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沙质地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的生长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立地类型与林分生长关系十分密切,泥炭性风积沙土最适宜这3个树种生长,水化性风积沙土和不均一性风积沙土相对不利于这3个树种生长。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地的生长表现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有优劣,林木生长速度表现为厚荚相思最快,木麻黄次之,湿地松较慢;抗强风能力则是湿地松最好,木麻黄次之,厚荚相思较弱;海岸前沿耐潮湿海风能力表现为木麻黄最好,厚荚相思次之,湿地松较差。木麻黄目前仍然是沿海防护林海岸前沿不可替代的造林树种,湿地松抗风能力最强,而厚荚相思最能适应沿海沙质地干旱瘠薄的恶劣立地条件且生长迅速,对土壤改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元谋县的干热河谷引种了9个木麻黄种和1个无性系,并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肥木木麻黄的树高生长最好,粗枝木麻黄的树高生长最差.造林1年和2年后都以短枝木麻黄的保存率最高,轮生木麻黄的保存率最低.综合树高及保存率两个生长指标,短枝木麻黄可作为云南干热河谷造林树种进行进一步推广试验.木麻黄接种Frankia菌后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Frankia固氮菌后对木麻黄树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更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木麻黄老林带分别采取不同采伐宽度种植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以及建立多树种混交配置更新,结果表明10m×30m、20m×30m及30m×30m采伐带宽度更新木麻黄平18无性系生长显著差异,以30m×30m采伐宽度更新林木生长最佳.采用木麻黄、厚荚相思、湿地松纯林更新效果较好;木麻黄与厚荚相思、厚荚相思与湿地松单行混交,存在不同程度的种间矛盾,林分生长不稳定,因此不宜采用.木麻黄与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与湿地松以及厚荚相思与湿地松采用多行混交,其更新效果普遍较好,两者之间竞相生长,种间关系比较协调.多行混交不仅可以避免树种之间挤压,而且整个林分形成多层次空间结构,从而形成防护林树种的多样性和较好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4.
联勤海涂在定海县的西南边,属盐仓、石礁、紫微公社和城关镇,总毛面积7000亩左右,除紫微公社强增大队400余亩为一九七一年九月关塘门外,其余均为一九六六年七月关塘门的涂地。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积极开展新围涂地的改良利用的科学实验活动。近年来涂地棉花、大麦种植面积连年扩大,总(单)产也有一定提高,尤其是涂地油菜的种植,近三年来迅速扩大和增加。联勤片涂地油菜面积从一九七二年只有紫微公社东升农场的4.8亩总产605斤,一九七三  相似文献   

5.
沿海前沿林带更新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沿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大多已达40~50年,生长量及防护功能均下降,需要通过更新来保证防护林效益的持续发挥。而现有的防护林以木麻黄单一树种为主,林带结构简单,防护林生物多样性较差且生态景观单调。为此,我们结合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开展了不同树种造林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尾细桉、巨桉、粗皮桉和木麻黄无性系A13、平2在基干林带更新造林中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可作为前沿保留少量老林带下基干林带更新的树种。  相似文献   

6.
围垦海涂,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具体措施。我场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在省、地、县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年时间内围垦了3200亩涂地。为了加速利用涂地,于1975年11月份关了塘门,1976年试种了早稻1.8亩,单产485斤;晚稻扩大到  相似文献   

7.
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海岸更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改变沿海地区造林树种单一状况,提高森林群落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1990年在福建东山县海岸后沿沙地引种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及毛绢相思;1998年选用厚荚相思、木麻黄、刚果12#桉、湿地松等树种在木麻黄基干林带下套种更新和带状采伐更新;1999年选用厚荚相思、肯氏相思、马占相思、纹荚相思在风口沙地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岸前沿风口沙地厚荚相思造林成活率高,受风害轻微,对沙荒风口不良生境适应力强;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中,厚荚相思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在林带后沿沙地厚荚相思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于其它相思类树种,树高,直径及材积生长量最大,降低风速明显,林内凋落物多,提高土壤肥力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木麻黄生长量研究,旨在评价木黄麻的生长状况,探索该地区木麻黄生长规律。从而较完整地评价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综合效益,并为木麻黄防护林带营造和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资源收集及其主要分类与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明 《海峡科学》2008,(12):90-91
木麻黄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浙江南部等省(区)海岸带引种半个世纪以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了极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不断地收集木麻黄优良种质资源新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我场已建立福建省最大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基因库,以便使木麻黄科树种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林我耀 《科技资讯》2008,(14):100-101
利用经各种处理的短轮伐期水培木麻黄木屑、普通木麻黄木屑和杂木木屑栽培香菇,经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短轮伐期水培木麻黄适合作为香菇栽培原料,其产量,利润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平潭气候环境适合栽培香菇食用菌;木麻黄树龄对栽培香菇的效果无明显影响;木麻黄木屑的粗细程度对香菇的栽培影响不大。试验成功结束了平潭无生产食用菌的历史,填补了国内利用木麻黄木屑栽培食用菌研究上的空白,确定了木麻黄可作为香菇栽培的新树种,对提高平潭木麻黄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王、张、江、姚“四人帮”,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生产力大解放,全国各项工作都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大干快上。大米草在我地区的试种工作也要大干快上,为改变我区涂地面貌,加速涂地改良利用,为建设大寨县作出新贡献。大米草在我地区虽然早在1965年引入试种,由于受到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影响和干扰,这一海涂利用上的尖兵——大米草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十多年来这一工作的步子跨得不大,落后于其它地区的发展。近三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和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鼓舞下,在地区有关部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木麻黄优树选择标准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麻黄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浙江南部等省(区)海岸带引种半个多世纪以来,对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收集用材型、抗逆型和景观型等木麻黄优良种质资源的新材料非常重要。该文主要探讨多功能木麻黄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以便使木麻黄科树种的研究不断深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采用应力波技术分析海南岛海防林主要树种、胸径、不同气候分布区、活立木不同方位等因素对活立木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与胸径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S型曲线和倒函数曲线的相关性远好于直线的相关性,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适用于中小径级范围内,胸径大于16 cm后应力传播波速度基本稳定;(2)不同树种应力波传播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同胸径条件下(DBH:12~16 cm),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最大(4211.90 m·s-1),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次之(4025.17 m·s-1),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最小(3543.75 m·s-1),且DBH≥18 cm时,各径级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也均大于马占相思,表明木麻黄的抗风性能良好;(3)不同气候分布区及活立木不同方位对木麻黄应力波传播速度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评价海防林不同树种的抗风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纯林与混交林叶片热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东南沿海防护林4种主要树种纯林及混交林共8个林分类型成熟和衰老叶片的热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纯林中,厚荚相思叶片中热值最高,湿地松次之,都高于木麻黄和桉树:木麻黄纯林、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中木麻黄小枝热值差别不显著,都高于与桉树混交的木麻黄小枝;厚荚相思纯林和混交林成熟叶及衰老叶热值都高于湿地松和桉树:在所有的林分类型中,衰老叶中的热值都高于成熟叶或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宁海县青珠农场四胜塘位于三门弯内下洋涂。未围海涂质地为轻粘土,一米涂层平均含盐量(氯化钠,下同)1.17%,酸碱度9.0。四胜塘总面积1,449亩,可垦种净面积1,209亩。1976年春大面积播种田菁,同时试种棉花20亩,平均亩产皮棉80.3斤;冬种大麦250亩,平均亩产76斤。1977年全塘垦种棉花、水稻、柑桔共715亩,占可垦种净面积60%,生长较好,30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达116.5斤,为新围涂地迅速垦种利用和植棉速获高产取得了经验。现将四胜塘棉花高产技术经验,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加速新围涂地改良利用,要使土壤中盐份迅速下降和加速土壤熟化,在采用开沟排咸、翻耕土壤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作物的试种,覆盖地表,减少蒸发,抑制盐分上升,达到边改良边利用的目的。根据现有的经验,从各季作物的种植来看,尤以抓好冬季作物的把握性较大,特别在缺少淡水源的地区。在冬季作物中,耐盐性较强的有油菜和大麦,但油菜和大麦只能在土壤含盐量一定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在刚围成的海涂上种植大麦,往往因盐分的影响不出苗或少数出苗后遭受盐害而死,为此,我们和东升农场科研组的同志一道进行大麦品  相似文献   

17.
海岸防护林林间空地套种木麻黄生长效果与防风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平潭岛海岸木麻黄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老木麻黄林间空地套种一年生木麻黄壮苗的生长效果,并开展复层结构的异龄防护林降风效能观测。结果表明:采用林间空地套种木麻黄壮苗生长较快,近5年树高平均可达8.6m,胸径8.75cm。经观测表明,有套种的林分平均降低风速可达84.95%,比无套种木麻黄老林带提高了14.45%,有效地发挥防护功能。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林带结构,而且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滨海风沙地木麻黄的特性及根际养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木麻黄是热带旱生类型植物,但能适应轻盐渍土。土壤含盐量增加时,木麻黄的外部形态略有变化,体内薄壁组织,尤其是髓部增加最明显;渗透势有显著降低,含水量和含灰量有一定程度增加。在海岸沙质地上栽培的木麻黄,以坚木麻黄生长最快,抗风力最强。木麻黄迹地养分全面下降是二茬木麻黄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导因是群众不断取出木麻黄凋落物。采用施肥补给等各种措施,在实践中已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沙质海岸通过选择木麻黄惠安1号、广东701号两个无性系与木麻黄实生苗进行建立防护林比较.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其保存率、生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的实生苗.因此,在滨海风积沙土上建立沿海防护林,必须选择适应性强、耐瘠薄、生长迅速的木麻黄无性系.种子育苗造林要严格选择木麻黄优良母树进行采集种子和培育苗木,否则将是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20.
福建滨海风沙区木麻黄林带迹地土壤性质和林带更新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土壤化学性质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角度,研究了福建滨海沙土木麻黄林迹地更新不良的原因。研究结果认为,土壤的酸化和土壤有效钼的缺乏是迹地木麻黄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土壤有效钼的缺乏与这一区域缺乏燃料,木麻黄枯枝落叶几乎全被用作农家燃料,使木麻黄林正常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断有关。提出了解决滨海沙土木麻黄林的维护和更新,以保护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