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松针提取液抗突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腹注和灌喂两种给药方式,研究了松针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的影响,以观察松针提取液的抗突变效应以及给药途径对抗突变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松针提取液的二种不同给药方式对环磷酰胺的致突变性均有抑制作用,使微核率显著下降,与环磷酰胺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1),但松针提取液抗突变效应并非剂量越大,效果越佳,只有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显示出最佳抗突变效应。亦即剂量与微核率只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42(p<0.05)及r=—0.9782(p<0.05)。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松针提取液的抗突变效应,经x2检验无显著影响(x2=4.370,xh=7.815,x2<xZ。。),实验结果还提示,松针提取液在低剂量时不呈现致突变效应,但灌喂或腹注达一定剂量时却有一定的致突变性,因此在利用松针提取液进行肿瘤防治时,选择适当剂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研究4种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邻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均能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引进标准剂量(definingdose)概念比较4种硝基芳烃类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4种硝基芳烃类的致突变性强弱为2,4-二硝基甲苯>间二硝基苯>2,6-二硝基甲苯>邻二硝基苯。  相似文献   

3.
按Ames法的要求,采用常规点试法,与经和不经代谢活化渗入法以及改良的平板渗入法,检测了不同剂量的细菌灭蝗剂对一组组氨酸缺陷型供试菌株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所用试验剂量的细菌灭蝗剂对供试菌株均无诱发突变作用,从而推测细菌灭蝗剂对哺乳动物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原因,以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为对象,体外研究了亚硝酸钠对细胞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加用一定剂量的亚硝酸钠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HIF-1α表达,超过一定剂量反而抑制细胞增殖和HIF-1α表达;当用亚硝酸钠和NO特异性清除剂c-PTIO一起作用细胞时,细胞增殖效应和HIF-1α表达总体有所下降,但细胞增殖和HIF-1α表达的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现象依然存在.结果提示,亚硝酸根离子和NO共同阻滞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导致细胞耗氧量下降,HIF-1α降解减少,使细胞有氧糖酵解加强,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采用SOS抗突变与致突变同步快速检测试验对人们经常食用的菜花、青蒜、大白菜、胡萝卜、卷心菜、油菜、芹菜、菠菜、西红柿和马铃薯10种蔬菜进行了致突变与抗突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0种蔬菜均无致突变性;菜花、青蒜、胡罗卜和卷心菜有抗突变性;大白菜和芹菜在是否加S9的试验中表现不同;西红柿和菠菜汁与渣的抗突变性有差异;马铃薯无抗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SOS/Umu试验评价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OS/Umu显色试验研究了对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4-辛基苯酚和4-壬基苯酚4个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SOS/Umu试验中,4个受试物均可以诱发SOS阳性反应,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这4个受试物具有致突变活性。试验同时显示这种致突变活性与受试物烷基的碳原子数目有一定的关系。这种致突变活性可能是此类化合物对生物机体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Ames试验检测了某市饮用水处理试验工艺各单元出水有机浓集液的致突变性.研究了不同处理单元对水的致突变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工艺的出水不加氯时,对TA98和TA100菌株的致突变活性均为阴性;加氯后,尽管致突变活性呈阳性,但与水厂现有工艺出水相比,致突变活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硝基芳烃类化合物诱发体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研究4种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邻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均能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增加,并且具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引进标准剂量(definingdose)概念比较4种硝基芳烃类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4种硝基芳烃类的致突性变性强弱2,4-二硝基甲苯〉间二硝基苯〉2,6-二硝基甲苯〉邻二硝基苯。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不同剂量下氯乙烯对人等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诱变性.从而在其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其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的方法,分别获得氯乙烯致微核率和精于畸形率,进而对氯乙烯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表明氯乙烯有致突变作用,氯乙烯为潜在的精于诱变剂。  相似文献   

10.
用Ames法检测了GrNPV的致突变性.实验用常规的点试法,不经代谢活化和经代谢活化的渗入法,和改良的平板渗入法来检测不同剂量的GrNPV对原核生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GrNPV对原核生物无诱变作用,无剂量效应关系,从而推测GrNPV对哺乳动物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1.
田间试验表明, 施用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青菜中硝酸盐的累积, 且小青菜叶柄中硝酸盐的累积量远高于叶片. 通常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于1 mg/kg FW(fresh weight, 指鲜重),但在蔬菜储藏过程中,易造成亚硝酸盐的累积. 在室温储藏条件下,当蔬菜腐烂时亚硝酸盐含量会增至数百mg/kg FW,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蔬菜食前处理后储藏, 也会对亚硝酸盐的累积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蔬菜制成匀浆后,短期内亚硝酸盐含量会剧增,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芜湖市主要叶菜类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芜湖市七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能力不同,同种蔬菜不同部位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根据WHO/FAO规定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及中国2001年10月施行的绿色蔬菜质量标准,蔬菜样本中香菜、菠菜、生菜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3.
几种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溶液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的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经过校正,亚硝酸盐含量x(μg)与吸光度A之间在λmax=540 nm处,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亚硝酸盐的量为0~20μg/50 mL水溶液中,服从Beer定律,其线性方程为A=(1.447x-0.138)×10-2,相关系数R=0.9990,其中x是亚硝酸盐的量(μg)。利用此方法所测定的当地出售的几种常见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结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简单、方便、快捷、实用,可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首次观测到亚硝酸(HNO2)对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降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NaNO2存在且溶液为酸性条件下MC-LR被显著降解,而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MC-LR无显著降解.降解速率随溶液pH值的降低而增加,但与NaNO2浓度无线性相关.在pH为1.73,NaNO2浓度为5 mmol/L,MC-LR浓度为...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香肠制品的营养保健功能,以瘦猪肉为主要原料,将功能性食品原料枸杞添加于肉中制成枸杞香肠。运用WSC-S测色色差仪测定枸杞香肠的亮度、红度、黄度值,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枸杞香肠的亚硝酸钠残留量,并结合感官鉴评,确定枸杞的最佳添加状态和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枸杞的最佳添加状态为浆状液,最佳添加量为50 g/kg(肉馅中,以下同);当亚硝酸钠添加量为0.15 g/kg时,枸杞香肠中的亚硝酸钠残留量仅为0.031 4 g/kg。枸杞的添加,既能增加香肠的感官品质,又能增加营养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亚硝酸钠的残留,增加了肉制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色酚AS、苯胺和亚硝酸钠为原料,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催化合成大红粉颜料;探究了相转移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大红粉颜料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的产物产率均明显提高,且混合催化剂(SDS和SDBS)催化性能最好,在反应中无明显起泡现象;相转移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1 g,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产率可达88.1%;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产物收率高、产品纯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理产白皮瓣蒜和紫皮瓣蒜提取液对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国标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大蒜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检测了提取温度、反应时间、提取液量、pH值等4个因素对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摸索大蒜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的最佳条件。结果:紫皮瓣蒜提取液在60℃、35 mL提取液、pH5.0反应液中反应20 min时清除率最大;白皮瓣蒜提取液在80℃、15 mL提取液、pH5.0反应液中反应15 min时清除率最大。在以上最佳清除条件下,对腊肉、火腿、酸腌菜、腌辣椒、萝卜干等五个样品分别用白皮、紫皮瓣蒜提取液处理后亚硝酸盐清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1.9%、71.1%。结论:大蒜对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筛选分离得到的好氧反硝化菌HG-7为研究对象, 经过16S rRNA同源性分析, 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HG-7反硝化功能基因的扩增结果表明, 菌体HG-7内存在好氧反硝化功能基因napA和nirK, 证实该细菌为好氧反硝化细菌。对菌株的脱氮特性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 以硝酸盐氮为氮源时, 菌株的最适碳源为乙酸钠和丁二酸钠, 最佳C/N比为6~10, 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6~30℃。在上述条件下, 菌株HG-7的好氧反硝化活性较高, 48小时内对100 mg/L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98%, 且在反应过程中亚硝酸盐氮积累量较低。以亚硝酸氮为唯一氮源时, 低浓度条件下可实现100%的氮素去除率; 高浓度条件下, 脱氮速率则受到明显的抑制, 对91.4 mg/L的亚硝酸盐氮氮去除率约为40%。因此, 将该菌株应用于废水的脱氮处理, 可实现氮素的有效去除, 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广东汕头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其中南澳县是高发区,潮安县是中发区、惠来县是低发区,各县居民普遍整年都吃自己腌制的“咸菜”。为了解食物因素和食管癌的关系,我们对汕头地区“咸莱”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做了检测,结果表明,高发区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高于中、低发区;且咸菜中含有二级胺,因此咸菜和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不同溶剂的提取方法对银杏叶在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时的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阻断作用的能力,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5%丙酮提取的银杏叶活性物质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及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银杏叶活性物质的适宜提取溶剂为55%丙酮,其提取物具有较高阻断亚硝胺合成及清除亚硝酸钠的功效。当提取物中固形物含量为43.60 mg/mL时,银杏叶对亚硝胺的阻断率为73.02%,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为75.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