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侧耳和毛柄金钱菌等为大众喜爱的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需要量也很大。近年来食用菌的栽培方法虽已有较大进展,由原用树棒改为木屑培养。但木屑栽培需用大量玻璃瓶和棉塞,而装瓶、挖瓶、压块等环节多,以致成本高,生产率低,影响香菇等产量的提高。我们于  相似文献   

2.
香菇是栽培较广、需求量较大的一种食用菌,它的生产一向使用木材,耗费大量木材资源。生产速度慢,产量低。近年来发展木屑栽培以后,产量有了较大提高,但大量砍伐树木,必然影响生态平衡。为解决林、菇矛盾,减少林木用量,扩大原料来源,我们经二年多的努力已筛选出适于稻草、废棉露地栽培香菇的菌株,通过不同规模、多种形式、多点试验已获得成功,现将研究成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燕钢  程凤娟 《科技潮》2009,(7):45-45
近来,平谷区镇罗营镇五里庙村利用闲置或废弃的果窖进行食用菌栽培试验,引进了杏鲍菇、白灵菇等4个品种。经过几个月的试验,近日,杏鲍菇栽培终于喜获成功。在为山区农民拓展了增收渠道的同时,利用当地果树修剪下的枝条,将其粉碎成木屑栽培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菌袋制作成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龙泉林化厂在木材生产过程中有大批板糠。过去大都用来当柴烧,一九七九年这个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开始试验利用板糠栽培香菇。几年来,逐步发展。去年秋冬,栽培木屑香菇4100平方尺,十二月陆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吴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枝屑栽培食用菌的潜力评价,对延伸吴茱萸产业链和加快吴茱萸枝条降解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吴茱萸枝条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食用菌中栽培周期较短的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验菌株,通过测定和分析吴茱萸枝屑、杂木屑和棉籽壳的营养成分,以杂木屑配方(CK1)和棉籽壳配方(CK2)为对照,探讨以吴茱萸枝屑代替CK1中20%(处理1)、40%(处理2)、60%(处理3)、80%(处理4)和100%(处理5)的杂木屑栽培榆黄蘑对其农艺性状、菌包基质降解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评价吴茱萸枝屑栽培榆黄蘑效果。【结果】吴茱萸枝屑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杂木屑的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比棉籽壳的低39.64%和16.55%;粗蛋白含量是杂木屑的4.25倍和棉籽壳的1.91倍,碳氮比是杂木屑的0.24倍和棉籽壳的0.55倍;在杂木屑中未检测到硒,而吴茱萸枝屑的硒含量是棉籽壳的7.69倍。吴茱萸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榆黄蘑,虽然增加了投入,但对菌丝萌发时间、长势...  相似文献   

6.
用锯木屑栽培香菇,这是近几年来新兴的生产方法,它具有出菇快,产量高,节省材木的优点,是今后发展香菇生产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全国各地对木屑生产香菇普遍存在投资大,成本高,工艺繁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它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以及几百年来栽培香菇的经验,提出了木屑栽培香菇“三脱离”,  相似文献   

7.
以柿木屑为基质,以菌丝长速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香菇(Lentinus edodes)的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配方B是栽培香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柿木屑60%,杂木屑20%,麸皮19%,石灰1%.  相似文献   

8.
轮伐期的概念;确定轮伐期的依据,主要有影响轮伐期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确定轮伐期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攻克污染率居高不下这一难题,摆脱了传统香菇栽培采取完全熟料,绝对无菌的培养模式,并结合发酵料栽培其它食用菌的原理,以香菇发酵料为基质,采用不同的热力处理方式,对香菇菌丝和两种主要霉菌进行接种培养,结果表明香菇发酵料经100□热力处理0.5至5小时,可有效抑制两种主要霉菌的生长,同时对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这一结论将会使香菇代用料袋栽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元谋县的干热河谷引种了9个木麻黄种和1个无性系,并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肥木木麻黄的树高生长最好,粗枝木麻黄的树高生长最差.造林1年和2年后都以短枝木麻黄的保存率最高,轮生木麻黄的保存率最低.综合树高及保存率两个生长指标,短枝木麻黄可作为云南干热河谷造林树种进行进一步推广试验.木麻黄接种Frankia菌后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Frankia固氮菌后对木麻黄树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森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轮伐期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木材产出利润模型,将利润最大化转化为图的最长路径问题,建立了一个隐式图模型。其次,提出了最长路径算法,并对隐式图模型进行求解,用得出的最长路径计算出最优轮伐期。最后,对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本文设计了3组试验,分析林地投入产出、木材产出利润和木材产量对最优轮伐期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林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且利润回报受到市场利率的显著影响;轮伐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木材产量函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杨树由于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我国实施"天保"工程,像营造短轮伐期的杨树人工林更受到普遍关注。为提高杨树的栽培水平和利用效率,本文就杨树的品种鉴别、新品种选用、我省杨树栽培存在问题、杨树栽培丰产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为我省的杨树栽培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平香菇栽培方式和生长条件。试验证明,平香菇属中低温型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用以木屑为主的栽培料进行瓶栽或袋栽,生物转化率为112%。平香菇风味介于平菇和香菇之间,可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大面积栽培,但其遗传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星火食用菌十年燎原八闽。“七五”期间,福建省组织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食用菌综合技术开发”,是一项覆盖面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促进了室外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大规模发展。“八五”期间,实施的国家“八五”重中之重星火计划“菌草栽培食用菌综合技术开发”(简称“草栽食用菌”)项目,累计推广菌草栽培食用菌1239.亿筒(袋),总产值达22.46亿元,不仅实现了从木屑栽培食用菌到菌草栽培食用菌的飞跃,还促进了中国食用菌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十年福建食用菌实现三大跨越。  相似文献   

15.
蕉藕,是我省利用零星瘦脊闲地广泛栽培的旱地粮食经济作物。它含淀粉丰富,主要是制作粉丝销售全国各地。但是每百斤鲜蕉藕制取淀粉后尚有16—20斤的干残渣,目前尚未充分得到利用。笔者在1980年下半年开始作为栽培金针菇、平菇等食用菌培养基试验。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去年又作栽培银耳的试验,又获得满意的结果。木屑、甘庶渣、蕉藕渣三  相似文献   

16.
杨树由于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我国实施"天保"工程,像营造短轮伐期的杨树人工林更受到普遍关注.为提高杨树的栽培水平和利用效率,本文就杨树的品种鉴别、新品种选用、我省杨树栽培存在问题、杨树栽培丰产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为我省的杨树栽培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探讨不同轮伐期对巨尾桉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为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确定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伐期为短(7a)、中(13a)和长周期(21a)的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轮伐期桉树林分生物量、碳固存、年平均固碳量的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桉树林分碳固存的影响。【结果】巨尾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随着轮伐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7a轮伐期的(75.81±5.12)t·C/hm~2增至13a轮伐期的(180.11±19.97)t·C/hm~2以及21a轮伐期的(192.08±16.50)t·C/hm~2,方差分析表明,13a和21a轮伐期的总生物量碳显著高于7a轮伐期,而13a和21a轮伐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随轮伐期延长而显著降低,由7a轮伐期的(89.99±0.35)t·C/hm~2、13a轮伐期的(85.42±0.76)t·C/hm~2下降到21a轮伐期的(74.64±0.24)t·C/hm~2。7~13a仍是巨尾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迅速增长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由7a时的10.78t·C/(hm~2·a)迅速提高到13a的19.54t·C/(hm~2·a),增长81%;21a时巨尾桉人工林进入固碳能力下降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降至3.78t·C/(hm~2·a),固碳能力只是13a的19.34%。【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这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致。  相似文献   

18.
杨树由于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我国实施“天保”工程,像营造短轮伐期的杨树人工林更受到普遍关注。为提高杨树的栽培水平和利用效率,本文就杨树的品种鉴别、新品种选用、我省杨树栽培存在问题、杨树栽培丰产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为我省的杨树栽培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树由于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我国实施“天保”工程以后,营造短轮伐期的杨树人工林更受到普遍关注。为提高杨树的栽培水平和利用效率,本文就杨树的品种鉴别、新品种选用、我省杨树栽培存在问题、杨树栽培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探讨,为我省的杨树栽培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轮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轮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轮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轮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