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研究了CFG桩在粉土地基施工中出现钻孔真空后,由于水头差引起土体渗透变形的机理,分析了引起土体渗透变形的原因,提出了避免或减小此类因素的影响方法,给出了解决CFG桩在粉土地基施工中出现渗透变形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试验,测出了CFG桩不同深度处的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并得到了桩土应力比。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中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及发展过程。研究了加载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荷载分担以及荷载分担比随外荷载的变化规律。最后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中负摩擦阻力的作用,得出了CFG桩由于褥垫层的设置,在加载初期,桩身存在负摩擦力,同时协调了桩土变形,使得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充分发挥土体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有粉喷桩施工过程喷粉压力的分析,提出了粉喷桩施工过程喷粉压力对桩周土体作用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施工过程桩周土体中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深度变化.分析了粉喷桩施工过程的桩周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与消散规律.利用平面圆柱扩张理论分析某一深度处超静孔隙水压力,求解出粉喷桩施工对桩周土体产生塑性区半径大小的解析式.由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表明,桩边附近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而由于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理论计算结果的塑性区半径偏大.但由理论计算表明,理论公式能较好反映粉喷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CFG桩复合地基由于桩的作用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变形减小,再加上CFG桩不配钢筋,桩体利用工业废料煤灰作为掺和料,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笔者结合桩基施工实践,对CFG桩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CFG桩对各土层的适应性进行了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沉桩挤土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行了沉桩挤土效应的有限元计算,考虑到桩周土体由于桩桩贯入引起的挤土效应,选和了修正剑桥模型作为土体本构模型,通过相应的试验,拟合出挤土作用对土作用土体初始弹性模量影响的计算公式,确定了土体本构模型和其他相关的计算分析参数,对2个试验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土体的塑性性质和桩体贯入过程的挤土效应对分析桩周土体的应力和变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段CFG桩施工过程中旧路路表变形的监测,结合类似工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累计及消散规律,分析振动沉管CFG桩施工导致的土体变形对旧路产生的扰动影响,所得出的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CFG桩(桩帽)完整性检测,发现由于施工原因引起一些桩浅部存在严重缺陷,其特点为反射波曲线周期大、无桩底反射信号,严重缺陷性质为垂向裂纹、水平断裂、桩帽与桩不能连结成为一整体,严重影响桩身质量完整,处理此严重缺陷桩是人工开挖,把严重缺陷位置以上桩裁掉,把坑底松散土清理干净并整平桩头露出含有粗骨料的混凝土新鲜面,然后对下端桩身质量检测完整后,用C15混凝土把桩与桩周取土空间全部灌注为一体,既增加成本,又延误工期,因此为确保CFG桩(桩帽)质量完整,应在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做到预防为主,从而制定施工措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CFG桩复合地基是在碎石桩加固地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高速铁路路基要求零沉降,因此路基基底处理尤其重要,由于哈齐客专处于严寒地区,对CFG桩施工要求更高,本文主要介绍了CFG桩的冬季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CFG桩横向荷载作用下竖向沉降和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模型桩试验,分析了水平力对CFG桩竖向沉降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考虑了土体的弹塑性(Prandtl-Reuss模型),以及在桩土界面处设置接触单元来考虑桩土的滑移和开裂,对模型桩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现场原形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平荷载的存在,既增加了附加沉降量,也提高了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曾波 《广东科技》2006,(12):88-89
CFG桩在近几年软基处理中已进行了普遍的应用。本文针对影响CFG桩施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施工中的控制指标及旌工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桩基础所受外载荷并不是单一方向的载荷,如输电塔结构,在承受竖向压力的同时承受着水平载荷作用,导致基桩受到斜向压荷载作用,该种条件的桩基础极限载荷的确定对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极为重要.为此,开展承压螺旋桩基础斜向荷载的试验研究工作.模型试验采用1#(叶片距宽比为3.14)和2#(叶片距宽比为5)2种桩型,1#桩型试验5次,2#桩型试验4次,2组共计9次试验.承压螺旋桩斜向荷载试验表明:①本次试验桩顶水平位移较竖向位移大了1个数量级,螺旋桩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竖向分量限制了背载侧叶片对地基向上的压缩作用,从而提高了基础抗水平载荷的能力.②叶片间距增大时(1#<2#),荷载-位移曲线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1#和2#桩受载侧地基表面均出现放射性裂纹;1#桩背载侧地基表面沿桩体外径开裂,2#桩的背载侧出现似"拔出体".③可采用F-ΔX0/ΔF方法、S-LogP方法,并根据荷载量变化、桩土相互作用和桩周材料的变形阶段确定螺旋桩基础的斜向极限载荷;本次试验1#桩的判定极限荷载为327.93 N,2#桩为348.06 N.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以郑东新区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发展趋势,结合分析郑东新区湿地公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植物选择、建设原则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桩的挤密效应,分析黄土地区基桩的竖向受力情况,并利用一次二阶矩法推导出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借鉴国内外有关规范和文献中给出的目标可靠度指标,建议将3.5作为黄土地区基桩竖向承载力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有效桩径的计算公式.在有效桩径确定的基础上,推导出桩间距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出基于可靠行设计的有效桩径和桩间距.可靠性理论引入桩基的设计中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定值设计方法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开发新型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矩形支护桩。通过9根矩形支护桩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矩形支护桩的受弯破坏特征、裂缝开展情况和受弯承载力。结果表明:在外荷载作用下,矩形支护桩变形体现了很好的弹性和延性;矩形支护桩截面的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矩形支护桩的抗裂弯矩实测值与计算值之比平均为1.33;实测极限弯矩与理论计算值基本接近。基于试验结果,提出对矩形支护桩抗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计算方法的修正建议,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比发现,在相近的成本条件下,矩形支护桩比空心方桩受弯承载力增加10%~20%。  相似文献   

15.
静态破碎技术近年来在混凝土构筑物的拆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该技术应用于钻孔灌注桩桩头的破除是一种新的破除方案,可以避免粉尘和噪音污染。为了分析桩头静态破碎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裂纹发展规律,利用RFPA2D软件建立了桩头裂纹发展数值计算模型,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静态破碎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当膨胀压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裂纹开始产生,随着膨胀压的增大,在尖端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得以继续发展;当膨胀孔直径为40mm时,在灌注破碎剂大约7h后膨胀压达到20MPa,混凝土开始产生裂纹;膨胀孔裂纹大致呈两条或三条形式发展,一条伸向最小抵抗线方向,其余指向相邻膨胀孔;直径为600mm和800mm的桩头在应力场分布和裂纹发展模式上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单针床氨纶弹力经编毛圈织物的编织,至少要使用三把梳栉。机后两把流栉为地梳栉,机前一把梳栉为毛圈梳栉,并且氨纶弹性纱线应穿在后梳栉上。地组织必须采用针后移针与毛圈沉降片横移同向的经平组织,毛圈组织应采用编链组织。  相似文献   

17.
张哲  冯彬 《江西科学》2011,29(3):366-368,382
以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为例,对城市中央商务区停车难题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可以按照停车需求与机动车出行关系为核心的出行吸引模型来对近期和远期的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短时期内通过加强管理,中期范围内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尤其是立体车库的建设,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等各项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和分析高速铁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桩筏复合地基控制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的效应,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桩间距设置条件下的刚性桩桩筏复合地基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研究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基无法满足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加固处理.随着桩间距由2倍增至6倍桩径,地基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显著增大且变化速率较大,桩间土对桩体的负摩阻力增大.桩间土与桩体相对位移中性点位置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工后阶段中性点位置变化趋势为逐步上升并趋于稳定.工后阶段筏板与桩体相对位移量呈减少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差异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桩筏复合地基工后阶段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广东省某特大桥钻孔桩基础施工,介绍厚覆砂层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常出现的问题、施工工艺、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成桩问题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CFG 桩处治公路软土路基模型,分析桩间距、桩长和桩身模量与公路软基顶面最大沉降量的关系,提出公路软基均衡沉降控制标准。结果表明,路基顶面最大沉降量随着CFG 桩桩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桩长和桩身模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公路软基顶面最大沉降量影响最大的是CFG 桩的桩间距,将桩间距作为CFG 桩处治公路软基沉降控制标准;提出了不同CFG 桩桩间距组合的公路软基均衡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