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设H是单位园盘D={z;|z|<1}中的正则函数族。其中的函数满足f(0)=f′(0)-1=0;用H_α表示H的一个子族。其中的函数具有如下的形式: f(z)={z/(1-w(z))~2 (α=0) [1/α∫_0H~(1/α-1)/((1-w(H))~(2/α))du]~α (α>0) (z∈D)此处w(z)是D中的正则函数,且|W(z)|<1,(z∈D)W(0)=0,对于f(z)∈H_α,本文主要证明了:若f(z)∈H_α,α≥1.则 f(z)/z—G(z)/z其中 G(z)=[1/α∫_0H~((1/α)-1)1/(1-u)~(2/α)dH]~α从而把我们在文献[2]中α=1和α=2的结果推广到a≥1的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2.
探讨问题如下:第一类分段二次Hermite插值函数H_2(x)在内节点处二阶导数跳跃量估计式,余项估计式,二次插值样条余项估计式。从而文[1]中的结果被改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F.Riesz关于H_δ类解析函数的边界值定理,推广到[1]中引入的Orlicz类解析函数H_Φ上,它解决了[1]的作者提出的问题,同时,我们还给出f(z)∈H_Φ类的一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乙酸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机理,利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乙酸的反应活性特征及其在CaCO_3(104)表面吸附过程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化学键形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乙酸前线轨道主要分布于乙酸中重原子之上,其中O_((1))原子为反应活性中心;乙酸在CaCO_3(104)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处于穴位和短桥位之间即2个Ca原子之间;乙酸以解离态吸附,其中乙酸根趋向于以双齿桥键合模式吸附于CaCO_3(104)表面,H_((4))原子与CaCO_3(104)表面O_((3))原子形成羟基;乙酸与CaCO_3(104)表面之间存在电子的转移和化学键的形成,其中Ca_((1))—O_((1))和Ca_((2))—O_((2))形成离子键,H_((4))—O_((3))形成共价键,H_((4))—O_((2))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Freund-Rubin紧致化方案和非线性6模型,给出N=2,D=10手征超引力的一个新解,真空结构为M_4~((1))×M_4~((2))×H_2,其中M_4~((1))是Ads空间,M_4~((2))是紧致的Einstein空间,H_2是非紧致的2维空间,这种解可望得到零质量的玻色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单液滴法研究了HDEHP—煤油溶液萃取Ni(Ⅱ)的正向反应速度与机理,考察了水相中SO_4~(2-)、NO_3~-和Cl~-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速率对[Ni_-~(2+)]、[H_-~+]和[H_2A_2]_((0))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1和2,速率决定步骤可能是  相似文献   

7.
设X_n=[n]={1,2,…,n},Sing_n为[n]上的奇异变换半群,Y_((n-1))为n元置换群的某个二阶子群。令SY_((n-1))=Sing_n∪Y_((n-1)),则SY_((n-1))为[n]上的一个变换半群,是T_n的子半群。通过对半群SY_((n-1))中的元素分析,证明了当n≥5时,变换半群SY_((n-1))的秩为■。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总体服从广义指数分布时,抽取样本X_1,X_2…,X_n,设X_((1)),X_((2)),…,X_((n))为其顺序统计量,研究了(X)_((1)),X_((2)),…,X_((n))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X_((1))和X_((n))的密度函数。进而得到了X_((1))和X_((n))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证明X_((1)),X_((2))-X_((1)),…,X_((n))-X_((n-1))不独立且不同分布。  相似文献   

9.
设X_n=[n]={1, 2,…,n}, Sing_n为X_n上的奇异变换半群,H_((n,k))为带k的局部循环群.令HS_((n,k))=Sing_n∪H_((n,k)),则HS_((n,k))对变换的合成构成X_n上的一个半群,并称之为带k的局部循环变换半群.通过对半群HS_((n,k))中的元素进行分析,证明了当k≥2,n-k≥3时,变换半群HS_((n,k))的秩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讨论的函数都以1为周期,我们用L_(W~∞_(0.1))表示由Walsh函数张成的L_(W~∞_(0.1))的子集的闭包。用X=X[O.1)表示空间L_((0.1))~q(1≤q<∞)或L_(W~∞_(0.1))中的一个。f∈X[O,1]的范数表为‖f‖x。  相似文献   

11.
<正> 1.引言在一元函数中用一个与它单调性相同的多项式来逼近的问题已经有许多数学工作者作了精辟的论述[1——16]。作者在[17]中研究了二维偏单调函数的共单调多项式逼近。本文研究了限制偏导数的函数的多项式逼近,得出了与偏共单调逼近有关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构造多点迭代函数,求解方程f(x)=0 (1)的方法中,往往需要用到一阶导数f'(x)。例如[1]中给出的迭代函数Ψ(x)=φ(x)-(f(φ(x)))/(f'(x)) (2)当φ(x)是P阶迭代函数,则Ψ(x)是P 1阶的。这里P是正整数。本文用到“P”时均表正整数。又如[2]中给出的  相似文献   

13.
曹殿立  叶耀军 《河南科学》2007,25(3):351-352
讨论了多元函数极值的问题,推广了文献[2]的结果,并给出了利用一阶偏导数求多元函数极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一个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等当点电位的统一公式:E_等=n_1E_(01)~1 n_2E_(01)~2/n_1 n_2 0.059/n_1 n_2log((n_2a/n_1b))~a·((n_1d/n_2c))~d[Red_2]~(a-b)·[Red_1]~(d-c)并对该公式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考虑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其中,A、B、C 是二行二列的实数方阵.如果特征方程F(ξ,η)=|Aξ~2 2Bξη Cη~2|=0的根全为实根,而且不是实四重根,则称方程组(Ⅰ)是双曲型的.文[1]将双曲型方程组分为第一、二、三、四类,分别用(H_1)、(H_2)、(H_3)、(H_4)表示,并已导出它们的标准型和一般解.  相似文献   

16.
对称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称导数也叫许瓦兹导数,在[1]、[2]、[3]中皆提出了这个概念,本文以此为工具,论证了函数单调性与凹凸性和对称导数的关系,并给出了凸函数的一个等价定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溶液各组成同时处于平衡的热力学原理,分析了 Cu—Fe—s—Cl~-—H_2O 系的热力学平衡,从而绘制了黄铜矿—Cl~-—H_2O 系的电位—pH 图。从热力学分析表明,当氯含量在一定范围内,该体系出现一个 CuCl_((s))稳定区。氯量过低或过高,CuCl_((s))都会消失。文中还讨论了从 Cu—Fe—S—Cl~-—H_2O 系中获得 CuCl_((s))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本给出了关于亚纯函数导数的四值定理1和推论2,从而推广了[3]中给出的亚纯函数导数的四值定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证明了定理:设f(z)和g(z)是两个非整函数的亚纯函数,如果0,∞是f(z)和g(z)的两个CM分担值,1是f_((z))~((n))和g_((z))~((n))的一个CM分担值,且 那么f_((z))~((n))·g_((z))~((n))≡1或者f(z)≡g(z) (n∈/N)  相似文献   

20.
引言早期流行的偏钨酸的结构式H_(10)[H_2(W_2O_7)_6]·aq是Copaux 根据偏钨酸和12-杂多酸同晶运用MioIati理论的基本论点而给出的。但由于此式所标示的碱度与实际不符而W_2O_7的存在又始终未得到实验证实,所以它并未反映出偏钨酸的真实结构。Keggin用乐琴射线法所确定的12-杂多酸的结构给偏钨酸结构的了解带来了极好的线索,它使Signer和Gross有可能从几种杂多酸和偏钨酸的粉末图的比较中断定它们之间结构完全的相似性,从而得出后者的结构式应该是H_6[H_2(W_3O_(10))_4]·aq其中H_2像杂多酸中的非金属原子一样作为络合物的“中心原子”。它的存在使络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