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合成了RE(SCN)3·L·H2O(RE=La,Pr,Nd,Sm,Eu,Gd,Tb,Dy,Ho,Er,Yb,Y)共12个未见文献报导的3价稀土离子与氮杂手性冠醚(+)-12-乙基-5,6苯并-1,4,7,10四氧杂-13-氮杂环十五烷(L)的配合物,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电导、热谱、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比族光度的测试,并对配合物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甲醇介质中 ,合成了稀土混配固态配合物 [RE( AGly) 2 ( Im) 2 ( H2 O) 3 ]( Cl O4 ) 3 ·H2 O( RE=La,Pr,Nd,Sm,Eu,Gd,Dy ;AGly-乙酰甘氨酸 ;Im-咪唑 )。通过化学分析 ,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利用1H NMR,IR,UV,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 ,并结合 TG- DTG对配合物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讨论了配合物的配位行为。用 AMI半经验法对配体进行了结构优化 ,计算了它们的电荷分布 ,推测出该类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2种稀土(Y、La、Ce、Pr、Nd、Sm、Eu、Gd、Tb、Dy、Er、Yb)—罗丹明B的固体配合物制备,通过元素分析、溶解度及摩尔电导测定、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紫外、可见、荧光光谱以及~1HNMR谱等对它们的配位作用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稀土与丙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研究文献虽有报道,但用稀土硝酸盐与丙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工作尚未见文献报道,其红外光谱也未见文献报道.本工作测量了La,Ce,Pr,Nd,Sm,Eu,Gd,Tb,Dy,Ho,Er,Yb,Y 等13种稀土硝酸盐与丙氨酸配合物的 FT-IR 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并对配合物配位键的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镧(La)、铈(Ce)、错(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4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fn钇(Y)共17种元素,被称为稀土元素(RareEarth)。简称稀土(RE或R)。  相似文献   

6.
新型稀土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11种新型的单水杨醛缩赖氨酸Schiff碱与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M(NO3)L]NO3(M=La,Nd,Sm,Eu,Gd,Tb,Dy,Ho,Er,Tm,Y;HL=C13H18N2O8,N-亚水杨基-6-氨基赖氨酸).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中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6.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糠醛缩5-氨基水杨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醛缩5 氨基水杨酸为配体,合成了未见报道的 6 种稀土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热重 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实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 )2Cl]·0.5C2H5OH( RE=La,Nd ) 或[RE(L2)2Cl]·nH2O ( RE=Gd,Dy,Yb,Y ),配体以负一价离子四齿形式配位,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稀土与丙氨酸 N 荒氨酸镍 [H2 NiL2 ]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 (NiL2 ) 3·XH2 O(RE =La ,Nd ,Sm ,Eu ,Gd ,Tb ,Dy ,Ho ,Ey ,Yb ;X =1,4,8) ,研究了配合物的溶解性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一步确证了配合物的组成 ,用所得配合物进行了活性试验 ,其体外抗癌活性及抗菌活性实验表明丙氨酸 N 荒氨酸镍和它的稀土多核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二元芳香羧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5%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四种稀土元素(RE=La,Nd,Sm,Tb)与3-硝基苯二甲酸(H2L)的双核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确定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并研究了双核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新型稀土发光配合物,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 碱配体(KL)及10个稀土配合物(RE=La、Ce、Pr、Nd、Sm、Eu、Gd、Tb、Dy、Y),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NO3)3(L=C11H12N3O3S).通过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该类配合物在不同激发光的激发下有不同的荧光发射;配合物主要荧光发射是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体发光,Eu、Tb的配合物出现了Eu3+、Tb3+的特征谱线;该类配合物均具有上转换荧光.通过DSCⅢ微量热仪测定了9 种目标配合物在283~344 K的连续比热容,计算了配合物在298.15~344.7 K温度区间内的焓变、熵变和298.15 K的吉布斯自由能值;通过常温比热容、298.15~344.7 K的温度区间内的焓变分别对配合物的稀土原子序数作图,得到的图形相似,可推测,15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的比热容、焓变对原子序数作图的图形可能会呈现三组分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合成并表征了五种不同比例异核高氯酸(铽和铥)与苯基苯甲酰甲基亚砜(L=C6H5COCH2SOC6H5)的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差热-热重分析表明,组成为(TbxTmy)(ClO4)3*L5*2H2O(x∶y=0.995∶0.005,0.990∶0.010,0.950∶0.050,0.900∶0.100, 0.800∶0.200).红外光谱表明,配合物通过一个羰基氧和一个亚砜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在丙酮溶液中测定的摩尔电导率表明,三个ClO-4,其中两个在内界,一个在外界.当铥掺入铽的配合物后,可有效提高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当x∶y=0.995∶0.005时敏化强度最大,可使荧光强度增加至121%.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10,其在CH3OH溶液中属于非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不对称舍联萘骨架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N,N,N’-三苄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及其4种稀土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L·2H2O[RE—La(Ⅲ),Eu(Ⅲ),Tb(Ⅲ),Y(Ⅲ)].推测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稀土离子配位数为10.在不同溶剂中,对Eu(III)和Tb(Ⅲ)配合物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受溶剂效应的影响,荧光强度随溶剂配位能力的增强而减弱.在相同条件下,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8-羟基喹啉(Hoxine),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稀土(Eu3 ,Tb3 ),三元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等实验,确定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Oxine)2Cl.H2O(RE=Eu3 ,Tb3 ),红外光谱表明配合物中存在RE-O和REN配位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4种新的固态稀土元素配合物(除Ce、Pm、Lu外),它们是用稀土的硝酸盐与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4苯二酮(简写为H2L)在乙醇-水溶液中于pH=5.8~6.0条件下反应制得的。配合物的分子式为RE2L3·nH2O(RE=La,Nd,n=8.RE=Pr,Sm,n=6.RE=Eu,Gd,Tb,Dy,Ho,Er,Tm,Yb,Sc,Y,n=5)。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紫外,红外,质子核磁共振,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根据以上研究,认为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TbCl3,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酸酐 (简写为DTPAA)和对 氨基水杨酸的钠盐 (简写为 pAS Na)在水溶液中制得Tb3+ 的三元配合物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验证了此三元配合物的存在 ;用DTPAA与 pAS Na制得的含氮多羧基配体DTPA pAS和DTPA 2 pAS分别与TbCl3溶液制得了 2种二元配合物。研究了此 3种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性质 ,考察了浓度、pH值、La3+ 离子等对三元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并且探索了用三元配合物作为荧光免疫标记示踪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在水相体系中合成了稀土钐、铽硝酸盐与天门冬氨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RE(NO3)3(Asp)2·2H2O(RE=Sm、Tb;Asp=Aspettic),并对配合物进行了TG—DTG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铽(Ⅱ)与1,5-双-(1′-双-(1′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戊二酮-[1.5]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及溴化铵三元固体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以及溶解性和摩尔电导测定,并与有关的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铽对苯甲酸配合物体系中铕发光的敏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成了铕铽苯甲酸和铕铽镧苯甲酸两个系列混合稀土固体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铕(Ⅲ)离子的荧光发射被铽(Ⅲ)离子强烈敏化,而铽(Ⅲ)的荧光发射被铕(Ⅲ)离子强烈猝灭.镧(Ⅲ)离子的引入,可使铽(Ⅲ)对铕(Ⅲ)的敏化作用增强,使铕(Ⅲ)对铽(Ⅲ)的猝灭作用减弱;但它们的发射光谱峰峰位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