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刻字和根雕、盆景一样,是介于工艺和纯艺术之间的泛艺术,它作为一门独立的泛艺术形态,也有真审美特征;刻字媒介(质料)的以重性;有其独特的艺术技巧,有个人的风格追求,刻字艺术的发展,应遵循审美规律,提倡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本雅明是一位渗透着强烈现代精神的美学家和文艺学家,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他充分论证了著名的“机械复制”理论,但并没有对这一理论所关涉到的韵味艺术和“机械复制”艺术进行直接地比较。本文从“机械复制”理论出发,将韵味艺术和“机械复制”艺术从中剥离出来,并对其中所蕴藏的隐形比较加以放大。文章最后将探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所蕴涵的比较对国内文艺现象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冬雪 《奇闻怪事》2009,(11):109-109
美术专业学生普遍只重视技法训练,忽视艺术理论学习及艺术修养的提高,艺术视野狭窄,严重影响学生的艺术发展。作为一个艺术学子,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能和艺术天赋外,还应具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理论基础及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相似文献   

4.
国画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画是生活的艺术,国画教学是置身于生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实践,后理论,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画的装裱技术;学习时,教育学生决不能食而不化,应创造性地运用;正确认识艺术作品中的美与丑等。  相似文献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之一。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既产生了负面效应,也产生了正面效应。但本雅明在对传统和现代艺术两种类型分析时并没有贯穿到底,在情感上始终有着对传统的留恋,缺乏应有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艺术教育应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提升艺术教育价值,确立创新教育观;以人为本,面向学生,增强艺术教育的责任感。艺术教育不单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应更多的为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作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表现技巧和观察方法在传统层面的高度完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家的主体世界渴望一场挣脱被动与封闭的革命,现代艺术产生了。而想象是现代艺术飞翔的翅膀。西方哲学思潮对想象认识的演变引导着现代艺术的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艺术本身的能动作用亦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数智化生产对艺术理论提出了新的难题。从艺术与技术的视角来考查,人工智能的生产不是生成艺术作品的工具与中介,也不是与人类并置的多元主体,而是对人类主体性的悬搁;从艺术与感性的视角来考查,艺术的智能化生产,是剥离掉人类文化语境的对风格的技术性指标的语法性生产;从艺术与应用的视角来考查,艺术的数智化生产是现代科技助推之下形式化审美泛滥的必然结果。艺术数智化生产便于复制、迁移的特性必然会带来文化产业整体水准的提升,但艺术高峰的出现仍然需要依靠一种对待艺术的激情与热爱。  相似文献   

9.
对于文学艺术而言,现代传媒无疑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深入性、广泛性和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现代传媒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必要条件”;在风格上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接受者对艺术的鉴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二度创作”;网络正在把艺术的虚构性推向极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对艺术生产领域的介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在中国展开了新的问题域即艺术生产论研究的技术转向。技术问题域的艺术生产论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技术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宏观思考与阐释;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进行技术向度的理论构建;三是立足于当下具体的艺术生产实践,分析数字时代艺术生产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展现出鲜明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1.
刻字和根雕、盆景一样,是介于工艺和纯艺术之间的泛艺术。它作为一门独立的泛艺术形态,也有真审美特征:刻字媒介(质料)的双重性;有其独特的艺术技巧;有个人的风格追求;刻字艺术的发展,应遵循审美规律,提倡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简论歌唱艺术的声与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歌唱艺术活动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为情的物质载体,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情”是音的表达内核,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运用体育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阐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讲解艺术和示范技巧,并用常用的教学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一种需要人的灵魂和精神深度参与的创造过程及这个创造过程的必然成果,即实现艺术的真实。技巧和技法只是实现这种真实,再现思想、灵魂和精神的必要手段,但不是艺术的根本,更不是艺术的全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艺术实践特别是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艺术的技术和技巧因素的现象,将艺术和艺术教育过分工具化,即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技术化倾向。这种倾向对我国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5.
电视艺术的时尚化追求已然已经深入到家庭生活与社会空间的各个角落,无可否认时尚具有鲜明的社会学意义,那便是整合趣味群体,进行阶层区隔的划分,利于社会的暂时稳定,但面对电视艺术的时尚现状,却不得不令人担忧,在本雅明所言灵韵消逝的机械复制时代,时尚的存在意义何为?本文从本雅明的经验和情感两个范畴角度出发,阐释当今电视艺术时尚追求的现状,力图在批判中获得有力的反思,寻求积极的改变力量。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古典文学研究成绩显著。存在的问题在于过于留恋“乾、嘉考据之学”,对现成理论作无谓的“证明”、生吞活剥外来理论。古典文学研究应注意理论,注意从整体的民族文化建设的大功利目标着手;要保持和养成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文学研究者要提高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17.
王咏梅  付莹莹 《科技信息》2010,(21):I0341-I0341,I0394
幽默作为一种艺术,是智慧的体现;言语幽默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是语用技巧的体现。本文尝试从语用学理论之会话合作原则的角度,阐述幽默的产生与会话合作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艺术物化论和反映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物化原理初探成立随着艺术和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日益贴近,艺术的物化理论越来越弓!起当代美学家的兴趣.文艺作为人工制品,其性质不仅要靠反映论来说明,而且要靠直接同客体化的媒介、工具、操作技巧及形式创造相联系的物化理论...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与经济     
张春雨 《科技信息》2009,(11):71-71,118
一方面是高雅的嗜好,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是艺术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在通过人的大脑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推断和研究,从而提取价值的结晶;照以往惯用的理论和习惯的看法,最易将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艺术活动截然分离。因为艺术活动是以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为目的的;而经济活动则将满足人类的实用需要为出发点。就是说,艺术所从事的是满足于人类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而经济活动则是为满足于人类物质需要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一定社会阶段里,经济与艺术的差别是显见的,也是现实的。但更深层的现实却是二者的一致性,我们要做的是在二者的分离和差别中寻求一种有机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的.也是我们应当不断努力实践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从本雅明的艺术复制理论出发,对中国年画做出一番梳理和认知。究其本质,机械复制的出现与艺术世界的“韵味”消逝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牵连。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的变异,导致年画艺术在现代的困境,说明了复制的非决定性因素。因此,人们把一切艺术中美学意蕴失落的现象仅仅指向技术发达时,有失公允,甚至是对社会进步的自我否定。技术可以使艺术更加精致,复制同样可以使艺术更加完美,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自身。因为无论技术怎样发达,记忆都是最重要的。有了记忆,艺术才充满底蕴和生气,才能让人回溯和瞻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