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演变历史和现行政策,认为国家对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政策不够完善,是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我国要在战略定位和体制建设上加大力度,在研发和市场开拓上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资源、政策、技术、经费支持、从业规模等方面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在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急需解决的激励政策和产业引导、稳定发电的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税收激励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景晓刚 《甘肃科技》2009,25(23):116-117,166
我国政府将风力发电作为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替代能源技术之一,给予了有力的扶持。200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定在电价、并网、资金、税收等方面对风力发电给予了扶持政策。这就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研究课题。立足国情,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对我国未来风电行业融资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MESSAGE模型的省级可再生能源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可行的规划是实现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为省级政府提供一种实用的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工具是本研究目的所在.该文对国内外可再生能源规划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以MESSAGE模型耦合能源需求MAED模型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方法.以四川省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经济成本和污染物排放多重约束,并且能够仿真激励政策的收益和成本,从而制定出与当地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目标相容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配套的政策措施.这种以MESSAGE模型为基础的省级规划方法可以作为我国省级可再生能源规划的通用工具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进入2016年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建立新的科研机构、出台新的政策等措施来促进本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发达国家更是希望结合自身科技优势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国内发展。收集了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及政策举措,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已将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新时期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计划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20%。"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为鼓励促进海上风电的发展,国家在海上风电规划建设和价格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要求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发电并网、优惠上网价格、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政策来鼓励发电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2009年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海上风电发展逐步成为热点。2014年被称为我国海上风电元年。当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海上风电上网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速本地化清洁资源的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可再生能源是环境代价小、发展前景明确、争议较少的技术。我国已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起强有力的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并发布了指导产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政策,确定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国内传真     
《天津科技》2005,32(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设想为四个阶段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设想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商业化,通过扩大试点示范、在政策的激励下推广应用,使现在已经成熟或初步成熟的小水电、风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地热采暖等技术达到完全商业化程度;第二阶段:到2020年使大批可再生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努力使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实现发电装机0.9~1亿千瓦,能源开发总量达到4~5亿吨标准煤;第三阶段:到2050年全面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  相似文献   

10.
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化,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政策,国内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和电能储存的技术创新信息。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方针和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情,根据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形势,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大能源体系的视野,分析了2030年、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保障政策,指出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燃气技术、积极努力发展生物质交通燃料技术,使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替代能源、2030年的主流能源和2050年的主导能源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
  [摘要]采用政策文本关键词共现的社会网络分析法,以福建省改革开放40年来实施的促进科技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为样本的演进分析发现,福建省科技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存在分布不均且规范性较强、激励措施侧重于直接优惠、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相对缺乏、对科技人才的激励较弱等问题。为优化和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体系,福建省应加强政策的指导性和实操性,建立以间接优惠激励措施为主的政策体系,加大对成果转化环节的税收激励,完善有关科技人才的税收激励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木本油料生物能源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和各国都积极寻求更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而发展木本油料等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主要的解决手段之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具有环境效益的弱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因此选择和应用合理有效的政策工具至关重要。通过对政策工具特征的分析及其在国外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中实际应用的评价,提出我国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政策工具选择思路,从而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主力军,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高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并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进程,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已成为一项关键任务。首先,对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市场化交易进行了分析;其次,梳理了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以及绿证市场进行了现状分析;然后,基于“双碳”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电能量市场、超额消纳量市场和绿证市场;最后,选取某风电场为例,对于本文提出的市场化交易体系进行算例分析,以期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和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可再生能源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技术、资金、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公平分配能源、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产业化的进程、建立科研和服务体系、开展国际合作等将是21世纪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各国纷纷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了相应的激励制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予了充分扶持,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易于推广,如果国家给予合理的利用和法律保障,对于减缓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缺乏对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行为影响因素的考量是当前许多政策未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基于行为决策理论,通过构建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行为分析概念模型,定性描述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测量与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先验信念、政策偏好和技术风险态度对投资决策有显著影响,并且投资组合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即投资者的决策结果)与其投资组合的业绩正相关。据此,提出了该研究结果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投资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能源发展困境、全球能源转型趋势2 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方向: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机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清洁、低碳和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总结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调整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域辽阔,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策响应、技术进展,以及领域专家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实现对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和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质发电产业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在融资渠道、配套服务体系、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配套服务产业建设、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和税收优惠方面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