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作为美学思想浸透着强烈的现代精神,本雅明通过比较传统的经典文学,展示现代艺术走向费解和消散了灵韵,并深入描绘和分析艺术的现代性,肯定其给文学艺术带来巨大的变化,但又惋惜其造成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衰微。  相似文献   

2.
"光晕"概念,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之一本雅明提出的,用以说明传统艺术最根本的审美特性。文章运用本雅明的"光晕"概念,从两个方面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学作品。第一,从文学作品本体角度来看,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光晕";第二,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机械复制时代,人们对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光晕"般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艺术生产理论不是本雅明的思想专利,但他的理论有其独特性。本雅明认为,作为艺术生产力的艺术技巧是艺术革命的动力和源泉;作为艺术生产者的艺术家,应主动自觉地采用新的艺术技巧,推进艺术革命;作为艺术消费者或观众应成为艺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4.
本雅明是一位渗透着强烈现代精神的美学家和文艺学家,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他充分论证了著名的“机械复制”理论,但并没有对这一理论所关涉到的韵味艺术和“机械复制”艺术进行直接地比较。本文从“机械复制”理论出发,将韵味艺术和“机械复制”艺术从中剥离出来,并对其中所蕴藏的隐形比较加以放大。文章最后将探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所蕴涵的比较对国内文艺现象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本雅明对艺术发展趋向的技术性考察使我们获得了进一步探究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创造问题的契机。“灵韵”衰竭的过程就是去宗教化的过程,它显示出了古代性与现代性的对立。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对古代性和现代性问题的分析可置换为“原型”与“互文性”的问题来加以审视。“灵韵”就存在于原型与互文性之间,以本雅明的技术性视观的分析方式来看,这既是指艺术内部(自律)的,也是指艺术外部(他律)的,它是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当代西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奠基人沃尔特.本雅明在其《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纯语言”问题及其翻译思想,评析了本雅明的“纯语言”概念及与之相联系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指出它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及其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视艺术的时尚化追求已然已经深入到家庭生活与社会空间的各个角落,无可否认时尚具有鲜明的社会学意义,那便是整合趣味群体,进行阶层区隔的划分,利于社会的暂时稳定,但面对电视艺术的时尚现状,却不得不令人担忧,在本雅明所言灵韵消逝的机械复制时代,时尚的存在意义何为?本文从本雅明的经验和情感两个范畴角度出发,阐释当今电视艺术时尚追求的现状,力图在批判中获得有力的反思,寻求积极的改变力量。  相似文献   

8.
“纯语言”是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对纯语言的正确理解是正确解读《译者的任务》所体现出来的哲学翻译观的关键。本文试图从纯语言的概念入手来分析纯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本雅明基于纯语言原理下的直译观,文章最后论述了纯语言翻译观在翻译领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本雅明的艺术复制理论出发,对中国年画做出一番梳理和认知。究其本质,机械复制的出现与艺术世界的“韵味”消逝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牵连。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的变异,导致年画艺术在现代的困境,说明了复制的非决定性因素。因此,人们把一切艺术中美学意蕴失落的现象仅仅指向技术发达时,有失公允,甚至是对社会进步的自我否定。技术可以使艺术更加精致,复制同样可以使艺术更加完美,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自身。因为无论技术怎样发达,记忆都是最重要的。有了记忆,艺术才充满底蕴和生气,才能让人回溯和瞻望。  相似文献   

10.
“灵韵”是德国文学批评家本雅明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具有“独一无二性”、“距离”感、经验的“真确性”、对象的“权威性”,以及神秘的“永久性”等特性。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阐释这一概念,它具有神话信仰渊源与文学的仪式功能、自然人化的审美经验与生态审美的文学体验、讲故事的口传文学传统与对话性叙事等人类学维度。本雅明灵韵理论凸显了文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关联性,能为传统文艺作品的“祛魅”走向数码时代文艺作品的“复魅”提供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种以现代、后现代艺术名义出现的艺术样式,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冲击,传统架上绘画存在的价值受到怀疑.文章对架上绘画是否已经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作为传统架上绘画重要基础之一的素描,在学院教学中的价值应如何估量等均作了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法国画家保罗·塞尚是西方绘画大变革中承前启后的美术创造者,因此人们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本文阐述了塞尚在对传统绘画思维的扬弃和对"理想艺术"的探索,以及他的艺术成就对二十世纪早期各现代画派产生的深远影响。文章揭示了塞尚绘画思维的主旨是"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现代艺术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对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反叛和解构,以达达主义、波普艺术为例的现代艺术从艺术创作形式上对传统进行颠覆,艺术不再是为了表现集权意志,而是表现当下的时代生活。反本质主义正是为这样的艺术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源泉,随着创作的过程化和艺术的生活化,种种新潮流派的出现唱响着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艺术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4.
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在中国翻译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雅明和德里达提出的翻译理论成为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本文对严复和本雅明、德里达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进一步强调文化翻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各民族民间传统服饰艺术中,有一种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装饰艺术形式--护身装饰品,民间又称其为"护身符”.本文试就我国民间护身装饰品的起源、特定的形成条件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形式与内涵作一初步的研究探索,摒弃其封建迷信之糟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性、艺术风格和形式,使民间传统的艺术瑰宝能够对现代艺术形式有所启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兴寄是传统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东晋中后期之后诗歌中山水描写不断增多,兴寄艺术也出现新的发展。首先是兴寄的内涵,由情感的寄托拓展到山水审美与哲理的体悟;其次则是对作为取兴之象的山水景物的刻画不断深入,逐渐实现了兴寄与体物写景的结合。山水之兴促进兴寄艺术重要的发展,对传统山水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从翻译是一种模式,旨在揭示不同语言之间潜在的亲缘关系出发,提出了“纯语言”的概念,并以这一抽象的概念为核心,把传统翻译研究中译作与原作的二元对立关系和谐地统一到对“纯语言”的终极追寻中,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翻译的忠实与自由。他所提出的译者的任务,就是探索“纯语言”,在自己的语言中将“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让“纯语言”之先通过翻译这座桥梁更充分地照耀原作。本雅明对翻译理论的独特思考,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文中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笔者的理解.对本雅明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几点解读。  相似文献   

18.
Flash技术与曲艺艺术相结合,产生了新的媒体艺术形式,曲艺动画,通过曲艺动画的推广,实现传统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在Flash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曲艺动画的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冕是元代的著名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在继承宋代的释仲仁和扬无咎的基础上,自创了繁花密蕊的墨梅新画风,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冕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开启了传统文人绘画艺术的新途径,将诗、书、画熔于一炉,浑然天成。这种艺术创新,一举奠定了王冕在元代独特的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青花瓷的民族元素、色彩以及青花瓷艺术的韵律美几个方面简述了对青花瓷的艺术审美。通过研发青花瓷的这些方面的装饰特点及艺术美学,总结和吸取青花瓷艺术的营养,对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探索发展艺术设计新路将会产生相当有益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