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钛酸酯为催化剂,通过3-乙酰氨基-N,N-二-(β-羟乙基)苯胺与乙酸及丙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3-乙酰氨基-N,N-二-(β-烷酰氧乙基)苯胺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用IR、NM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酯的收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硫酸钛/ZSM 5为催化剂,通过2 甲氧基 5 乙酰氨基 N,N 二 (β 羟乙基)苯胺与乙酸及丙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2 甲氧基 5 乙酰氨基 N,N 二 (β 乙酰氧乙基)苯胺和2 甲氧基 5 乙酰氨基 N,N 二 (β 丙酰氧乙基)苯胺.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用IR、NM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酯的收率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钛酸酯为催化剂,通过3 乙酰氨基 N,N 二 (β 羟乙基)苯胺与乙酸及丙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3 乙酰氨基 N,N 二 (β 烷酰氧乙基)苯胺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用IR、NM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酯的收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以己二酸单甲酯为原料,经酰氯化、缩合、水解、酰氯化、缩合等反应合成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N,-(2-苯乙基)-1,6-己二酰胺的新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分离纯化容易,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N,-(2-苯乙基)-1,6-己二酰胺的收率达75.2%,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通过核磁...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由N,N-二羟乙基苯胺一步法合成对-(二(2-氯乙基))胺基苯甲醛.DMF与POCl3于0℃下搅拌反应45min,再于0℃下一次性加入N,N-二羟乙基苯胺的DMF溶液并搅拌,慢慢升温至110℃,继续反应2h得到标题化合物.反应物料比分别是:n(N,N-二羟乙基苯胺)∶n(POCl3)=1∶3.3,mt(总的DMF)∶m(N,N-二羟乙基苯胺)=4∶1,m1(POCl3加入前烧瓶中的DMF)∶m2(溶解N,N-二羟乙基苯胺的DMF)=3∶1.对-(二(2-氯乙基))胺基苯甲醛的产率为95.6%.  相似文献   

6.
以三-((2-(N,N-二乙基乙酰胺基)氧基)乙基)胺为萃取剂,用1,2-二氯乙烷做稀释剂,在苦味酸-硝酸介质中对U(Ⅵ)萃取,主要研究了稀释剂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萃取剂浓度、苦味酸根浓度对U(Ⅵ)分配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三-((2-(N,N-二乙基乙酰胺基)氧基)乙基)胺为萃取剂,1,2-二氯乙烷为稀释剂,研究从硝酸一苦味酸溶液中Th(Ⅳ)的萃取行为。讨论了水相中苦味酸根浓度、萃取剂浓度对Th(Ⅳ)分配比的影响,也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3-N,N-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及其类似物。方法用二甲苯作为溶剂,使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与乙酰基芳杂环类化合物,如乙酰吡啶、乙酰噻吩和乙酰呋喃等,在138℃反应24 h,生成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类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及表征。结果合成7个目标化合物,产率为86%-92%。结论合成方法简便,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产率较高,目标化合物可用于合成新型抗癌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类似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先季铵化再酯化的合成路线,合成了酯基季铵盐N-甲基-N-乙基-N,N-二(2-硬脂酰氧)乙基溴化铵.考察了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中间体N-甲基-N-乙基-N,N-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影响,所得中间体与硬脂酰氯酯化得到酯基季铵盐产品,产物活性物质含量质量分数达98%以上,采用IR、MS和1H-NMR对合成酯基季铵盐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的酯基季铵盐的柔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D1821)相近.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主体β-CD-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具有协同识别效应的超分子主体,设计合成了β-CD与杯[4]芳烃偶联物.通过叔丁基杯[4]芳烃与自制的3-甲氧基-4-(2-溴乙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下沿含游离醛基的中间体1,3-双[4-甲酰基取代苯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2;2与N-(2-胺乙基)-氨基去氧-β-CD 4进行亲核反应,获得新型主体分子β-...  相似文献   

11.
2,6二-氨基嘌呤用甲氧基乙酸酐酰化得2,6二-(甲氧基乙酰氨基)嘌呤,它与2,3,5三--O-苄基-D-阿拉伯呋喃糖基氯化物反应得2,6二-(甲氧基乙酰氨基)-9-(2,3,5三--O-苄基-β-D-阿拉伯呋喃糖基)-嘌呤,后者脱去甲氧基乙酰基得2-氨基-9-(2,3,5三--O-苄基-β-D-阿拉伯呋喃糖基)-腺嘌呤,它在氟硼酸-四氢呋喃中经席曼反应得9-(2,3,5三--O-苄基-β-D-阿拉伯呋喃糖基)-2-氟腺嘌呤,再在氯化钯催化氢化作用下脱去苄基得9-β-D-阿拉伯呋喃糖-2-氟腺苷,最后与三氯氧磷作用生成标题化合物,反应总收率为17.6%。  相似文献   

12.
利用β-甲氧羰基乙基三氯化锡和N,N-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反应得到配合物1,MeOCOCH_2CH_2SnCl_2(S_2CNEt_2),后者与二甲基亚砜(DMSO)、六甲基磷酰胺(HMPA)反应得到配合物2,MeOCOCH_2CH_2SnCl_2(S_2CNEt_2)2·L(L=DMSO,HMPA),上述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和NMR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1,6-二甲氧基萘为原料,经Na/C2H5OH还原生成5-甲氧基-2-四氢萘酮,与正丙胺还原胺化生成外消旋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甲氧基四氢化萘,经拆分得到手性的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甲氧基四氢化萘,再去甲基反应得到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羟基四氢化萘。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表征了中间体和产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合成工艺的研究,得到较好的工艺条件,反应总收率达16.8%。采用一步法的还原胺化反应,不仅简化了反应步骤,而且收率提高了16.2%。  相似文献   

14.
利用2,5-二氨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2-氨基-5-乙酰氨基苯磺酸,并进一步经2-氨基-5-乙酰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γ酸的偶合反应合成了酸性红BG(CIAcidRed37),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将具有造影功能的物质3,5-二-(N-乙酰氨基)-2,4,6-三碘苯甲酸纯化后,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合成具靶向性造影剂的中间产物3,5-二-(N-乙酰氨基)-2,4,6-三碘苯甲酰氯.用IR,UV,NMR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3-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简称还原物)和氯丙稀为原料合成染料中间体3-(N,N-二烯丙基)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4个因素4个水平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3h,还原物:氯丙烯=1:2.5(摩尔比), pH值控制5~6.  相似文献   

17.
系列聚氨酯偶氮发色团的合成、表征及合成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4种含氧偶氮发色团化合物,2-[4'-N,N-二(2-羟乙基)氨基-苯偶氮基]-6-硝基苯并噻唑(BT),4-N,N-二(2-羟乙基)氨基-4'-硝基偶氮苯(DR-19),分散红(DO-3)及双偶氮染料(3R);探讨了最佳的合成路线.用DSC,FT-IR对所合成的发色团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的注射液的HPLC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的反复冻融影响因素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的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样品,其拟合峰面积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浓度呈良好线性。在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线性范围内计算反复冻融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的含量,结果显示冻融前后其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反复冻融后含量及有关检验指标无明显变化,表明N-(2-甲氧基乙基)-2-(3-硝基-1,2, 4,-三氮唑-1-)乙酰胺注射液在反复冻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Carbopyronine类荧光染料的重要中间体2-间-N,N-二甲氨基苯基丙-2-醇c的合成.方法 以3-N,N-二甲基苯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经酯化、格氏试剂加成合成标题化合物.结果 以73%的良好收率得标题化合物,用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结论 用IR,1H NMR,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分析数据表明其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为标题化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以2-二乙基胺乙基氯为原料,与α-萘胺在干燥苯作溶剂的条件下反应得化合物(Ⅰ),化合物(Ⅰ)再与草酸反应生成了N,N-二乙基-N’-1-萘胺草酸盐(Ⅱ)。化合物通过数字熔点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其纯度和结构作初步确定,同时对化合物的一些指标做了初步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