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2,5-二溴吡啶和溴代烷为原料,通过甲酰化、还原、成醚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等反应,合成得到了2-(2, 4-二氟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衍生物,探讨了分子结构对成醚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影响,甲酰化、还原、成醚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等反应的产率分别达到了49.8%、96.0%、90.3%和96.9%.  相似文献   

2.
赵国升  刘伟  张春英 《松辽学刊》2008,29(3):133-134
采用相转移催化法,用1,3-二(溴甲基)苯和对甲苯磺酰胺合成了N,N′-二对甲苯磺酰基-2,11-双氮杂-[3,3]间苯环番.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对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苯胺基)甲基吡啶[2,3-d]并嘧啶类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证明了偶极矩,LUMO能级和HOMO-LUMO能隙对其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2,5-二甲基苯酚与1,3-二卤代烷的O-烷基化友应中,加入几种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在干介质中采用微波辐射,使反应具有速率快,产率高,产物易纯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稀土丙二酸类配合物的合成和体外抗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七个稀土丙二酸类配合物(RE2(C3H2O4)3,RE=Sm,Eu,Gd,Dy,Nd)、1,1-环丁烷二羧酸铕(Eu2(C6H6O4)3)和1,1-环戊烷二羧酸铕(Eu2(C2H8O4)3),其中1,1-环丁烷二羧酸铕和1,1-环戊烷二羧酸铕稀土配合物为首次报导。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组成为RE2A3·nH2O(n=6,3,2)。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2,6-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甲酰基]吡啶(以下简称为H_2A)是新合成的一个双β二酮类螯合剂。基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7.
以1,8-二(十四烷基)-3,6-二(口恶)-1,8-辛烷二醇(n-C_(14)H_(29))_2 (CHCH_2OCH_2CH_2OCH_2CH)(OH)_2,1,3-丙烷磺酸内酯1,3-(CH_2)_3SO_3和 NaH 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5,12-二(十四烷基)-4,7,10,13-四 (口恶)-1,16-十六烷二磺酸二钠(n-C_(14)H_(29))_2(OCHCH_2OCH_2CH_2OCH_2CHO)(C_3H_6SO_3Na)_2.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在碱性条件下,原料配比(物质的量的比)n((n-C_(14)H_(29))_2 (CHCH_2OCH_2CH_2OCH_2CH)(OH)_2):n(1,3-(CH_2)_3SO_3):n(NaH)=1:2.066:2.166,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6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率达98.O%.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2,6-吡啶二羧酸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TG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Cu4(pdc)4(H2O)7]·3H2O,利用FTIR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呈现出二维层状结构,金属铜离子以五或六配位方式存在,2,6-二羧酸以三齿配体和铜离子相连.  相似文献   

9.
通过酰氯化、二酰肼化和脱水关环反应,合成了五个2-芳基-5-(4-溴苯基)-1,3,4-口恶二唑衍生物,关环反应产率达到78.9%,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得到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口恶二唑衍生物的影响,研究了口恶二唑衍生物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能.结果表明:这类衍生物氯仿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在280~301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350~370 nm,芳基取代基结构对2-芳基-5-(4-溴苯基)-1,3,4-口恶二唑衍生物的发光性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2-羟基-3-氰甲基-5-甲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缩合、I2/DMSO/H2SO4关环氧化及酸性条件下水解合成目标产物4-溴-6-甲基-8-黄酮醋酸、3,4-亚甲二氧基-6-甲基-8-黄酮醋酸及4’-溴-6-甲基-8-氰甲基黄酮,3,4-亚甲二氧基-6-甲基-8-氰甲基黄酮,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好等优点。药理实验表明,上述合成所得到的黄酮醋酸及衍生物均具有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刻划了蕴含K 1,4+P2的可图序列,其中K 1,4+P2是向完全二部图K1,4添加一条被剖分的边后构成的简单图.  相似文献   

12.
降解大豆甾醇微生物菌株的诱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线照射、NTG、5-BU等化学诱变剂或二者结合复合诱变处理对大豆甾醇有较强降解能力的野生型节杆菌A-6,得到对雄甾-1,4-二烯-3,17-二酮(ADD)分解酶缺陷型菌株,实验结果表明:诱变菌株可使大豆甾醇的转化率达95%以上,ADD产率达45%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2,3-二甲基-5,6-二氰基吡嗪为原料,在AIBN的引发下,用NBS进行自由基溴化反应,合成了标题产物,其结构经熔点,MS,1HNMR,UV等予以确证,从而为该物质的合成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α-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葡萄糖苷酣酶(EC 3.2.1.20)因在淀粉加工上具有重要作用,其研究多年来一直受到重视.α-葡萄糖苷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它可从非还原末端水解低聚糖和多聚糖的α-1,4-葡萄糖苷键,也能作用于淀粉的α-1,6-糖苷键,在高葡萄糖苷受体环境中还可催化转糖苷反应.研究表明α-葡萄糖苷酶在不同领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利用硫原子上的烷基化反应,合成出五个2,3-双芳基亚氨基-1,4-二硫杂环己烷类化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IR)1、H核磁共振谱分析(1H NMR)、质谱分析(MS)初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以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一步确证.主要研究了这五个化合物的的1H NMR,通过分析和讨论,对1H NMR谱进行了归属,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结构的1H NMR谱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4-氯-3,5-二硝基三氟甲苯和二胺为原料,通过桥接、还原,合成了4种新的含氟桥式双苯胺衍生物,并对它们的结构作了IR、NMR和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7.
DSC用于研究两种分子量的无规共聚芳酯B—N的结晶行为.采用退火、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等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分子量B—N不仅有更强的热力学结晶能力(包括结晶度、结晶完善程度)而且有稍强的动力学结晶能力(结晶速度),表现在低分子量样品有较小的结晶半峰宽和略大一点的平均动力学结晶能力Gc值.但两者的平均Avrami指数n相当,都是2.5左右,意味着有相似的成核和生长机理.这些DSC结果用NPL结晶的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准刚性环化合物2,3.二氢-9,10-二羟基-1,4-蒽醌(DHHA),并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确定了结构.循环伏安实验表明DHHA在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加入DNA后,其氧化峰电位出现了正移,且峰电流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表明二者的作用模式可能为沟槽结合,当DNA浓度处于9.0×10-6mol/L-4.5×10-5mol/L之间时,DNA的浓度与氧化峰的电流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在此范围内可以对DNA进行定量检测.计时库仑实验、微分脉冲实验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实验都进一步证实DHHA与DNA的相互作用,且它们的作用模式可能为沟槽结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二次剩余理论,证明了Diophantine方程(m+n)2=m+n!仅有正整数解(m,n)=(1,4).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OSP_q(1,4)量子李超代数的有限维表示进行了讨论,得出该代数表示为有限维的必要条件是q的取值为单位根,即q~N=1,并具体给出了OSP_q(1,4)代数的一个四维不可约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