆起北部及青山口背斜南部等地剥蚀现象较为显著。以上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后续物源分析、有利区预测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平衡剖面技术在明水-绥化地区构造演化恢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平衡剖面技术,在实际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明水-绥化地区4条主要测线进行了平衡恢复,并计算各演化阶段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速率,从而研究各构造演化阶段的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火石岭-营城期为断陷强烈扩张阶段,登娄库期为断陷向坳陷转化阶段,泉头-嫩江期为稳定的坳陷沉积阶段.嫩江组沉积末期由于受到区域挤压应力作用,发生构造反转,研究区中部隆升形成背斜带,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明水-绥化地区经历了完整的伸展盆地演化序列,晚白垩世形成的绥棱背斜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
沉积盆地储集层微裂隙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松辽盆地东南十屋断陷为例,详细研究了储集层内分布的微裂隙类型、密度、张开度,并对影响裂隙的因素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微裂隙的主要类型与宏观大裂隙的类型和分布部位是一致的;储集层裂隙发育带主要分布在构造曲率高值区,同时也与埋藏深度、岩性、地层厚度及储集层孔隙度及距最近断层距离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区域水平挤压应力场是造成储集层裂隙形成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0.
断陷盆地构造枢纽部位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屋断陷为例,根据其构造演化、主要断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揭示多旋回断陷盆地构造枢纽带与油气富集关系.结果表明:十屋断陷枢纽部位经历了断陷期、断拗过渡期、拗陷期、萎缩隆升期等复杂的构造演化,多期差异构造变形及断裂活动导致了小宽枢纽带南段和北段具有相似性及差异性,后期构造反转发育部位多为早期断层发育部位,且主要集中在主干断层上,构造运动产生位移被断裂和褶皱吸收;不同阶段的隆起部位相叠加,使枢纽部位与构造高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枢纽部位相对位置由原来的古隆起演变为斜坡部位;枢纽部位早期为油气的有利指向区,晚期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发育多类型圈闭、有利沉积相组合及生储盖组合,围绕枢纽带可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1.
伏龙泉断陷是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次级构造单元,属于断坳叠置型复合盆地,是一个独立的生油气的J3-K1单断箕状盆地,油气的分布规律受控于烃源和圈闭的组合条件。原生油气藏分布在源岩层系内,成藏受圈闭条件限制。次生油气藏,为构造油气藏,成藏受烃源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构造发育史、烃源岩的生烃史、流体包裹体均-温度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盆地的成藏期次.十屋断陷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登娄库末期构造运动和嫩江末期构造运动,是十屋断陷期局部圈闭的主要形成时期.在营城组沉积时期,沙河子组源岩开始大量生油;到登娄库组沉积之后,沙河子组源岩开始生气,营城组源岩进入主生油期;到泉头组沉积时期,营城组源岩达到生油高峰,青山口组-嫩江组沉积时期为生气高峰期.主要目的层砂岩裂隙中的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主要为三个温度区间:70~80℃,90~110℃及120~140℃;与热史和埋藏史相结合,推测油气藏的成藏时间约为120 Ma前,85 Ma前和72 Ma前左右.综合分析认为,十屋断陷经历了三期油气成藏过程,即登娄库末期、泉头-嫩江期和嫩江末期.  相似文献   

13.
长岭断陷是松辽盆地南部最大的断陷,其深层勘探程度低、油气资源丰富、火山岩分布面积大,是很好的油气储集空间。为了明确长岭断陷层火山岩的分布规律以预测有利的储层,本文通过对火山岩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资料、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长岭断陷层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发育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侵出相和火山沉积相5种火山岩岩相及11种亚相,其中以爆发相和溢流相为主;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主要沿深大断裂呈带状分布,裂隙式和中心式喷发兼有,在垂向上表现为多期次喷发序列的叠置;营城组发育三个火山喷发旋回。统计显示溢流相上部和下部亚相的流纹岩和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的凝灰岩的气孔、溶孔和裂缝发育,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分析断层形成和演化过程,研究松辽盆地王府凹陷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将王府凹陷断层划分为4种类型,即断陷期伸展断层、坳陷期拉张断层、反转期挤压断层和长期活动断层.确定断层活动主要有3期:火石岭组至营城组沉积时期形成断陷期伸展断层;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形成坳陷期拉张断层;嫩江组至新近系沉积时期形成反转期挤压断层.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活动强度不同造成断陷期和坳陷期源岩有机质类型和砂体分布及类型存在差异.断陷期断层活动强度较大,有机质类型接近Ⅲ型,形成扇三角洲和辨状河三角洲等快速沉积;坳陷期断层活动强度较小,有机质类型趋向Ⅰ型,形成与长期活动断层平行的储集砂体;断层除作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外,与砂体组合成断层-岩性输导脊指示王府凹陷平面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为NNE向和SSW向.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松辽盆地充填物中的主要部分,侏罗纪火山岩和沉积岩构成二套火旋回,即营城旋回和火岩岭旋回。火石岭旋回下部火山岩属碱性系列,上部为钙碱性系列;营城旋回下部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上部属碱性系列。徐家围子断陷经历了三次拉张作用和一次短暂的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会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578-6582
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深层源岩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尚不明朗。在生烃热模拟实验基础上,利用化学动力学法对研究区深层烃源岩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德惠断陷营城组和沙河子组总生气量为11.1×1012 m3。从生气量结果可看出,德惠断陷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为松辽盆地南部勘探的重点洼陷。  相似文献   

17.
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断陷群的东南部,是松辽盆地舍油气丰富的断陷之一.目前在该区已发现9个油气田.为了进一步提高勘探程度,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带,本文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特征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出来了三个油气富集规律:一南北两斜坡岩性油气藏发育;二晚期构造改造轻微区,原生油气藏保存条件有利;三油气呈环带状分布.油气富集规律的分析为进一步在梨树断陷寻找规模储量及实现油藏连片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剖面地处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泉头镇境内,区域构造属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沉积环境为干旱-半干旱。剖面出露的泉头组地层厚度共510.84 m,其底部与吐呼噜组灰白色凝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通过对剖面地层的细致考察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剖面泉头组地层沉积了一套粒度较粗的陆源碎屑岩。地层沉积相演化规律为: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7种沉积亚相和12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9.
泌阳断陷沉积了巨厚的老第三系稳定的湖相水下沉积,深凹区是主要的生油区,地层极平缓。核桃园组以页岩、白云岩及砂岩薄互层为主,储层的孔渗性变差。该文在研究泌阳断陷深凹区区域构造背景和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老第三系内隐伏断层进行了研究,指出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提出建议井位。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吉林中部双阳盆地二维地震剖面解释和盆地地层分布特征,对盆地内断裂和褶皱构造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双阳盆地为一不对称的复向斜断陷型改造盆地,盆地长轴方向NW-SE,近圆形,由央凹陷区,东北部隆起区,南部隆起区,西部斜坡区四个构造单元组成;盆地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早期,石炭、二叠系变质岩和海西期花岗岩构成盆地的沉积基底,其构造演化经历了石炭-三叠纪稳定沉降及火山喷发阶段、侏罗纪断陷初始阶段、白垩纪断陷发展阶段、古近纪-新近纪广泛抬升阶段4个演化阶段。本文的研究,不仅划分了盆地的构造单元,也建立了盆地构造演化模式,为该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