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混凝,厌氧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反应器处理造纸制浆含氯漂白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时,整个系数CODcr总去除率达88.1%,BOD5去除率达81%,AOX去除率达98.4%,毒性值去除了92%,絮凝单元去除的主要是大分子氯代有机物,厌氧单元通过还原脱氯及酸性水解,氯代有机物得到了基本的去除;好氧单元对COD有较高的去除率,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废水中既有木素又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虽然漂白废水厌氧处理效果不如好氧处理,但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A/O工艺处理压缩机生产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对混合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了35%左右,TP去除率超过98%,BOD5/COD由0.18提高至0.30以上.催化铁内电解出水经水解酸化,BOD5/COD进一步提高至0.45.组合工艺系统COD、悬浮物SS、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93%,94%和99%以上.  相似文献   

3.
根据甘蔗制糖业废水排放量大,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高,成分复杂,废水处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设计甘蔗制糖废水的ABR-CASS处理工艺。处理工艺先将废水依靠高程差流至ABR水解池,由水解池内的厌氧和兼氧混合菌群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后,流至CASS池进行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质。甘蔗制糖废水经过该工艺处理后COD、BOD5、SS、NH3-N去除率分别是98%,99.4%,86.0%,96.0%,出水达到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工艺对处理甘蔗制糖废水具有启动快、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解酸化法对制药废水进行了预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初始COD越大,其最佳HRT越长及COD去除率越低。初始COD为4250mg/L时,BOD/COD达到了0.84,可生化性提高了55%;对于初始COD为9775mg/L的制药废水,BOD/COD的初始值就很高,水解酸化阶段对其可生化性的提高并不明显。对于进水COD为4250mg/L的制药废水,当HRT为12h时,系统达到临界酸化时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厌氧-好氧法处理豆奶废水,分析温度在35℃时好氧运行中曝气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好氧进水COD在420~560 mg/L之间,曝气3h,其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NH4+—N、PO43-—P去除率都可达到90%以上.采用厌氧-好氧法处理豆奶废水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王凡  陈维国 《甘肃科技》2004,20(5):91-92
采用剩余污泥量较少的水解酸化作为啤酒废水的预处理工艺 ,再采用好氧生物法进行处理。试验表明 :水解酸化工艺有效的提高了啤酒废水的B/C值 ,明显地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促进了废水的进一步好氧生物处理。并且CODCr、BOD5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96 .9%和 98.7%。尤其是整个系统剩余污泥量极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厌氧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甲醛废水。在反应期缺氧段, 采用中高温生物催化酸化,对季戊四醇、甲醛废水进行初级降解;在反应好氧段,进一步降解上一阶段的水解产物。运行结果表明,BOD5负荷0.04~0.08kgBOD5/ kgMLSS.d,甲醛负荷0.011~0.022kg/kgMLSS.d.当反应期缺氧段为20h,好氧段为 11h,甲醛去除率可以达到98%,CODcr去除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8.
HAT/两级BAF处理中药综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处理工艺及废水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水解酸化(HAT)-两级曝气生物滤池(BAF)对衡阳中药厂综合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并用活性炭对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结果表明,22天可完成生物膜培养,水解酸化可较大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从12 h增至28 h时,污染物去除率提高,出水水质变好.当HRT为24 h,进水COD、BOD、SS和色度为1600 mg.L-1、780 mg.L-1、275 mg.L-1和270倍时,BAFII出水分别为91 mg.L-1、20 mg.L-1、65 mg.L-1和70倍,相应的去除率为94.3%、97.4%、76.4%、74.1%,出水达到GB8978-1996二级标准,活性柱出水可达到回用.水解酸化-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类似中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复合式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并对系统的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停留时间HRT≥30 h,COD、BOD5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6%、97%和93%以上,当HRT分别为20 h和10 h时,COD、BOD5和氨氮分别为90%、94%、87%和86%、92%、83%;重点考察在HRT为20 h时,COD的浓度范围从125.3~492 mg/L,氨氮的浓度范围为20~32.91 mg/L,但是它们的去除率维持在90%以上,系统对污染物有更高更稳定的去除效果,而且系统对冲击负荷也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啤酒废水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文章主要针对啤酒废水的处理,采用了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技术.其中厌氧过程采用了UASB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BOD、COD的去除率可达86%以上.好氧过程则选用生物转盘,其运行简单、易于管理,BOD、COD去除率可达72%.啤酒废水最终经过此处理工艺,达到出水水质要求并安全排放,以免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连续流槽式搅拌反应系统(ACSTR)作为反应装置,以制糖废水为底物,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反应的启动污泥,着重研究底物质量浓度和HRT对系统同步产氢产乙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底物质量浓度和HRT条件下,乙醇产量和氢气产量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当底物质量浓度和HRT分别为6 g COD/L和6 h时,乙醇和氢气产量分别为1.62/7.25 mmol/(L·h)and 2.97/8.73 mmol/(L·h).线性分析发现乙醇产量和氢气产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线性方程分别为y=0.156 6x+0.4487(r2=0.8778)和y=0.148 8x+1.671 4(r2=0.9838).  相似文献   

12.
热碱解-水解联合工艺预处理剩余污泥,可以实现污泥快速破胞,释放污泥细胞中的有机物,促进水解过程物质的转化,也有利于回收剩余污泥中的碳源. 基于此优点,本研究考察了温度、pH、反应时间对剩余污泥热碱解破胞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热碱解条件. 比较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0~120h)下污泥水解过程中SCOD、挥发性脂肪酸(VFAs)、氮磷、蛋白质和糖类浓度的变化,分析了水解过程物质的转化情况. 结果表明,较高的pH(pH11)和较高的温度及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高污泥破胞效果. 适宜的热碱解条件为:热碱解破胞温度为70℃、初始pH 11,反应时间1 h. 在该条件下,SCOD浓度可超过11500 mg/L,污泥溶胞率为44%. 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VFAs和SCOD浓度分别高于2400 mg/L和5800 mg/L. 研究发现热碱解-水解反应约120h达到平衡,此时蛋白质和糖类稳定在130 mg/L和190 mg/L左右,其中,氮磷主要以氨氮和PO43-形式存在,相应比例分别为89%和94%. 热碱解-水解联合工艺通过加速污泥破胞,释放胞内有机物,能够明显地促进污泥的水解,这为剩余污泥热碱解-水解预处理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A2/O工艺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考察了不同HRT、DO、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温度、C/N比等条件下,A2/O工艺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当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6 h、DO为4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30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A2/O工艺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reactor and bioaugmentation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bio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molasses wastewater. The start-up experiments consisted of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0~24d) seeded with activated sludge, the butyric acid type-fermentation formed when the initial expanding rate, organic loading rate (OLR), the initial redox potential (ORP)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were 10%, 10.0 kg COD/(m3·d), - 215 mV and 6.7 h, respective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stage on day 25, the novel hydrogen-producing fermentative bacterial strain B49 (AF481148 in EMBL) were inoculated into the react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LR 16. 0 kg COD/(m3·d), ORP and HRT about - 139 mV and 6.7 h,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 reaction system transformed to ethanol-type fermentation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OLR. When OLR, ORP and HRT were about 94.3 kg COD/(m3·d), -250 mV and 1.7 h, respectively, the system achieved the maximum hydrogen-producing rate of 282.6 mL H2/L reactor· h and hydrogen percentage of 51%~53% in the biogas.  相似文献   

15.
采用ASBR装置,在常温条件下对影响污泥酸性发酵的主要因素如排泥间隔时间、pH、HRT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ASBR处理污水厂污泥的最佳酸性发酵工况,即:温度22℃,进料VS 20g/L,HRT 3.0d,间隔2d排泥,不调节pH。此时,污泥的产酸率为0.128,VS去除率为34%,发酵液的碱度为570~839mg/L,NH3-N的质量浓度为280.1~318.6mg/L,PO43-的质量浓度为29.45~44.32mg/L。  相似文献   

16.
SBR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硝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内氨氮的去除、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情况,并对反应器的工艺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h,pH为7.5,溶解氧浓度为3mg/L时,氨氮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9%,反应器内的硝态氮生成量稳定,达到85%以上,亚硝态氮很少。污泥特性研究表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SV在35—40,粒径分布在183μm左右。  相似文献   

17.
在油田普遍采用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新技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PAM)污水的处理问题。含PAM污水的特点是粘度大、含油多、乳化油稳定,故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回注水水质的标准。对模拟含聚废水驯化的好氧颗粒污泥内微生物的研究将有助于油田含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开发。采用人工模拟油田含聚废水在实验室内驯化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含聚驱采出水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44h时,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将进水中的聚丙烯酰胺由350mg/L降低至150mg/L,去除率达到57%。对颗粒污泥内的优势微生物研究表明,在模拟含聚废水中对PAM起主要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为产碱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活性污泥为种泥,研究好氧絮状污泥的厌氧颗粒化过程及其机制.UASB在污泥负荷(SLR)0.25kg(COD)/(kg(VSS)·d)和水力负荷(HLR)0.1m3/(m2·h)的条件下启动后,通过分阶段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逐步将SLR和HLR提高到0.52kg(COD)/(kg(VSS)·d)和0.3m3/m2·h,经过150d的连续运行,成功培育出了厌氧颗粒污泥,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先后经历了污泥驯化期、微生物聚集体形成期、初生颗粒污泥形成期、次生颗粒污泥形成期、成熟颗粒污泥形成期5个时期.好氧絮状污泥的厌氧颗粒化机制整体上符合二次核学说,其中初生颗粒污泥的形成符合黏液学说,而次生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与目前已报道的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不同,其内核是由初生颗粒污泥破碎后的碎片组成,产甲烷丝状菌和其他细菌通过插入碎片中或者附着于碎片表面的方式形成聚集体,并逐渐发展成为次生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19.
研究填料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活性污泥—水生植物的组合工艺处理大蒜切片加工废水的运行特点.结果表明:填料ABR单元的最佳HRT为20 h,有机负荷小于COD 7.8 kg/(m3.d)为宜,在此工况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2.5%;活性污泥法单元的最佳HRT为12 h,进水有机负荷宜保持在COD 0.8~1.2 kg/(m3.d)之间,在此工况下,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1.0%;水生植物单元的最佳HRT为3.5 d,在此最佳HRT下,COD的去除率为42.6%.该组合工艺COD总去除率保持在99.37%~99.42%之间,出水的COD浓度为38~41 mg/L,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许春红  刘永德  李建  张玉洁 《河南科学》2010,28(12):1601-1603
本实验主要研究常温条件下IC反应器处理土豆淀粉废水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I,C反应器对高浓度土豆淀粉废水具有很高的处理能力,运行40 d左右时,进水COD=(5 000~7 000)mg/L,其去除率即可达到70%以上;启动阶段HRT=6 h时,絮状污泥可被有效洗出,污泥颗粒化效果明显;运行50 d时,有黑色、灰白色颗粒污泥形成,粒径约为(0.5~3)mm,其中细菌主要为G-杆菌,也有部分球菌和丝状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