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Cd2 暴露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肠和体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膜脂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Cd2 对可口革囊星虫96 h的半致死浓度为35.84μg/g(鲜泥土).(2)可口革囊星虫肠SOD和CAT活性均高于体液,而MDA含量低于体液.(3)在0~80μg/g Cd2 胁迫下,可口革囊星虫肠和体液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对Cd2 胁迫的响应趋势各有不同.体液比肠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中国龙虾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反应温度范围内,中国龙虾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胃、肠、肝胰腺内,胃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1、39、31~47 ℃;类胰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9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23 ℃;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23、31、31 ℃.中国龙虾的消化酶活力存在器官特异性.在最适反应温度下,中国龙虾不同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顺序为胃蛋白酶:胃肠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肠胃,纤维素酶:肝胰腺≈肠>胃,淀粉酶:肠肝胰腺胃;中国龙虾各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力顺序为胃内:纤维素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肠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pH对驼背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驼背鲈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驼背鲈消化酶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45℃,肠、幽门盲囊、肝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胃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5℃,幽门盲囊的最适温度为40~45℃,其他部位均为40℃;胃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其他部位均为35℃。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3.2,肠、幽门盲囊、肝的最适pH均为8.2;胃、肝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7.2、8.2,其他部位均为6.2;胃淀粉酶的最适pH为7.2~8.2,其他器官的最适pH均为7.2。各部位在最适温度和pH下,脂肪酶酶活力顺序为肠胃肝幽门盲囊,淀粉酶酶活力顺序为肠幽门盲囊胃肝;蛋白酶在最适温度和pH下的酶活力顺序分别为肠胃肝幽门盲囊、肠胃幽门盲囊肝。  相似文献   

4.
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和温度下离体黄姑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道各部位消化酶活力多数有显著影响(P0.05),在黄姑鱼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5个部位,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8、7.8、2.2、6.4,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5.0、7.8、7.8、6.4、5.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6.4、7.8、3.6、5.0;在最适pH条件下,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左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肝胰脏中为40℃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蛋白酶活力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 606.576±83.457 U,淀粉酶活性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88.086±17.538 U,脂肪酶在pH 5.0、40℃时达到最大值34.247±1.926 U。  相似文献   

5.
以凡纳滨对虾和菊黄东方鲀的封闭式混养系统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混养基础上移植可口革囊星虫,并以该混养系统为实验组,研究星虫对鱼虾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体重增长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动物体氮、磷累积量,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底质中氮、磷累积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可见,鱼虾混养系统中移植可口革囊星虫可以增加养殖产量,提高饲料氮、磷的利用率,减少氮、磷元素对底质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盐度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孵化、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口革囊星虫孵化适宜盐度范围为15~30,最适盐度为20~26,呈现出偏低盐的倾向;2)在盐度为10、15、20、25~26、30、35时可口革囊星虫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分别为9.8、78.3、60.9、12.6、12.2、10.7,即,盐度为15、20时幼虫存活时间较长(达7 d),盐度为10、25~26、30、35时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迅速下降;3)在盐度为15、20、25~26、30时,经过9 d的培育,幼虫体长从251.7μm生长至542.9~568.5μm,生长速度为60.3~63.2μm/d,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在自然盐度(25~26)条件下,最慢的是在盐度30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pH对黑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黑鲷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40℃和30℃;在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5.0和4.0,均在酸性范围;而在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0,7.0,7.5和7.5,7.0,7.0,且均为中性或弱碱性.并且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黑鲷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不同发育期(Z1→P1~2)幼体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并观察了几种饵料(虾片、桡足类、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对仔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美白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这5种消化酶活力表现3种变化模式,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从Z1到M3期逐渐增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脂肪酶活力很低.在食性转化过程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呈现较明显的变化.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对饵料中的营养物质有着明显的适应性,并受饵料和各发育阶段能量需求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小荚蛏消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荚蛏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在不同季节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消化酶的活力在不同季节差异极显著。纤维素酶的活力大小为: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蛋白酶的活力大小为:春季和秋季>冬季和夏季;淀粉酶的活力大小为:秋季>冬季和春季>夏季;三种消化酶的活力均为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闭壳肌注射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o)为实验组,以注射2%的NaCl的栉孔扇贝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中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以探讨met-Enk对栉孔扇贝消化系统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et—Enk对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中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均有影响。met—Enk对栉孔扇贝消化系统中淀粉酶起到促进作用,对蛋白酶起到抑制作用,对脂肪酶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结果还表明met-Enk对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的作用不同,也就是说met-Enk对栉孔扇贝不同消化器官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1.
黄鳝消化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3种黄鳝消化酶在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的饲养温度下的活性变化.在20~45℃反应温度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中蛋白酶活性在25℃以上增加较快,超过45℃酶活性下降.在20~40℃饲养水温下,3种酶活性随水温升高而增加,但增幅不同.与反应温度比较,脂肪酶活性增幅前者大于后者,蛋白酶活性增幅则前者远大于后者,淀粉酶活性增幅前者略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pH对真鲷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学分析研究不同pH度条件下真鲷成鱼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4个部位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真鲷成鱼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2,7.6和8.4,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8.0,8.0和7.6.  相似文献   

13.
棉纤维膜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纤维作载体、对 - ( β-硫酸酯乙砜基 )苯胺 ( SESA)作活化剂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醚化 p H值为 9.0~ 1 0 .0 ,交联 p H值为 7.0 ,酶的质量浓度为 6 mg· m L- 1,交联时间为 1 2 h,在室温条件下 ,得到最高固定化酶活力为 33U·g- 1。对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用该固定化酶间歇水解橄榄油 ,重复使用 6次后相对水解率由 1 0 0 %降至 44%。该固定化脂肪酶最适使用的温度为 30~ 35℃ ,p H值为 9.0  相似文献   

14.
霉菌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合肥市不同环境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几株产碱性脂肪酶的霉菌菌株。这些菌株产酶培养基组成 (% )是 :黄豆粉 4 .0 ,玉米浆 1 .0 ,橄榄油 1 .0 ,小麦粉 1 .0 ,(NH4) 2 SO41 .0 ,K2 HPO40 .2 ,pH自然。产酶的最适温度 2 4~ 2 6℃ ,pH稳定范围为 9.4~ 9.5 ,培养周期为 72h .  相似文献   

15.
对银杏叶过氧化物酶热稳定性、最适pH值及海藻糖对酶热稳定性的保护作用和pH值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40℃和50℃分别处理30 min,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剩余78%和39%,在60,70,80℃下活性可分别维持27,18和3 min.银杏叶过氧化物酶最适pH值为6.4和9.2.加入海藻糖后酶活性略有降低(活性丧失约8%),但加热后海藻糖的保护优势得以显现,海藻糖浓度为0.14 mol/L时保护效果最好,而且不同温度处理下酶活的下降趋势均较对照组缓慢,尤其在50,60,70℃条件下,相比对照组高出12%~27%的活性,加热时间长短对海藻糖的保护效果无太大影响.经0.14 mol/L浓度的海藻糖处理后,酶活的最适pH值为6.6和9.4.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的类型的污布,通过去污率评价,研究了已商品化的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碱性纤维素酶、淀粉酶这四种酶中二组分、三组分、四组分的配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每种酶对污垢类型的去除具有选择性,四种酶组分间配伍性能良好,为复合酶的应用及复合酶洗涤剂的配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为1.5%,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为4.5,此条件下的红托竹荪多糖得率为7.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