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董丹玲 《科技信息》2011,(17):227-22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从礼貌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在日常使用的语言中,这种语言的间接现象相当普遍。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付春媛 《科技信息》2007,(33):138-139
讽刺言语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一种言语行为,因为其交际目的的隐蔽性,使得听话人常常不能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对讽刺言语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幽默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人们交际中的润滑剂.曲解是一种语用策略.有时听话人对说话人的话语的刻意曲解会造成幽默.本文主要从话语内容、隐涵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曲解和幽默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以言行事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其关注在交际中话语的实际运用,这为探索指示词语提出了新的路向。指示词语的语用含义在于获知说话人使用某一指示语所希望传递的指示信息,必然以识别或推导语境为基础;指示词语的类别与功能在于对指示词语所指代的对象或内容提供一定的制约,以明确指示词语在某一特定语境下指代的是前指信息或后指信息等。指示词语的所指信息,必须依靠听话人对说话人交际意图进行推测,才能有效地理解交际中指示词语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6.
田彩瑞  黄伟 《科技信息》2012,(1):494-494,514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分析了《大明官词》中主人公太平和韦氏的言语行为。用语言学的理论解释言语交际。分析结果为言语能够反映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成功交际包含说话人对语言的产出和听话人对语言的理解。传统语言学家霍恩和格莱斯虽已提出了"语用分工"理论,但是他们都孤立地仅从说话人或者听话人的角度去分析语言的产出或理解,而语言的产出和理解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优选理论正好将语言形式和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释了在英语或汉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对肯定句或双重否定句的句式选择,以及听话人对句子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合作原则的偏离在英语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说的能力即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能力。格赖斯所提出的关于人类会话活动的一条指导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对解释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起了重大的作用。格赖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就是合作原则,而在人们的实际语言交际活动中,总是存在着不合作的现象,即偏离合作原则。文章旨在阐述合作原则的偏离在英语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刘妍 《科技资讯》2014,(35):225-225
"安慰"在交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安慰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以言行事实现以言成事。该文拟以言语行为理论与礼貌理论为指导,对安慰言语行为进行分析,揭示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的体现,关注得体的礼貌语言如何使安慰言语行为活动在友好和谐舒畅的氛围中进行。安慰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以言行事实现以言成事。在使用安慰语言时,为使语言更加得体,常使用正面的词汇表达,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有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的重要因素,在话语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避免说话人的过于主观、武断,使得话语有一定的回旋性,较容易被听话人所接受.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由于自身和社会因素,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要远远高于男性,其语用功能大致体现在人际协调、自我保护和自我展现三个方面.模糊限制语已成为女性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震惊了知识界,尤其是语言学界。他们在语言的研究中第一次意识到言语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自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塞尔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后来哈贝马斯在奥斯汀和塞尔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邀请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Suzuki(2009)对美国大学生邀请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为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邀请言语行为在中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运用情况,尤其是在邀请策略的话语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美不同文化语境中,邀请言语行为的基本序列存在相似性,但在策略使用的具体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模式,思维定势的不同,人们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也存在差异。了解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异同,能帮助第二外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言语行为转喻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使用言语行为脚本中的边缘成分指代整个脚本是引起误解的主要原因;该观点将说话人用来传递脚本成分的话语作为主要因素分析误解的产生。从受话人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误解产生于受话人对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的在线识解过程;产生误解的更深层原因是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和受话人在线构建的脚本之间存在不对应关系;说话人使用的话语只是现实语境的一部分,无论该话语是否传递边缘成分都可以产生误解。在受话人构建脚本的过程中,转喻认知机制贯穿始终,同时认知背景、个人语用因素以及现时语境亦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请求言语行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本文依据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红楼梦》请求话语中的预示序列话语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预示序列话语策略在成功实施请求言语行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听力策略之言语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说话会同时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焦点主要是言外行为,它试图解释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探讨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加深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言外之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语义认知结构的分析根据不同的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该研究先就“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与“单向”类言语行为动词具有不同的信息传递认知结构作了简单区分,重点体现了八对英汉“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信息传递认知结构和语义认知特征以及它们的语用解释。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行事能力是应用语言学中一块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起着桥梁作用.交流中准确地领会话语含义,对英语的行事能力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交流中准确地领会话语含义.  相似文献   

19.
査长艳 《科技信息》2012,(26):183-185
The paper lies in the exploration of animal words both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from illocutionary perspectives. The essay starts with a review of related studies on animal words and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peech act theory. Then it analyses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essay shows that animal metaphors embody illocutionary forces. When indirect speech act is applied to reflect communication intention, metaphorical sentences with animal words bring up stronger illocutionary forces. The essay attempts to carry out a further study on animal words.  相似文献   

20.
语境因素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特别是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在语用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作用。语用前提是一个特定的语境下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语用前提必须是谈话双方所共知,而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是语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应用言语行为理论解释话语主要借助隐藏在话语内的一些恰当条件、构成性规则知识和具体的语境情景。会话含义中的语境是为了使语言交际活动达到特定的目标,谈话双方都应遵守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