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作为生产资料,土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从自然属性看,土地类型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了各地域的自然条件。因此,研究土地类型具有实际的农业生产意义。关于土地类型,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土地类型是“以土壤为中心,并与地形,植被,水文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有人则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土壤+地貌+植被。前一种意见,实质上是以土壤代替土地。我们认为,土地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陆地表层(包括滩涂)具有生产特性的立地构形的自然综合体,是由岩石风化壳、土壤、地形、植被、水文等因素所组成,并受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的以及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深刻影响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以及建设的基地,是发展农(农、林、牧)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迁移、转化最复杂、激烈的生产环境。地球陆地上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土地类型生态属性及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资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0 引言土地是一种最基本的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它是陆地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是由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下的高度综合的自然经济系统。由于喀斯特地区基岩主要是可溶性岩石,使其土地资源具有它的特殊性质,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4.
土地质量及其度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土地质量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内容,界定土地质量的概念,研究土地质量变化,建立土地质量度量标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土地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与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各种土地利用的需求相关的土地条件.其内涵应该包括3部分,即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土地的经济质量和土地的管理质量.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环境状况;土地的经济质量指土地的经济属性,反映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区位条件;土地的管理质量是指土地的社会属性,反映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土地质量度量程序和土地质量度量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区土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豫西地区土地质量评价就是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全面分析和鉴定,准确地反映土地的自然潜力,为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以群体组合的形式,在生产关系中出现的时候,就有了群体利益问题。群体利益是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和目的。它是不同的制度下,社会产品分配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群体是人在生产中形成的组合关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阶级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人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所组成的群体即是人的自  相似文献   

7.
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因其自然和社会属性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和支持条件,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地整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权属调整等问题的对策,以及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人类作为劳动资源,隶属于社会资源。人类资源和土地、水、矿产等资源一样,属于自然的产物,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都是构成社会的物资基础。但是,它与其他资源的不同,就在于劳动资源能自己开发自己,自己利用自己,而其他资源必须由劳动资源来开发利用。这就是劳动资源与其他资源根本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9.
国家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事物.首先,国家具有自然属性,土地和人口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其次,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一种社会共同体.再次,国家具有政治属性,这也是国家的最本质属性,它体现为政治统治.根据国家的上述属性,可以把国家定义为:国家是建立在一定规模领土和一定数量人口基础上基于政治统治关系而确立的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一种物质资源,是自然综合体,它既可作为生产资料,也可作为消费资料,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在特殊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按照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进行的勘测、规划、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等活动,统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胡燕凌 《甘肃科技》2009,25(19):97-98,121
土地作为一种综合性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地发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是当今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价土地时特定利用类型的适宜性的过程,它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阐明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目的、任务及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水利开发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判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农、林、牧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因子其程度差异的评定。通过评价客观的反应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等各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一个综合自然地理的概念,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过去和现代的人类活动对冉然环境的作用同样也包括在内。开展土地类型的研究,不仅揭示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并为掌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目前山地土地分类系统和划分尚无统一标准,特别是南方山地土地类型划分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总体规划核心内容之一是规划实施的管理,这项工作涉及到土地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研究借鉴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先进经验,确保天津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期间,其所确定的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布局等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得以实现,从而使天津城市建设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其本身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要素。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史,土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相关联。伴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断地威胁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因此,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协调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极为重要的又是非常宝贵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客观经济环境的产物,是经过几千年来人类劳动改良的产物,隐含着大量的物化劳动。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土地有其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自然特性是:固定性。土地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有限性。土地面积是有限的;耐久性。土地具有永续利用的性能;差异性。土地质量和位置优劣,存在着差异性,土地的质量和位置对于农业来说,意味着土地肥力、温度、日照、地温、土壤结构等。经济特性,主要是指土地在自然力的基础上,土地在利用上所呈现的经济特  相似文献   

17.
前言高寒生境中的绵羊其各项生产性能表现均受制于其所处之生态环境,除人类社会这一生境因素外,自然生境与绵羊有机体在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也是极为复杂的。本文就自然生境因素中的几个主要因子(天然牧草状况、温度、湿度、降水量)与各季节绵羊体重、羊毛纤维细度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旨在为高寒牧区更合理地利用天然草地资源、组织绵羊生产和推行季节性畜牧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罗倩 《安徽科技》2014,(1):34-3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其本身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要素。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史,土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相关联。伴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断地威胁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因此,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协调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人类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思想始终将生态环境问题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下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思想的特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实践观和精确的预见性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工艺美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又是一种经济形态,它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作为一种经济的产物,工艺美术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服务,并受社会经济规律制约。经济作为工艺美术的内在属性之一,是工艺美术在人类生活中很重要地位的基础和保证。工艺实用的特征是经济性的具体表现,经济又是工艺设计、生产的原则。无论设计、生产、流通都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工艺美术作为社会的一种经济现象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在一定意义上所具有的艺术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