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刘晓丽 《甘肃科技》2012,(23):67-70
为合成含偶氮基希夫碱,并明确合成产物的物理常数,以芳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实验采用新方法合成了5-(4’-取代苯偶氮)水杨醛,再和氨基硫脲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含偶氮基希夫碱。对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在0~5℃之间,pH值在5~6之间。通过红外光谱和理化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成功地合成了含偶氮基希夫碱。  相似文献   

2.
松香胺希夫碱-铜催化松香的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松香胺希夫碱-铜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H2O2氧化松香的情况.探索了H2O2浓度、溶剂、催化剂的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作溶剂,松香胺希夫碱-铜催化剂用量为2%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H2O2的用量.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最小.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在松香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5,松香胺希夫碱-铜催化剂用量为2%情况下.反应温度80℃.35% H2O2的用量7ml.反应时间1h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含偶氮基的Schiff碱-高锰酸钾-硫酸化学发光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合成的含偶氮基的Schiff碱5-(4-羧基苯偶氮)-8-水杨醛缩氨基喹啉(p-CPSAQ)及其类似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被KMnO4氧化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研究二者混合前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初步确定了发生反应的官能团,推测了发光机理.考察了该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及共存物质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测定含偶氮基Schiff碱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2.5×10-6~5.0×10-5mol/L,检测限为3.8×10-7mol/L,对1.0×10-5mol/L的p-CPSAQ进行连续7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6%.成功地用于合成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间硝基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先将氨基葡萄糖的羟基加以保护,然后以N,N-二环已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合成N-硝基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产品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表征确认.研究表明: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DCC和间硝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1∶1.5∶1.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用吡啶-2-甲醛与异烟肼在乙醇溶剂中,缩合反应得黄色吡啶-2-甲醛缩异烟肼希夫碱。所得的希夫碱与Nd3+、Y3+、Sm3+稀土金属盐反应制备得到金属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UV和IR光谱等表征及相应的生物活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以2-二乙基胺乙基氯为原料,与α-萘胺在干燥苯作溶剂的条件下反应得化合物(Ⅰ),化合物(Ⅰ)再与草酸反应生成了N,N-二乙基-N’-1-萘胺草酸盐(Ⅱ)。化合物通过数字熔点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其纯度和结构作初步确定,同时对化合物的一些指标做了初步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以香草醛和硝基甲烷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和成盐反应,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苯乙胺盐酸盐,并通过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物摩尔比对缩合反应产率的影响,以及还原剂的制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还原反应产率的影响,还原产率达到66.8%。  相似文献   

8.
以β-萘胺或β-萘酚出发合成了(±)-1,1′-联-2-萘胺及其重要中间体2,2′-偶氮萘,方法简便.研究了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2-吡咯甲醛和反-1,4-环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双(吡咯-2-甲烯胺)配体,然后与相应的金属醋酸盐或者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备配合物.通过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Ray单晶衍射以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确定了配体的结构;介绍了其配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讨论了决定其金属配合物构型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其空间堆积方式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染料生产中居重要地位的1-羧基-8-萘胺,以1,8-萘二(甲)酸酐为原料代替8-氨基-1-萘磺酸的新工艺,无毒安全,能源消耗少,成本低,且充分利用了煤这一自然资源。本文对生产中的关键反应(雷夫曼氧化重排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提供了最佳工艺方案,为提高产品的产量,增加效益提供了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慈竹在有母株和无母株条件下发笋的根茎数、竹笋成活率、竹笋基径和幼竹发枝的差异,以探讨母株对克隆繁殖和幼竹发枝的贡献.结果表明,母株对慈竹根茎发笋和竹笋成活影响显著.有母株时,样方中发1笋和2笋的平均根茎数都显著大于无母株时的平均根茎数.有母株竹笋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无母株的相应情况.1级和2级母株的存在对竹笋基径和幼竹发枝都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显示,从笋期到幼竹期,母株对慈竹克隆后代的贡献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2.
以5-甲基4-异噁唑甲酸为原料,与氯化亚砜、水合肼反应得5一甲基4-异噁唑甲酰肼2,2与芳香醛缩合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酰腙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MS等表征确证.实验结果表明,酰肼与芳香醛在冰醋酸中进行缩合酰腙化反应,具有产率高、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新型管模用21CrMo10钢,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焊接性能和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人手三指节结构,提出纤维增强式三腔体仿人软体机械手和新型布管方式.采用Neo Hookean模型建立了软体机械手单指的大变形数学模型,分析了软体机械手单指的形变特征,建立了弯曲模型和扭转模型.采用Ecoflex 00-50与Dragon skin 30 进行1∶1比例混合制作软体手指,并利用测试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误差修正.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软体手指结构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测量数据一致,相对于其他结构,新型布管方式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得出的结论可为仿人软体机械手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米良1号”猕猴桃新梢生长强旺,容易形成长枝和徒长枝;一年生枝发梢部位高,结果枝组及村体重心外移。夏季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新消长势和培养更新枝组。文章最后阐述了具体的夏季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新选育枸杞菜品种天精3号扦插繁殖难易程度,选用天精3号、天精1号、昌选1号、杭州大叶和宁杞菜1号共5个枸杞菜品种,进行了小区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5个枸杞菜品种硬枝扦插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成活率达90%以上的品种有天精3号、昌选1号和天精1号,其中天精3号硬枝扦插成活率高达100%;杭州大叶和宁杞菜1号硬枝扦插成活率低,分别只有28.3%和21.7%。5个枸杞菜品种扦插后新抽生枝条生长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天精3号新抽生枝条生长速度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品种。天精3号是一个扦插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枸杞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基于含氟吡咯衍生物为末端结构的新型联苯类液晶分子,其关键中间体3,4-二氟-1-(4-碘苯基)吡咯通过环化、脱氟化氢芳构化两步反应获得. 进一步甲酰化、成肟、脱水氰化得到侧位衍生的2-氰基-3,4-二氟-1-(4-碘苯基)吡咯. 将它们与联苯类液晶砌块芳基硼酸偶联,得到目标产物.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质谱(MS)、高分辨质谱(HRMS)或元素分析(EA)对新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热差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热重分析仪(TGA)、紫外和荧光检测其物理性质和液晶性能,结果表明,这些新分子具有典型的液晶相,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 含氰基的液晶分子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 计算结果表明,含氟液晶分子的偶极距大于相应无氟液晶分子的偶极距,偶极距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液晶分子的的介电常数.这些氟和氰基取代的吡咯作为一类新的砌块,为将来合成偶极距大的液晶新分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铁铜复合催化混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COD为2.458 mg/L的印染废水,以废水COD去除率、脱色率、出水pH评价药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为了提高实验药剂的性能指标,对实验前期所筛选的Fe、Cu催化剂,研制了复合型药剂Fe1Cu1(即m(Fe 2+)∶m(Cu2+)=1∶1),并对其降解印染废水的机理及应用进行研究。实验表明:Fe1Cu1起到了催化和混凝的双重作用;废水的处理效果随药剂量的增加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实验确定适宜的Fe1Cu1投加量为150 mg/L,而反应温度为210 ℃。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BOD5/COD值由初始的0.016提高到0.420。  相似文献   

19.
以2-乙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室温水溶性离子液体(氯化1,3-二丙烯基-2-乙基咪唑),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及红外吸收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对该离子液体在25℃~55℃的黏度与电导率随温度及溶剂摩尔分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黏度随温度的升高及溶剂量的增加而减小;电导率随温度及溶剂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增大.氯化1,3-二丙烯基-2-乙基咪唑离子液体的黏度与温度的拟合关系为η=7.61777-0.20409 t+0.0017 t2.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CL-20)的硝化前体四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IW)的反应性,以四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为原料,与甲醛进行胺醛缩合,生成一种新型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2,6,8,12-四乙酰基-14-氧杂-2,4,6,8,10,12-六氮杂五环[5.5.3.0.05,9.03,11]十五烷,并用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