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在实践中要着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以及人的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问题关系。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第二课堂学习锻炼以及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互补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朱美静  张玉萍 《科技信息》2010,(10):74-74,76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教育和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高职院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摆正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人文课程的开设;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素质,核心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既是教育规律和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又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和最终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德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培养共性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整合,既为当前社会所必需,也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所必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的智能教育的超越.生物学中的人文精神是生物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加强和有益于大学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培养出发,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等观点,站在规划和建筑学的角度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阐述。得出了结论: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本质联系是大学校园的使用功能;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它们互相作用又相互制约;建筑环境的创造原则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持续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郭少敏 《科技信息》2012,(33):60-60
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除了传授人知识外,更以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展示数学文化.渗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索了高校图书馆在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举措。  相似文献   

10.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已形成共识。如何将这一共识落实到教学实践是当前物理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结合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物理学科的特点,从师生关系、物理学史以及物理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探讨了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人文精神,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教育人,强调国人得到的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世人求真、从善、爱美,使大学生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并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文精神的构建无疑彰显出隽永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前大学人文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以原有专业为基础,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发挥校园环境"化育人文"的优势,以全面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思维为目标,深化各个科目教育教学理念,以人文精神的展现为目的,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人文文化建设,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培养立德、敬业、精技、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兴办以来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其中人文传统的淡化与人文教育的削弱日益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突出人文精神的引领作用,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人文素质培养实际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从当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入手,探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的语文教育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抗拒人性异化与畸形发展,使人向真、向善、向美,促进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造就新世纪的新人.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科玄之争"与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是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从这一视角反思20世纪初期的"科玄之争",便有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意义."科玄之争"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预示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大主题在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当代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必须在这种大文化背景下展开,要解决好中西文化的沟通、科学与人文的融会和个体与人类的统一这样一些关键性课题.  相似文献   

18.
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使命。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实际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掌人文知识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设计实践,建构科掌可行的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中的创新教育对一个人以后的创新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注意对现有的教师队伍的改造和新生力量的补充。要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实施创新教育 ,反对任何形式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隐性课程在高职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高职文化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职文化课程的作用途径一致,并起着补充作用.隐性课程在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中应着重于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校园环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二是显性课堂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三是教师隐性文化素质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结合;四是校园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