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模糊PID控制在汽车ABS中的应用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ABS是一种变工况、非线性的系统,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可以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修改,因而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设计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在分析单轮汽车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汽车ABS上的应用.采用模糊控制、PID控制、模糊PID控制三种方法分别对汽车ABS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兼备了前面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自抗扰控制器算法参数整定的计算机软件仿真分析和基于参数变换的公式推导两种方法.根据自抗扰控制方程,针对算法中多个参数需要整定的问题,结合工程中控制对象实例,采用Matlab仿真软件逐一确定各参数,寻找同类对象之间的控制参数关系,利用公式得到其他对象的控制器参数.使用Matlab仿真分析法可直观地获取参数,公式推导法则简化了同类对象的参数整定,速度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参数整定方法可用于常见的工业控制对象的自抗扰控制器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控制直流电动机。首先对直流电动机的PID控制进行仿真,鉴于其参数变化范围大,整定过程繁锁,所以采取遗传算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仿真发现,整定过程大大简化,然后又采用模糊自整定方法对直流电动机进行控制,最后,将各种控制方案进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模糊自整定控制器性能不仅具有良好的动、静品质,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参数时变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控制直流电动机.首先对直流电动机的PID控制进行仿真,鉴于其参数变化范围大,整定过程繁锁,所以采取遗传算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仿真发现,整定过程大大简化,然后又采用模糊自整定方法对直流电动机进行控制.最后,将各种控制方案进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模糊自整定控制器不仅具有良好的动、静品质,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参数时变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快速路交通流分布参数系统模型,利用模糊逻辑整定PI控制器参数,提出了一种入口匝道模糊自整定PI边界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同时利用快速路交通流各个路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反馈信息,且其控制器参数可在线调整。仿真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控制对象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遇到系统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变量众多,加之参数随机多变,参数间又存在强耦合或系统存在大滞后,在这些情况下,传统PI控制不能满足系统对性能的要求.本文在建立三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和传统的转速PI调节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整定PI转速调节器,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逆变器由SVPWM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自整定PI的控制比传统PI在转速效应方面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非线性量化因子模糊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和参数间的相互制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整定与优化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寻优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当对象结构或参数发生变化时,非线性量化因子模糊控制器可以重新整定参数,以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永磁同步电机多采用PI控制,控制器参数整定的合理与否对控制器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PI控制器的难点在于其参数的整定,因此对PI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在的工业控制中,PI参数整定多依赖于经典法,也有单纯形法、专家整定法以及智能算法中的遗传算法及粒子群算法等.对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模型进行仿真,并将SOA(即人群搜索算法)应用于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的PI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仿真结果表明:人群搜索算法具有收敛精度高的特点,能够同时实现仿真模型中各个PI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最终输出的曲线非常令人满意,有效的解决了PI控制器参数整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变风量空调系统模糊PID控制的仿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目前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参数整定困难,将模糊控制和常规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及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并将其应用于VAV空调室温控制中.通过与常规PID控制器的室温控制仿真曲线比较表明:当条件变化时,模糊PID室温控制实现了参数在线自整定,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所需送风量更接近实际负荷的需要,达到了既舒适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PID控制器具有鲁棒性及人工智能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近10多年来在机电一类快速响应的非传统应用领域,尤其普通采用PID控制器,并移植为人工智能控制器的基本结构模式.文中分析4种典型的PID控制器.研究其控制品质、参数整定及其控制模式的相互关系,同时进行仿真试验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火电单元机组被控对象多变量、强耦合及模型参数随负荷显著变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自适应解耦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采用多个固定模型和2个自适应模型并行辨识机组对象的动态特性,在每个采样时刻基于切换性能指标选出最优的局部模型作为当前模型,并据此设计解耦控制器,从而实现全工况运行的自适应控制.同时对多模型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通过对300MW亚临界直流燃煤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仿真表明:该控制策略对负荷变化适应快,且可获得良好的动、静态解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燃煤发电机组的快速变负荷能力,进而支撑中国规模化新能源电力的并网与安全运行,通过凝结水节流的快速变负荷与自恢复控制,实现了凝结水节流与传统协调控制的有机结合。基于机理分析与试验曲线辨识建立了凝结水节流调节的动态微增功率模型,给出了机组含凝结水节流调节的三入两出非线性控制模型;设计了一种融合凝结水节流调节与传统协调控制的新型变负荷控制策略,克服了凝结水节流对除氧器和凝汽器热井水位的影响;同时显著提升了机组的变负荷性能。在某300 MW机组上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显著改善了机组的变负荷性能,对于响应电网侧的一次调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600MW火电机组作为控制对象进行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大型单元发电机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全仿真的基本思想,包括建立控制系统通用模块库和专用功能模块库,实现其全量程、全范围、全工况以及常态与非常态仿真。建立了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和全部子控制回路仿真模型,并讨论了控制回路仿真模型自动建立、模型调试和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等问题。所建立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实际600MW仿真机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3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厂用电系统的建模技术及其意义,论述了仿真对象及仿真范围,对系统设计、具体实现中的厂用电系统各段负荷计算、厂用电系统各段母线电压计算、盘台设计及故障设置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安徽某电厂#2机组属早期典型上海汽轮机厂300 MW机组,由于机组老化,缸效率和热耗都比设计值低得多,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为提高机组性能,大量采用技术进行增容通流改造,改造后实现了供电标准煤耗下降了20.08 g/(kW·h),并增容至330 MW,而且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了基于火焰图像处理的炉膛辐射能信号检测系统对湘潭电厂300MW燃煤机组进行了现场检测,并对机组进行了锅炉燃料扰动和汽机调门开度扰动的开环试验,获得主汽系统的动态特性,将炉膛辐射能信号引入燃烧控制系统,对入炉燃料量进行反馈控制,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克服燃料量内扰和负荷外扰对主汽压力的影响,维持主汽压力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300MW机组炉内结渣原因分析及防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吴泾热电厂300MW机组炉内严重的结渣问题,用实炉试验研究方法,诊断出其主要原因,制订了防止和减轻内渣的技术,以确保300MW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压水堆核电机组全范围领导具系统模型的建立,列举了模型中的堆芯物理模型,基苯守恒方程和热力系统流体网络的求解方法,该模型已成功地用于泰山300MW核电机组全范围仿同。测试表明,仿真与现场测试值完全一致,模型能够正反映目标机组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汽轮机转子温度场、热应力及寿命损耗的数学模型及实现其实时监测的方法,结合300MW供热凝汽机组,对其寿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N300-16.5/535/535型汽轮机组通流改造前的设备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造技术方案、原则及内容。改造后的热力性能试验表明:能耗指标达到国内300 MW机组先进水平,修正后的热耗率由8800.8 kJ·kW-1·h-1降低至8050.3 kJ·kW-1·h-1,汽轮机效率显著提高,最大连续出力为337.205MW,高于设计出力334.363MW,机组发电煤耗降低27.79g·kW-1·h-1,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75万吨,安全性能和热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