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Fe60 Co20 C20超细合金粉末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Fe60Co20C20超细合金粉末,对不同球磨时间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和磁滞回线的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球磨20 h后开始部分非晶化,在Fe-Co合金中加入C可促使其形成非晶;样品的晶粒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一定的机械合金化条件下可获得Fe60Co20C20的非晶态超细合金粉末.VSM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初期,样品的矫顽力增加;球磨20 h后,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矫顽力降低.机械球磨后晶粒尺寸是影响样品磁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热电材料CoSi化合物的机械合金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能行星球磨的方法研究了等计量比CoSi的纯元素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对球磨不同时间粉末的结果分析和观察表明:球磨产物为单相CoSi化合物,其晶粒尺寸随球磨的时间延长而减小,没有发生非晶化,并对此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Nb3Al块材,研究了球磨时间及退火温度对Nb3Al超导体成相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磁学测量系统等详细分析了不同制备条件下Nb3Al超导体的相成分、微观组织结构,以及超导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将Nb和Al粉末混合后,利用高能球磨设备,球磨1 h即可以生成Nb(Al)ss过饱和固溶体;当球磨时间增加到10 h时,样品粉末发生了非晶化.通过调节球磨时间、退火温度,成功制备出超导起始转变温度达到15.3 K的单相Nb3Al超导体.  相似文献   

4.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100-xNix(x=10、20、30、40)系粉末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谱方法分别研究了球磨时间和Ni含量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Fe70Ni30样品经球磨24h后就形成了过饱和的Fe(Ni)固溶体;经36h机械球磨后的Fe100-xNix样品Ni含量x(x≤40at%)越大,越不易形成单一的过饱和固溶体,且越易诱导α—Fe(bcc)产生向γ—Fe(fcc)的结构相变,相变所需的球磨时间愈短;经球磨相同时间80h后,样品Fe70Ni30有非晶产物生成,而Fe80Ni20仍然是bee结构的Fe(Ni)饱和固溶体,这表明Ni含量也会影响非晶变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机械球磨中Fe与BN反应形成Fe-N合金的结构表征及其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六方氮化硼(h-BN)为氮源, 利用机械球磨Fe和h-BN的方法制备Fe-N非晶和六方结构ε-FexN 合金, 估算ε-FexN合金中N含量随球磨时间的变化, 并研究两种合金在球磨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和结构转变规律. 利用Mossbauer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Fe-N非晶和ε-FexN合金的磁性进行表征, 得到了ε-FexN合金磁性能随N含量的增加由铁磁转变为顺磁的变化规律, 并阐明了样品的矫顽力随球磨时间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  相似文献   

6.
机械合金化Co80P20合金的交流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行星式高能球磨机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成功地将纯元素粉末Co和P合成为非晶态Co80P20合金。其结构由X射线衍射仪分析。讨论了交流磁性能随球磨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球磨时间为30h附近出现完全非晶相时样品的交流磁化率x达极大值;而反映铁磁物质磁损耗性能的损耗因子tgδ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7.
将晶态Mg、Zn、Al元素粉末混合,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Mg-Zn、Al-Mg合金玻璃。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不同球磨时间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考察了非晶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重新晶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经过不同时间球磨的Cu1 5-Al85混合粉末的2 7Al核磁共振 (NMR)谱 ,通过分析2 7AlNMR谱的特征参量随球磨时间的变化来研究Cu1 5-Al85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反应的微观过程 样品在球磨过程中发生了真正的合金化反应 ;用MA法与用熔融法制备的同成分合金有相同的化学短程序  相似文献   

9.
Fe—Ni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磁测量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Fe60Ni40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球磨初期Fe和Ni原子分别向对方晶格扩散形成γ和α固溶体。球磨至30h,有部分非晶化发生,延长球磨时间,非晶相重又转变为晶相。对上述相变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一定原子配比的Fe—C混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t=60、120、180、255h)样品的微结构、磁性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球磨过程中样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当t=180h时,有新相FesC2生成.当t=255h时,已形成FesCz单相化合物.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样品的晶粒尺寸减小,晶格常数和晶格畸变增大.随着FesC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减小,矫顽力Hc和剩磁σr增加,材料由软磁性向硬磁性转变.热分析表明,金属间化合物FesC2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