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银花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在疾病的治疗、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金银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金银花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金银花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环烯醚萜、三萜及三萜皂苷和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利胆、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生育、止血等作用.文章通过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金银花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国强 《科技信息》2012,(2):436-436
金银花的花蕾、叶、茎、枝均可入药,是天然绿色新型安全中药材,作为国家近几年重点发展的生态环保项目,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机。山东是我国金银花资源的主产地,本文对山东省金银花资源的品种及质量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实验和仪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植物营养剂对金银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浓度的植物营养剂,可以提高金银花的产量及品质.其中处理6对金银花的产量和黄酮影响最明显,相对对照组产量和黄酮含量分别增加34.13%,26.63%.处理7对金银花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相对对照组分别增加24.46%,11.6%.  相似文献   

4.
分别收集10批金银花饮片并制备10批金银花现代饮片,采用RP-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建立共有模式,同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所得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饮片和金银花现代饮片所测定的色谱图中,指纹图谱共有峰均有9个,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相似度评价均大于0.90;金银花饮片和金银花现代饮片指纹图谱之间无明显差异,品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忍冬叶为金银花采摘后的副产物,产量约为花的10倍,且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本文对忍冬叶中挥发油类、有机酸类、黄酮类以及环烯醚萜苷类等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发现忍冬叶中的化学成分与金银花相似,在目前药材市场上金银花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作为金银花的替代品。目前对忍冬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含量测定、成分分离及提取物药理研究方面,今后应开展对忍冬叶系统的化学分离及基于活性导向的活性部位研究,同时与列入药典的金银花和忍冬藤进行同类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金银花为试验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酶法提取金银花多糖工艺,考察了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0.3%、提取温度为55℃、液料比为40 mL/g、提取时间为40 min时,金银花多糖提取率可达6.67%,且试验的重现性好,对于金银花等植物多糖的提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金银花药材与山银花药材的体外溶血作用,对二者的内在质量差异进行研究.分析3批金银花药材与3批山银花药材体外溶血作用,计算溶血率,运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运用SPSS相似度软件对二者进行分析时,金银花样品与3批山银花样品相似度分别为73.3%、60.0%、27.6%;金银花样品在溶血率—质量浓度曲线上出现溶血率最大值时的质量浓度较山银花大,且溶血率最大值小于山银花;采用"Smirnov"法分析,2批山银花样品与金银花样品具有显著差异.实验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在体外溶血方面存在差异,说明金银花药材与山银花药材内在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李聃 《科技信息》2012,(24):132-132
本论文分别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应用、药材品质等几方面对金银花进行了全面论述,为金银花进一步的研究作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制备金银花提取物缓释固体分散体,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以膨润土为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溶剂法)制备药物金银花提取物缓释固体分散体,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金银花提取物不同体系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金银花提取物缓释固体分散体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释放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采用膨润土作载体,对金银花提取物可起到很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 038篇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金银花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及强化金银花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金银花临床研究文献年发文量变化较大(1-57篇/年),2014年发文量最多,为57篇;发文作者整体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态势,作者间合作主要在团队内部;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高校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各大医院;金银花、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绿原酸、中药等关键词在知识图谱中具有重要作用。金银花临床应用研究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金银花、清热解毒、生甘草等关键词是研究热点;第二个阶段集中在清热解毒应用及配伍使用方面;第三个阶段除原有研究外,还注重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研发等;第四个阶段,研究向用药规律、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免疫功能、免疫调节等方向延伸,这些也是未来的研究热点。综上所述,金银花临床应用处于持续研究中,其功能不断扩展,必将在更多的疾病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金银花后续诸多研究集中在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11.
盘叶忍冬花蕾与金银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盘叶忍冬花蕾与金银花进行对比研究,为该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从原植物形态、生药形态、显微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寻找盘叶忍冬花蕾与金银花的异同点.结果:盘叶忍冬在原植物形态或是生药形态方面、毛茸、花粉粒的显微特征以及腺毛和非腺毛数量等方面有别于金银花;结论:利用差异对盘叶忍冬花蕾与金银花进行鉴别、鉴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花粉粒亚显微结构特征,为评价忍冬种质资源、品种分类鉴定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金银花农家品种植株、茎、叶、花和花粉及外壁雕纹进行形态分类鉴定,数据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8个主流农家品种形态性状特征及花粉粒形状、萌发孔及外壁刺状雕纹等均有一定差异。四季花植株杆冠明显,北花1号灌丛状,金银花24号花蕾疏被柔毛,花粉粒呈球形,外壁具极密的刺状雕纹;北花1号和四季花的花粉粒呈三角状球形,外壁具密粗刺状雕纹;大毛花茎枝及花蕾密被长柔毛,金银花16号花蕾密被腺毛和针状短毛,金银花1号、金银花15号及金银花23号花粉粒呈钝三角状球形或类球形,外壁具稀疏刺状雕纹。金银花农家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特征为品种分类和鉴定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中药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麦冬和金银花及2者协同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作用.结果:麦冬和金银花的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46.1%,52.3%,2种提取物混合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60.2%,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刺激KB细胞,构建急性口腔炎症模型;用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IL-10的表达量;以考察金银花、山银花抗炎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促炎因子TNF-α、IL-6、IL-8水平显著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降低,属急性炎症表现,说明造模成功。金银花提取物或山银花提取物处理后,均可抑制TNF-α、IL-6、IL-8表达水平的升高,改善IL-10分泌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金银花和山银花对口腔炎症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二者的药效结果比较,山银花对各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均强于金银花,尤其对TNF-α、IL-6和IL-10的调控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从药效角度对金银花和山银花进行比较研究,为合理利用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金银花抗菌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银花中天然抗菌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和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最高吸收峰为324 m,抗菌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为125,当浸提温度70℃,浸提pH值40,漫提时间60 min;金银花提取对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8%(提取物粉末g/100g水,下同),10%的金银花提取液相当于100μmol/min青霉素对大肠杆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李根兴  刘国强 《科技信息》2012,(32):I0204-I0204,I0201
目的:研究锡林郭勒产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锡林郭勒产金银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舍物,分别为β-谷甾醇(1),琥珀酸(2),绿原酸(3),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5),芦丁(6)。结论:首次报道锡林郭勒产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7.
蔡梅超 《科技信息》2011,(20):I0100-I0100
本文介绍了金银花的生长习性,规范化栽培技术,生长期管理、采收与贮存措施。其中详细介绍了金银花的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及其防治等内容,为金银花的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技术,对金银花的二叶对生枝条和三叶轮生枝条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河南道地金银花药材HPLC标准指纹图谱.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10μL,流动相A为乙腈和流动相B为1%的醋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结果: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分离河南道地金银花的各类成分;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建立了含有15个特征指纹峰的豫道地金银花标准指纹图谱;同时标定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位置;HPLC标准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金银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对河南道地金银花药材的综合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微波、鼓风干燥、阴干) 对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总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利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以超氧阴离子(O-2)、双氧水(H2O2)和羟基自由基(HO·)清除为指标,评价3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不同的干燥方法对其活性物质的质量分数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强度均有较强的影响,其中70 ℃微波干燥10 min条件下,金银花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30.40±2.75 mg/g、61.24±7.62 mg/g,并且其抗氧化活性最强,3种指标的IC-50分别为金银花原提取液浓度的9.44%、0.029%、0.12%。而自然阴干4 d的条件下,金银花的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10.22±0.81 mg/g、17.50±2.28 mg/g,并且抗氧化活性最弱,3种指标的IC-50分别为金银花原提取液浓度的11.97%、0.53%、0.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