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双定子感应电机等效电路的推导过程中,引入了“旋转等效”相位折算”的概念,将两个子定子之间旋转角α的变化,等效为转子相绕组有效匝数的变化,得到折算后的方程式,并提后也常规感应电机相似的“Γ”形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2.
从等效旋转概念出发,先导出吐温定子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方程,然后进行频率折算和绕组折算,最后导出吐温定子感应时机的工形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3.
铝转子单边盘式感应电机气隙较大,主要参数随半径变化,用传统电机分析法会造成较大误差,且无法准确描述铝转子中集肤效应的影响.采用一种新的电磁模型,利用分环计算和多层行波磁场模型有效解决了该电机存在的特殊问题,提高了模型精度.通过磁场分布计算得到电机的T型等效电路.分析了等效电路中电感和电阻参数.制作样机并通过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测定其T型等效电路参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误差较小,证明该方法能准确估算铝转子单边盘式感应电机的主要参数.计算电机电磁转矩随转差率变化的情况,高转差率下的实验转矩输出值与计算值接近.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电压源型逆变器供电的感应电机,提出了一种适于数字实现的离散化定子电流控制方案,与现有的定子电流控制方案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1)对电机参数及电机运行状态变化鲁棒性好;2)对定子电流参考信号的动、静态跟踪性能好;3)与转子回路的状态变量及参数无关;4)控制算法简单,适合于计算机实现。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该定子电流控制方案的提出为现代高性能感应电机交流调速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功能原理与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结构,分析了该电机的振动方程,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波动速度,定子推力及转子运动速度和力矩。建立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定子环及转子环的等效电路,为解决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数学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新息最小二乘的感应电机参数辨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新息最小二乘的感应电机参数的估算方法.在矢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推导出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的多新息最小二乘表达式,根据测量的定子电压值、定子电流值和转速值,估算出感应电机的转子时间常数、漏感系数、定子自感等参数,而不依赖于转子磁链.仿真结果表明了辨识的精确性,为其它多新息辨识方法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定子环的运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功能转换及守恒原理和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结构,分析和推导出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定子环的振动方程、定子环的波动速度、定子环对转子环的推动力、定子环的合成转矩及损耗等,建立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定子环的等效电路,如再对转子环进行分析与研究,则为解决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数学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图2,参10.  相似文献   

8.
基于MRAS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自适应系统(MRAS)的感应电机转子速度估算方法,用电机状态方程构成全阶观测器观测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推导出转速估算公式,并在理论上证明了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分析了定子电阻和转子电阻的变化对转速估算的影响,并对严重影响速度估算的定子电阻的变化进行了补偿,从而构成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速下具有较好的转矩转速特性以及良好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9.
将感应电动机笼型转子绕组端部采用分段连接的方法 ,在笼型感应电动机转子采用普通导电材料的情况下 ,提高转子折算至定子边的电阻或阻抗 ,对于变极感应电动机 ,则可以做到每种极数对应不同的转子折算电阻或阻抗 ,从而能够减小启动或变极切换电流及增大启动转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V/f控制在低频或负载时难以维持感应电动机磁通恒定的问题,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的同步旋转坐标系,根据定子磁链与定子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标量控制下电机磁通控制策略.利用定子磁链观测器估计电机定子磁链,并对其进行闭环控制,实现低频和额定负载情况下电机磁通的恒定控制.基于全数字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圆柱型水槽内动/静叶相干非定常流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转速和动/静叶相对位置下,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对具有动/静叶的圆柱型水槽内瞬态流动非定常相干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消除随机因素的干扰,实验采用锁相编码器技术和集平平均技术来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圆柱型水槽内部具有较强的动/静叶相干现象,静叶区经常出现旋涡结构,通过集平均处理得到的某一转速及动/静叶相对位置情况下的速度矢量分布,可显示旋涡的位置随动叶和静叶的相对而变化,实验还发现,随着转速的升高,动/静叶相对位置对静叶区旋涡的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12.
对具有三滑环的绕线型变极感应电动机,分析比较了常规的反向法和共轭法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指出在既要求所有极数均保持可串电阻调速性质不变又要求有好的性能条件下,可在转子电路中采用交-直变换的方法,将原来的交流输出变为直流输出,以8/16极转子绕组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to the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micro-motor to optimize parameter design. Besides the different oversize from macro motor, the novel structure of micro motor which the rotor is set between the two stators make its design different, too. There are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problems CSP) in the design. It is shown that the use GA offers a high rate of global convergence and the ability to get the optimal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micro motors.  相似文献   

14.
Genetic Algorithms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Micro-Moto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to the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micro-motor to optimize parameter design. Besides the different oversize from macro motor, the novel structure of micro motor which the rotor is set between the two stators make its design different, too. There are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problems CSP) in the design. It is shown that the use GA offers a high rate of global convergence and the ability to get the optimal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micro motors.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叶轮血泵内的机械磨损、延长血泵的使用寿命,采用了永磁磁浮技术,并利用自制测试系统测量永磁磁浮叶轮在血泵内的位置,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血泵流量及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叶轮便能实现悬浮,而且转速越高、流量越大、气隙越小血泵越稳定,即旋转叶轮的偏心距及振幅越小.此外,还证实两种常用的永磁轴承比作者研制的永磁轴承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机械运转速度的不断提高和新型材料、新型结构的推广应用,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日显突出和重要基于线性系统原理的转子动力学理论与方法难以对实践中出现的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作出准确的描述、阐释和预测近年 来,随着非线性科学研 究的深入和渗透,转 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已成为应用力学和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有利于建立旋转机械振动状态集与故障集之间的映射关系出发,综述了近年来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的主要进展,总结了转子系统中出现的典型非线性动力现象及其产生机理,目的在于丰富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知识库参55  相似文献   

17.
首先将内埋式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转化为一种表贴式永磁电机模型的等效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静止和低速时的位置观测器。此方法采用高频的旋转矢量电压注入到电机的定子绕组中,通过对高频电流建立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模型进行位置跟踪,从而取代通过电流滤波方法跟踪位置,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区分正D轴和负D轴的位置。最后建立了此算法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滑移界面位置对叶轮机械内部旋转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滑移界面位置对叶轮机械内部流体旋转流场的影响,选择了有定子和无定子二种典型的叶轮机械模型,使滑移界面位于转子和静止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分别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叶轮机械内部旋转流场分布,并与实验结果和其他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移界面越靠近转子,转子转动对四周区域流体的影响越小;滑移界面越靠近静止部件,转子转动对四周区域流体的影响越大;滑移界面位置应取在转子和静止部件之间靠近转子的1/8~1/4处.  相似文献   

19.
具有初始弯曲和刚度不对称的转子碰磨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转子转速的碰磨力模型,分析了具有初始弯曲和刚度不对称转子系统的碰磨响应,得到了系统参数对系统分叉和混沌响应的影响,通过与刚度对称转子系统的碰磨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具有初弯和刚度不对称转子系统的碰磨响应有很多不同的运动特性,这种不同来源于转子两个方向刚度的耦合作用,刚度不对称越大,系统越窬铁发生拟周期响应,越容易导致碰磨出现,不平衡参数越大,系统响应的振幅越大,越容易发生碰磨和周期解分叉,阻尼系数越小,发生周期解分叉的转速比越小,系统响应随着转速比的变化引发了各种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弯掠动叶和径向(常规)动叶旋转失速工况下流场的实验结果,论述了这两种叶片在变工况下的性能差异以及弯掠动叶对旋转失速特征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失速前后有关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弯掠动叶引起旋转失速流场变化的机理及对流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