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发现掺有碱土金属组份的ZrO2样品形成AZrO3相,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显示出相当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中A=Ca,Sr,Ba,尤以Ba为佳).大量BaCO3相的存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对于90mol%Ba-ZrO2催化剂在750℃,60000ml·g-1·h-1,CH4:O2:N2=3.8:1.0:9.0(摩尔比)的条件下,C2烃选择性为56.9%,C2烃得率达17.2%.讨论了BaCO3对几种催化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类新型负载钯催化剂:[(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钯催化剂由Zr(HPO4)2-x[(O3PCH2)2NCH2CO2H]x·H2O与PdCl2在甲醇中络合和水台胼还原制得.研究了催化剂在常压下对取代烯烃和硝基苯的加氢反应,催化剂的x值、Pd%含量,>NCH2CO2H/Pd比值、反应温度、溶剂和底物对催化加氢活性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催化剂可重复使用8次而无显著失活.[(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氯化钯;负载;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异丁醛、乙酰胺和合成气(CO/H2)在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及配体的共同作用下合成N-乙酰基缬氨酸.着重于选择适当的催化剂、配体以及反应条件,以提高N-乙酰基缬氨酸的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对醛的酰胺羰基化反应,作为羰基化催化剂的前驱体,简单的CoCl2盐具有比CO2(CO)8更高的催化活性;用色质联用工具鉴定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物:N-乙酰异丁烯肢和一种相关的副产物N-乙酰异丁胺,这对于阐明催化反应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反应与分离合二为一的膜催化反应器,将自制的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性复合膜材料用于以Ni-Cu/MSO为催化剂的CO+H2合成乙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中CO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i-Cu/MSO为催化剂CO+H2合成乙烯膜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50℃),与常规的催化反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较,CO转化率提高了8.5%,C2H4的选择性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5.
V—Mg—O催化剂用于丁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和丁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用于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稀的V-Mg-O催化剂,m(V2O5)/m(Mg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转化率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24-V-Mg-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C4(C4H8和C4H6)选择性,当反应温度为873K、原料气组成为n(C4H10)/n(O2)/n(N2)=4/8/88时,收率达到32%。  相似文献   

6.
在密闭循环反应器中,于290℃下研究了CO存在下催化剂MTPP-CeO_x-SiO_2(M=Co ̄(2+)、Ni ̄(2+)、Cu ̄(2+))催化还原NO或N_2O的反应。催化NO还原的活性顺序是NiTPP>CoTPP>CuTPP,而N_2O还原和NO深度还原为N_2的顺序是NiTPP>CuTPP>CoTPP。NO_x还原的催化特性和MTPP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有关(取决于中心金属或卟啉环被氧化的次序)。CO不仅还原NO_x而且还促进载体Ce_2O_3物种的形成。探讨了NO催化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工艺条件,使用CuCl催化剂时,在110℃及1.0~1.5MPa压力下,甲醇转化率为5.9%,甲醇对DMC选择性大于99%.还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化学组分等因素对合成反应转化率及收率的影响.提高温度和压力能提高转化率及收率.对反应产物进行了GC,NMR及IR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DMC为主要成分,副产物为少量CO2及其他烃类副产物,其总量小于5%.使用后的催化剂经XRD分析表明,氯化亚铜生成氯化铜(Ⅱ)和氢氧化铜(Ⅱ)是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指出熔融Fe-Co催化剂对费-托合成反应具有活性高、反应温度低,产物中CO2含量较少的特点。加入的金属Co熔融后与Fe生成固溶体,经H、N还原活化后,Co原子均匀地分布在α-Fe晶格中,并使α-Fe晶胞参数变大。Fe-Co催化剂还原后反应过程中α-Fe相较多。Fe相较少,促使-托反应活性提高,抑制了变换反应,减少产物中的C0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2,4-双(N-咪唑甲基)-17β-雌二醇与1,3-二溴丙烷通过醚化偶联,继与[Cu(CH3CN)4]ClO4反应,合成了含双雌二醇、四咪唑基的新型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模型物与相关模拟体系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发现双雌甾模型物与底物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苯偶姻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发现掺有碱土金属组份的ZrO2样品形成AZrO2,样品形成AZrO3相,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显示出相当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中A=Ca,Sr,Ba,尤以Ba为佳)。大量BaCO3相的存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对于90mol%Ba-ZrO2,催化剂在750℃,6000ml.g^-1.h^-1,CH4:O2:N2=3.8:1.0:9.0(摩尔比)的条件下,C2烃选择性为56.9%,c2烃得  相似文献   

11.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12.
双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卤代乙酸为酰化剂,对二苯并-24-冠-8进行酰化,成功地合成了二卤代乙酰基二苯并-24-冠-8(A~C)。3种合成产物(A~C)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3.
促进型甲酸甲酯氢解制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开发了一种耐CO低温高效四组分(Cu-Cr-Mn-Ni)改进铜铬催化剂,其原料合成气中CO允许含量可高达13V%;在常压,413K,原料气H2/MF=4/1(v/v),流速为1800mL/hgcatal.的反应条件下,MF转化率高达99.8%,甲醇选择性为99.9%(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二组分的Cu-Cr催化剂上MF转化率仅为73.1%,甲醇选择性为98.0%),当向原料气中添加13.1V%CO时,MF转化率仍可以稳定达到95.9%,甲醇选择性为96.3%.实验结果表明,CO导致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CO导致Cu+深度还原为Cu0,减少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4.
三乙烯二胺的合成催化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粗N-羟乙基哌嗪(含N,N-二羟乙基哌嗪)为原料进行催化环合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反应。筛选制备了一系列的催化列,并分析它们的催化性能,发现采用含Ba^2+的SrHPO4为催化剂,在适宜反应条件下可使原料转化率接近100%,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达88%以上,且该催化剂在连续反应200h后,其各项性能未发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制用于从天然气制取乙烯的,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稀上-锡复合氧化物La2-xSmxSn2O7(x=0.0,0.5,1.0,1.5,2.0).用xRD对其结构研究表明:La2-xSinxSn2O7,系列稀土-锡复合氧化物均具有烧绿石型结构,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3dm.同时发现其晶胞参数apyr随Sm掺入量增加而近乎线性减小.并在脉冲激反应器上,对其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m2Sn2O7复合氧化物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CH4/O2=4,温度在800℃~900℃,X=2.0时,C2选择性为38.1%,产率为9.2%,其中C2=的选择性为27.9%,产率为6.4%.同时发现晶格缺陷的形成有利于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芳杂环肼基磷酸酯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磷酸酯或磷酰一氯与2-肼基苯并-1,3-噻唑或2-肼基-1,3,4-噻二唑反应,合成了21个新的苯并-1,3-噻唑-2-(或1,3,4-噻二唑-2-)肼基磷酸酯(Ⅲ~Ⅴ),探索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产物的提纯方法.(Nα-苯并-1,3-噻唑-2-)肼基-O,O-二乙基磷酸酯(Ⅲa)受热到180℃时转化为(Nα-苯并-1,3-噻唑-)(Nα-乙基)肼基(-O-乙基)磷酸酯(Ⅵ),Ⅲa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Nα-3-苯甲酰基-苯并-1,3-噻唑-2-)肼基(O,O-二乙基)磷酸酯(Ⅶ).通过IR、1H、31PNMR对所有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17.
报导了的3-(芳酰基乙基)-斯德酮的合成。其方法是:将芳香酮、甲醛与甘氨酸进行Mannich反应,得Ⅰ:Ar─CO─CH2CH2NHCH2COOH·HCl;Ⅰ经亚硝化得Ⅱ:Ar─CO─CH2CH2N(NO)CH2COOH;Ⅱ用乙酸酐脱水环化,得Ⅲ,即3-(芳酰基乙基)-斯德酮.为验证Ⅲ的结构,将其进行溴化,得Ⅳ,即3-(芳酰基乙基)-4-溴-斯德酮。Ⅰ的部分化合物及Ⅱ,Ⅲ,Ⅳ皆为未见文献报导过的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MS所证实。  相似文献   

18.
以1,3-二甲基-6-氮杂胸腺嘧啶(DMAT)为底物,研究其5,6位的C=N双键与丙酮C=O双键的光加成反应,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了用热化学方法难以合成的氮、氧杂环丁烷的衍生物及其它副产物。该文亦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正庚烷为裂化原料,采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钒对CRC-3裂化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经钒污染后催化剂相对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CRC-3催化剂上沉积的钒具有脱氢活性,明显降低了催化剂的裂化反应选择性和相对结晶度.向CRC-3催化剂中加入高岭土或α-Al2O3担载的稀土氧化物(RE2O3),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抗钒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一种冠醚化合物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研究它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催化知性。由3,4-二羟基环己基苯与βββ'-二氯乙醚直接关环合成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将这种冠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对n-C8H17Br与KI及(C6H5OH+KO)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了相转移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C8H17Br及(C6H5OH+KOH)的亲核取代反应,吐环己基二苯并-18-冠-6的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