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南堡凹陷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成果,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可以判断断裂系统的发育情况、研究断裂系统形成机制、重现凹陷的构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南堡凹陷构造样式可分为"坡坪式"、"铲式"和"多米诺式"构造样式,构成了深部的"Y"型断裂组合、浅部的"X"型断裂组合.古近纪为凹陷的裂陷发育阶段,其发育机制为郯庐断裂带控制的伸展变形机制;新近纪为凹陷的拗陷发育阶段,其发育机制为重力、热演化共同控制沉降机制.现今不同圈闭类型的构造格局主要受古近纪构造活动及东营、馆陶期构造活动的控制,受断裂发育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相对盖层厚度封闭效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相对盖层厚度封闭效应的概念,并从理论、实验、实际应用3个方面论证了相对盖层的厚度封闭效应.理论上根据非达西流的渗流公式,油气的驱动压力梯度只有达到盖层启动压力梯度时才能穿过盖层发生渗漏.地层和流体性质确定时,启动压力梯度不变.随盖层厚度增加,盖层封闭油气不渗漏所能承受的油气的驱动压力增加,能封住的油气柱高度增加.实验中将盖层岩心进行拼接后测得的突破压力随岩心拼接长度增加而增加,且与拼接前测得的各段岩心突破压力之和成正相关的关系.相对盖层厚度封闭效应作为封盖机理之一,可以很好地解释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高孔渗、低突破压力的盖层条件下形成工业气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断裂带作为油气散失通道的输导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断裂散失的油气量主要与断裂带的输导能力、实际进入断裂带的油气量、断裂通道的长度、散失时间和储层分流系数等参数有关。断裂带输导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断裂带的宽度和储层渗透率。利用断裂散失模型计算了不同规模的断裂带作为油气散失通道的输导能力。计算结果表明 ,大型断裂带输导油气的能力远大于储层输导油气的能力。断裂活动期进入“通天”大断裂带的油气主要趋于散失 ;小断裂由于储层的分流作用 ,即使在活动期 ,它作为油气散失通道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其油气的散失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措勤盆地油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措勤盆地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圈闭的特征,剖析各油气系统的发展演化历史,对该盆地的油气远景进行预测。本区下白垩统川巴组的泥质岩,多巴组和郎山组的碳酸盐岩是有效烃源岩;川巴组的砂岩,多巴组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以及郎山组的碳酸盐岩是主要的储集层;川巴组的泥质岩为局部盖局,多巴组和郎山组的碳酸盐岩是区域盖层。燕山晚期运动为本区的油气聚集提供了有效的圈闭。本区共划分了7个油气系统。根据盆地模拟结果综合分析表明:措勤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区是洞错-阿苏地区,该区的K1ch-K1ch(!)油气系统是最有利的系统;其次是马窖-门当日阿次地区,该区以K1ch-k1ch(?)油气系统最有利;油气远景最差的地区是色卡错-麻米错地区。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生烃史和排烃史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对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的生烃史和排烃史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处于高成熟阶段,下古生界烃源岩已进入过成熟阶段,这两套烃源岩地地史上都再现过两次生、排烃高峰,上古生界的生、排烃量远大于下古生界,这些结果可用于评价该区的油气远景和认识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长7和长9段暗色泥岩为例,利用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转化率、热解有机质相对生烃量(IHC=S1/w(TOC),%)的关系,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湖相有效泥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热解S1和氯仿沥青"A"含量代表烃源岩中的已生烃量,在不排烃情况下,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大,当其减小时则表明有烃类的排出.代表有机质相对生烃量的热解参数IHC和沥青转化率(w(A)/w(TOC),%)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开始降低的转折部位对应的有机碳含量即为有效烃源岩的下限值,研究区的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1%,相应的热解S1+S2下限值为2.2 mg/g,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下限值为0.03%,总烃质量分数下限值为150×10-6.该下限值主要适合于研究区湖相有效烃源岩的识别,不同含油气盆地不同层段的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应根据相应的分析数据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7.
断陷盆地构造枢纽部位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屋断陷为例,根据其构造演化、主要断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揭示多旋回断陷盆地构造枢纽带与油气富集关系.结果表明:十屋断陷枢纽部位经历了断陷期、断拗过渡期、拗陷期、萎缩隆升期等复杂的构造演化,多期差异构造变形及断裂活动导致了小宽枢纽带南段和北段具有相似性及差异性,后期构造反转发育部位多为早期断层发育部位,且主要集中在主干断层上,构造运动产生位移被断裂和褶皱吸收;不同阶段的隆起部位相叠加,使枢纽部位与构造高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枢纽部位相对位置由原来的古隆起演变为斜坡部位;枢纽部位早期为油气的有利指向区,晚期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发育多类型圈闭、有利沉积相组合及生储盖组合,围绕枢纽带可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开发历程,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储量与产量增长具有多峰态的特点,采用多峰高斯模型拟合该盆地石油储量和产量的历史曲线,并预测2006-2030年盆地储量与产量的增长趋势.预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在2006-2030年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年均增长量为1.3×108t,累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33×108t;石油产量在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平缓,2025年以后有所下降,2030年仍能保持在0.3×108t以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该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体在浓度梯度作用下进行自由扩散的原理,开展浓度梯度驱动下的天然气扩散运移物理模拟实验,对扩散在低孔渗致密砂岩气成藏中的作用和贡献、低孔渗致密储层天然气成藏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浓度梯度驱动下的天然气扩散运移模拟实验后低孔渗致密砂岩最大含气饱和度与物性总体呈负相关关系,渗透率≤0.1×10-3μm2时最大含气饱和度与孔隙度具有更好的负线性相关性,渗透率0.1×10-3μm2时最大含气饱和度与渗透率具有更好的负线性相关性;当低孔渗致密砂岩的孔隙度小于0.6%、空气渗透率小于0.01×10-3μm2时,扩散可能对低孔渗致密砂岩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起主要作用和贡献;扩散是低孔渗致密储层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低丰度低孔渗致密储层大面积含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古老盆地大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而每次构造运动中大地构造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古大地热流的变化。针对多构造期古老盆地这一特点,在大地热流反演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处理方法多段线性古热流模型,以期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表征复杂地质情况下的古热流变化特征。利用该模型对冀中坳陷北部中—上元古界古热流演化进行了分析,所建立的模型符合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