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研究了耐湿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周麦13号和矮早781在灌浆期对涝渍胁迫的生理学效应,结果表明:在淹水条件下,周麦13号的叶绿素、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根系活力均高于矮早781;而矮早781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却明显高于周麦13号,这揭示了不同的耐湿性品种具有显著的生理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2.
瓜叶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盆栽瓜叶菊(Senecio cruentus)生长3个月左右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瓜叶菊在低温胁迫(1~6℃)下内部生理生化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瓜叶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明显的变化。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延长,瓜叶菊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轻度胁迫下(6℃),变化不显;叶片细胞的相对质膜透性(RPP)显升高;而SOD活性在6℃条件下。先升高,后下降并基本稳定在对照水平,在3℃和1℃处理下,S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不断累积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旱作条件下对3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开花后8~40d剑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开花后8~40d剑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品种52-7剑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较适宜旱作。相关分析表明,SOD活性与MDA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负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MD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高羊茅对铅递进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铅递进胁迫处理对高羊茅叶片脂质过氧化程度、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高羊茅叶片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高浓度铅引起叶绿素降解,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Pro)积累,抗坏血酸-谷胱氨酸(ASA—GSH)循环代谢加强,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油茶种子老化进程中质膜伤害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种子老化进程中脱氢酶活性和SOD活性与质膜相对透性,MDA,钾离子和可溶性糖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脱氢酶活性和SOD活性与质膜相对透性,MDA,钾离子和可溶性糖的弹性系数均属于EP<0,处于脱氢酶活性和SOD活性对这些生理指标的负效应阶段,弹性系数和相应的边际量因高温高湿和高温低湿的不同老化处理方法而呈较大差异,MDA的弹性系数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6.
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水稻H5为材料,研究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对抽穗灌浆结实期的水稻光合特性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双重胁迫使水稻剑叶中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和游离脯氨酸(Pro)质量分数持续增加.该文讨论了高温干旱对水稻的伤害机理,为防御水稻高温干旱危害,抗性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汞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保护酶(CAT、SOD、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浓度的升高,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CAT活性降低、POD、SOD活性升高,组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8.
以黑糯和红粳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培密度,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一些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绿素a/b值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高密度E处理下这些指标变化幅度较大,衰老加快。试验还表明,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品种的耐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鸢尾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0.3%、0.6%、0.9%的NaCl营养液对德国鸢尾8#(Iris germanica‘white andblue’)和蓝蝴蝶(I.tectorum)植株进行根际盐胁迫,处理时间为4 d和8 d。结果表明:两种鸢尾受盐胁迫后,随着NaCl浓度提高和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而蓝蝴蝶的膜透性增大程度比德国鸢尾更为明显。MDA含量也是蓝蝴蝶高于德国鸢尾8#。说明了在盐胁迫下德国鸢尾8#叶片质膜受损伤的程度较轻。德国鸢尾8#叶内保护酶SOD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蓝蝴蝶。研究证实了德国鸢尾8#比蓝蝴蝶具有相对较强的抗盐能力,其较小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较高的SOD活性和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是鸢尾属5个重要的抗盐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低温(4℃)和高温(40℃)胁迫下, 麻疯树幼苗叶片中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活性氧水平以及活性氧清除酶类的活性变化. 研究发现在低温或高温胁迫下, 活性氧(H2O2、O2 )含量均呈现出先保持不变后上升的趋势, 而SOD、CAT、POD活性先上升后降低. 在低温胁迫下, 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 而高温胁迫虽使MDA、脯氨酸含量增大, 但变化趋势不如受冷胁迫的麻疯树变化明显, 且高温胁迫未使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综上麻疯树对高温胁迫的应答程度低于对低温胁迫的应答程度.  相似文献   

11.
温度骤降对锯缘青蟹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缘青蟹是生活在河口海区的一种重要经济甲壳动物,其生活的环境温度经常发生温度的骤然增高或降低.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温度骤降后不同时间锯缘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锯缘青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骤降温初期(2 h)升高,骤降温2 h后可溶性蛋白虽然呈现波动性变化,但最后出现明显下降;骤降温2 h后可溶性糖含量在鳃中逐渐下降,而在肝胰腺和肌肉中呈现波动性下降.实验结论为锯缘青蟹骤降温初期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增高是机体对寒冷应激的一种积极反应,后期下降是生理反应中物质和能量消耗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下芨芨草种子萌发中有机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盐胁迫下芨芨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下降,与盐胁迫浓度呈负相关性.而盐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上升,并且呈现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SA与高温锻炼(HA)对高温逆境下葡萄细胞中钙含量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叶片中的可溶性钙及结合态钙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促进幼叶细胞中可溶性钙和总钙含量的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钙的增幅变大而总钙含量的增幅变小;经SA与HA分别处理后,可溶性钙和总钙含量的变化表现出同步性,并且它们都可以不同程度地缓减高温胁迫下钙含量的增加,以维持细胞中钙离子水平的稳定;特别是经HA处理后,可溶性钙含量的变化更加明显,各处理中的可溶性钙含量甚至都低于对照中的钙离子水平.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SA与HA对于提高葡萄抗热性的效果是一致的,但与SA相比,HA处理后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对不同蝴蝶兰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及恢复处理下其叶片的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蝴蝶兰叶片的SOD活性、电解质渗漏率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CAT活性、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恢复处理下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5个品种中以婚宴的抗冷性最强,满天红、夕阳红、V31抗冷性中等,JT944抗冷性最差。这为蝴蝶兰品种的抗冷性鉴定和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零上低温对甘蓝幼苗逆境指标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甘蓝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零上低温对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5℃)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蓝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体内SOD,P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16.
把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L.)作为供试材料,用高温(45℃)高湿(100%RH)的人工老化方法处理供试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电导率、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种子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都呈下降趋势;种子的电导率没有显著变化且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上升,与对照比差异显著(P0.05);SOD,POD的活性降低,与对照比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老化6~7 d的蛋白含量与对照比差异显著(P0.05)。电导率不能很好的衡量垂穗披碱草种子的活力、丙二醛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能衡量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水稻耐热性的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水稻模式种日本晴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条件下的高温环境,从抽穗开花期起直至灌浆结实期,对水稻植株进行热胁迫处理,检测花粉活力、叶片脯氨酸含量、结实率、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从而评价水稻各株系的耐热性.结果表明,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的高温环境及检测评定的各项指标,能够较真实准确的对水稻耐热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体中,硫化氢(H2S)已被确认是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后的第三种内源气体信号分子,它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硫化氢的信号分子功能在植物体中也逐渐被揭示。本研究发现,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riS)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此外,用NariS灌根处理小麦幼苗,可提高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内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二者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含量下降,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最终提高小麦幼苗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同时改善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幼苗生长状况。这些结果表明硫化氢处理可提高小麦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综合抵抗能力,并且这种综合抵抗能力的获得可能与硫化氢诱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9.
陈代慧  刘宇新  王艳梅  刘震 《河南科学》2013,(12):2154-2159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山茶花茶梅(Camelliasasanqua)、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七星球(Camelliaiaponica‘Sevenstar’)的抗寒性,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3年生的3个山茶花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系统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变化,分析各指标与抗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SOD活性在其低温耐受范围内,SOD活性升高的越快,抗寒性越强;抗寒性强的茶梅、七星球的MDA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抗性弱的金花茶MDA含量变化幅度大;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升高越剧烈抗寒性越弱;根据-5℃和-10oC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可判断抗寒性强弱,正值较强负值较弱;叶绿素含量在0cc低温胁迫下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抗寒性强的在-5℃、-10℃低温胁迫下呈上升一下降趋势,而抗性弱的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含量下降.各指标在低温逆境胁迫下相互协调,共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为材料,研究了极端温度胁迫下和恢复期材料苗期的光合特性、保护性酶活性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极端温度胁迫使2个材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急剧降低,但是高温胁迫后9311净光合速率的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日本晴,后者在低温处理后恢复较快.极端低温使9311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而对日本晴影响很小,两者均在处理后1d完全恢复;极端高温处理对于光系统Ⅱ的伤害更为严重,Fv/Fm持续下降直到恢复期第1天,到处理后第4天才恢复到正常状态,与日本晴相比,高温处理使9311的Fv/Fm下降的程度更大,但其恢复也快.极端温度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植株水分含量都下降,丙二醛含量上升,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升高;总抗氧化能力受极端温度胁迫而降低,在恢复期升高;低温胁迫时日本晴的SOD和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高于9311,高温处理下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保护性酶活性均可作为水稻耐温度胁迫的筛选指标,但是光合速率宜在恢复期测定,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处理时测定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