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秦艽药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种秦艽药材水煎液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水提物强于各自的醇提物,其中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和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醇提物强于各自的水提物,同样以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g/mL和0.5 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水提物作用较弱,其中麻花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mL。结论 3种秦艽药材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为合理使用该类药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云南鸡血藤水提物及醇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云南鸡血藤水提物及75%乙醇提取物对6种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2种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进一步研究云南鸡血藤的不同提取物对热、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云南鸡血藤叶水提物及75%醇提物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均敏感,且75%醇提物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水提取物。云南鸡血藤75%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1.03~4.12 mg/mL,而水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2.06~4.12 mg/mL。云南鸡血藤提取物对100℃以下温度不敏感,经121℃高温处理,75%乙醇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效力显著降低,水提物抗表皮葡萄球菌的效力显著降低。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两种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基本不变。云南鸡血藤醇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为临床上应用云南鸡血藤提取物作为抗菌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稀释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提取物药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头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最低抑菌浓度为62.5 mg/mL,对产气肠杆菌抑制作用一般,最低抑菌浓度为250 mg/mL.  相似文献   

4.
泥螺等7种海洋生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制备泥螺等7种海洋生物的水提液、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用纸片法初筛抗菌活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这些海洋生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7种海洋生物的提取液中除青蛤外均对大肠埃希菌、宋内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泥螺、条斑紫菜的超声提取液和醇提液的抑菌作用尤为明显。泥螺超声提取液对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62.5mg/mL,条斑紫菜醇提液对宋内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mg/mL和125mg/mL。因此,泥螺、条斑紫菜的超声提取液和醇提液呈现一定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Ag微球配合物抑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微球壳聚糖银配合物,并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合成微球壳聚糖银的颗粒在100~200μm,微球壳聚糖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情况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情况好,在6 h下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质量浓度为4.8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大抑菌质量浓度为6.4 mg/mL;12 h下,在4.8 mg/mL时达到了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量,5.6 mg/mL时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大抑菌量.  相似文献   

6.
从中药北豆根中提取北豆根生物碱.应用微量量热仪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北豆根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时间曲线,运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抑菌浓度.北豆根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最佳抑菌浓度分别为0.7977mg/mL、0.2089mg/mL、0.1129mg/mL.通过对三个最佳抑菌浓度数据的比较,可知北豆根生物碱对三种细菌抑制效果为: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7.
黄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芩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体内抗感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采用体外牛津杯药敏法;小鼠体内抗感染的保护作用法。黄芩醇提取物在体外牛津杯药敏法中按药物作用量150μg/μL、200μg/μL、250μg/μL、300μg/μ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 mm、18 mm、18 mm、18 mm,黄芩水提取物抑菌圈直径为8 mm、8 mm、11 mm、13 mm。在体内实验中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0.5 mL细菌数为1×109,黄芩醇提取物的小鼠存活率为10%,黄芩水提取物的小鼠存活率为40%。黄芩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而黄芩水提取物在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在体内的抗感染保护作用中黄芩水提取物的保护作用优于黄芩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8.
迷迭香酸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抑菌活性.以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检测迷迭香酸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杀菌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的MIC和MBC分别为:1.0和1.5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8325-4的MIC和MBC都是1.5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和MBC分别为:1.5和2.0mg/mL;托拉斯假单胞杆菌MIC和MBC均为:2.0mg/mL;单增李斯特菌MIC和MBC为:1.0和1.5mg/mL.  相似文献   

9.
12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了乌梅、金银花、蒲公英、紫草、牡丹皮等12种可用于食品的中草药,采用水提或醇提法制备中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艾叶、牡丹皮以及乌梅对4种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试验对上述3种中草药进行复配,分析得出最佳配比为乌梅∶艾叶∶牡丹皮=8∶1∶1,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复配抑菌剂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3.91 mg/mL、15.62 mg/mL、7.81 m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中草药复配抑菌剂能够破坏大肠埃希氏菌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0.
林源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利用是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方面。为研究重要的药源植物鹅掌楸属植物树皮及树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鹅掌楸属不同种间和种内树皮及叶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的抑菌反应。结果表明:鹅掌楸属3个树种的树皮和树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树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链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5.12、0.64、0.64 和0.64 mg/mL; 树叶提取物的MIC分别为40.96、2.56、2.56和2.56 mg/mL。鹅掌楸属树种不同部位的提取物抑菌效果有明显差别,树皮提取物抑菌效果强于树叶提取物,但不同种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该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酿酒酵母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田基黄水提取液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水提取物对供试菌种普遍有抑制作用,黑曲霉除外;MIC也因菌种不同而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青黄链霉菌为0.25g/mL,酿酒酵母菌为0.5g/mL,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均为0.125g/mL.实验还采用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对选取的五种供试菌种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均比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白及多糖,以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实验条件,以白及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从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在最佳条件下将提取得到的白及多糖以合适的用量和添加方式加入到膏剂中制成白及膏.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白及多糖提取液和白及膏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及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g∶mL),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4.0 h,在此提取条件下,白及多糖得率为25.97%.当质量浓度达到0.33 g/mL时,白及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提高至0.66 g/mL时,白及多糖提取液抑菌效果较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市售的一夫百应抑菌膏.白及膏性能稳定,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3.
两种培养基对蒲公英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蒲公英全草水提液与醇提液分别在普通营养培养基和M-H琼脂培养基上进行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茵作用的观察,比较两种培养基对中药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M-H琼脂培养基对其抑菌作用的检测效果比普通营养培养基灵敏。  相似文献   

14.
南、北五味子抑菌活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牛津杯法和平板二倍稀释法检测了2种五味子水提取物对8种细菌和1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结果表明2种五味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细菌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TCC35218、普通变形杆菌CMCC49027、沙门氏菌CMCC50094、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粪肠球菌CMCC322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不具有抑制作用,对同一种供试细菌北五味子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南五味子,最小抑菌浓度比南五味子至少高1个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受试菌菌悬液浓度对体外药敏实验结果的影响,该文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1)、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对鸡大肠杆菌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菌悬液浓度(10^3CFU/mL、10^4CFU/mL、10^5CFU/mL、10^6CFU/mL、10^7CFU/mL)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对两类细菌的MIC值不受接种的菌悬液浓度影响;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的MIC值受菌悬液浓度影响较小,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随菌悬液浓度升高而升高;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和阿米卡星对两类菌株的MIC值均随菌悬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因药物和受试菌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核桃楸皮提(萃)取物的抑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弧菌、白色念珠菌5种致病菌进行了抑菌性能试验。核桃楸皮经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其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经乙醇提取后,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只对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氯仿萃取物对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为核桃楸皮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进一步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17.
首次研究了金黄喇叭菌粗提物的抗菌活性。通过乙酸乙酯回流提取得到金黄喇叭菌粗提物。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金黄喇叭菌乙酸乙酯粗提物在浓度为1 mg/mL和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链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金黄喇叭菌可以开发成一种食疗兼具的保健品和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毛霉、青霉、曲霉、根霉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抑菌性差异.结果表明,EEP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性,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88mm±1.47 mm、8.75 mm±1.56 mm和10.01 mm±0.65 mm,EEP对真菌的抑菌性最强,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弱为革兰氏阴性菌;9个菌种中,EEP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性最差,对根霉的抑菌性最好;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EEP抑菌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肾茶水浸液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茶水浸液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滤纸扩散法测定抑菌作用,对于有抑制作用的菌种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结论:肾茶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对上述3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8g/mL、0.10g/mL、0.10g/mL,而对黑曲霉菌、青霉菌、酿酒酵母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煎煮法、加水研磨法、蒸馏法制取黄芩、黄连、鱼腥草中药原液,利用平板稀释法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菌株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用煎煮法提取的黄连和黄芩原液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分别为7.81 mg/mL、31.25 mg/mL;加水研磨法提取的黄连原液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菌株的M IC为62.50 mg/mL;蒸馏法制备的3种中药原液、煎煮及加水研磨法制备的鱼腥草原液、加水研磨法制取的黄芩原液对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均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