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鉴于CaCO_3能与CO_2及水反应生成澄清的Ca(HCO_3)_2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CaCO_3+CO_2+H_2O==Ca(HCO_3)_2有些参考书和一些师生就认为:Ba~(2+)与HCO_3~-能形成类似Ca(HCO_3)_2的Ba(HCO_3)_2溶液,因而可用BaCl_2溶液鉴别CO_3~2离子和HCO_3~-离子(分别生成BaCO_3沉淀和Ba(HCO_3)_2溶液。但是HCO_3~-与Ba~(2+)能形成Ba(HCO_3)_2吗?本文分别从实验上和理论计算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管式炉反应器对废轮胎进行热解,并利用固定床吸附装置研究废轮胎热解炭对单质汞的吸附脱除特性.采用化学浸渍法对热解炭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后热解炭的汞吸附特性,改性药剂氯化物分别为HCl,NaCl,KCl,NH_4Cl,ZnCl_2,FeCl_3,BaCl_2,过渡金属盐分别为Cu(NO_3)_2,Fe(NO_3)_3,Mn(NO_3)_2,Ce(NO_3)_3,Zr(NO_3)_4.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产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550℃热解炭的Hg 0吸附效果最优,30 min累积汞吸附量达到1.674 5μg/g.550℃热解炭经HCl,NaCl,Cu(NO_3)_2和Zr(NO_3)_4改性后,汞吸附性能得到显著增强,而KCl,ZnCl_2,BaCl_2使热解炭吸附汞性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熔制了作为蓝宝石充填材料用的SiO_2-TiO_2-RO-R′_2O(其中R代表二价碱金属离子Ba~(2+)、Zn~(2+),R′代表一价碱金属离子Na~+、K~+)系列玻璃。通过对玻璃的物理性能(密度和折射率)、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以及玻璃骨架结构的探讨,研究了混合碱效应对玻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列玻璃在n(Na~+)∶n(K~+)=2∶3时,其密度、折射率等物理性能符合蓝宝石充填要求,且热稳定性强,充填过程不容易发生析晶,可作为蓝宝石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SCCF模型的基础上,用一种方块准对角化弱场耦合方案构造了d~5电子系O_h~*旋量群的完全能量矩阵。计算出了MnF_2晶体中Mn~(2+)离子的(d—d)跃迁能谱,~4A_(1g)(G)和~4E_g(G)能态的偶然简并度被解除,39010cm~(-1),41340~(-1)cm和43200cm~(-1)三个吸收峰有了理论对应。  相似文献   

5.
用二阶微扰方法(MP2)和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方法优化了M(CO)_4(Mic)_2(M=Cr,Mo,W)的基态和激发态的几何结构,并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计算了M(CO)_4(Mic)_2(M=Cr,Mo,W)的光谱.结果表明:在激发态,金属原子与相邻原子间的键相对基态减弱;Cr(CO)_4(Mic)_2的最低能量磷光光谱为773.1nm,主要归结为伴有CO(p)→Cr(d)跃迁(LMCT)的Mic(p)→Cr(d)(LMCT)跃迁;Mo(CO)_4(Mic)_2的最低能量磷光光谱为639.3nm,主要归结为伴有Mic-other(p)→Mo(d)跃迁(LMCT)的Mic-other(p)→O(p)跃迁(ILCT);W(CO)_4(Mic)_2的磷光光谱为640.5nm,主要归结为伴有Mic-other(p)→W(d)跃迁(LMCT)的Micother(p)→O(p)跃迁(ILCT);Mo和W配合物的发光跃迁属性表现出相似性,但与Cr配合物存在明显差异.由于Cr原子与相邻原子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Mo和W原子,所以Cr原子对配合物跃迁的贡献较Mo和W的更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目视变温法和DSC方法研究了NaSCN-CO(NH_2)_2二元系和NaSCN-CH_3COONa-CO(NH_2)_2三元系的相图。实验结果表明NaSCN-CO(NH_2)_2二元系中存在一个不相合熔点化合物NaSCN·2CO(NH_2)_2,它的转熔点为:75.5℃,33.0%CO(NH_2)_2,它和CO(NH_2)_2间的低共熔点为:66.0℃、28.0%CO(NH_2)2;NaSCN-CH_3COONa-CO(NH_2)_2三元系的相图存在两个四相不变点,它们分别为:61.0℃、61.0%CO(NH_2)_2、24.0%NaSCN和54.0℃、65.0%CO(NH_2)_2、20.0%NaSCN。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多操作模式并联机构末端位姿精度,确定各误差源对机构末端误差的影响规律及其最优值,以一种两操作模式2-R(SS)_2-R(RR)_2(RR)_2并联机构为对象,研究其误差建模及其零件公差优化设计方法。运用矢量法建立了可兼顾两种操作模式的机构位置逆解模型;基于R(SS)_2支链和R(RR)_2(RR)_2支链的误差模型,建立了2-R(SS)_2-R(RR)_2(RR)_2并联机构两种操作模式统一的整机误差模型。提取不同操作模式下2-R(SS)_2-R(RR)_2(RR)_2并联机构末端不可补偿误差,建立了末端不可补偿误差与各误差源的映射关系。基于灵敏度分析得到了两种操作模式下各误差源对末端不可补偿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机构末端位姿精度的关键误差源共有23项。综合考虑两种操作模式下机构末端位姿精度,提出了以各零件尺寸误差灵敏度系数为权重系数而构造的机构尺寸公差总和最大为目标函数的精度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得到在给定精度条件下各关键误差源尺寸最优公差,为机构零件制造装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Fe_3O_4与[(ZnL_2)(H_2O)_2]_2H_2[P_2Mo_5O_(23)]·2H_2O(L=pyridine-2-carboxamide)为原料成功合成了Fe_3O_4-[(ZnL_2)(H_2O)_2]_2H_2[P_2Mo_5O_(23)]·2H_2O纳米复合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光谱仪(PL)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Fe_3O_4-[(ZnL_2)(H_2O)_2]_2H_2[P_2Mo_5O_(23)]·2H_2O纳米复合粒子进行结构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Fe_3O_4-[(ZnL_2)(H_2O)_2]_2H_2[P_2Mo_5O_(23)]·2H_2O纳米复合粒子平均粒径为10.4nm,几乎呈球形,大小较为均匀,室温下显示良好的光学和磁学性能,在黑暗条件下,Fe_3O_4-[(ZnL_2)(H_2O)_2]_2H_2[P_2Mo_5O_(23)]·2H_2O纳米复合粒子能有效吸附有色染料次甲基蓝,该纳米复合粒子在吸附,磁学和生物医学方面都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a_2Na_2Sr_6(PO_4)_6Br_2和Y_2Na_2Ca_6(PO_4)_6F_2。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它们都为单一物相。用Sr_(10)(PO_4)_6Br_2和Ca_(10)(PO_4)_6F_2同晶指标化法进行指标化,结果表明:它们都属六方晶系的磷灰石结构,空间群为P6_3/m。计算了它们的晶胞参数。以Eu~(3+)做结构探针,研究了Eu~(3+)所处晶格的点对称性。研究表明:在La_2Na_2Sr_6(PO_4)_6Br_2中Eu~(3+)占据4f格位,为C_3点群,而在Y_2Na_2Ca_6(PO_4)_6F_2中Eu~(3+)处于6h格位,为C_6点群。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Na_2SO_4-(NH_4)_2SO_4-H_2O三元体系中的Na_2SO_4·10H_2O_-(NH_4)_2SO_4(Ⅰ)和Na_2SO_4·10H_2O-(NH_4)_2SO_4·Na_2SO_4·4H_2O(Ⅱ)两个多温截面进行了研究.在(Ⅰ)中有三个四相转熔点:P_1,38wt%(NH_4)_2SO_4,58.8℃;P_2,10.9 wt%(NH_4)_2SO_4,26℃;P_3,39.1 wt%(NH_4)_2SO_4,-16℃.在(Ⅱ)中有两个四相转熔点:P_1,100 wt%(NH_4)_2SO_4·Na_2SO_4·4H_2O,59℃;P_2,23.62 wt%(NH_4)_2SO_4·Na_2SO_4·4H_2O,26.1℃,转熔反应热为180 J/g。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一次和二次烧成对CaO-B2O3-SiO2(CBS)微晶玻璃的烧结性能与介电性能的影响。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探讨二次烧成对CBS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一次烧成相比,二次烧成能够促进玻璃体中的小晶粒生长,试样的收缩率和体积密度有所增加,有利于介电常数提高和介质损耗的降低,且体系中没有出现新的晶相;875℃烧结的试样,X/Y轴收缩率均为14.33%,体积密度达到2.46 g/cm3,10MHz介电常数和损耗相应为6.21和3.5×10-3,热膨胀系数为11.86×10-6/℃,抗折强度为157.36MPa。  相似文献   

12.
成型工艺对CBS系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压成型和流延成型工艺制备CaO-B2O3-SiO2(CBS)系生坯。考察成型工艺对CBS微晶玻璃的烧结性能与介电性能的影响;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干压成型相比,流延成型体系中没有出现新的晶相,流延成型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收缩率有所增加,有利于介电常数提高和介质损耗的降低;850℃烧结的流延成型试样,体积密度达到2.58 g/cm3,X、Y轴收缩率均为15.35%,10 GHz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6.45和8×10-4,300℃的热膨胀系数为12.02×10-6K-1,抗弯强度为161.18 MPa,热导率为1.9 W/(m.K)。CBS微晶玻璃与Ag电极高温烧结后金属Ag布线断裂。金属Ag电极浆料与生料带共烧时,Ag+能够沿着基片表面不致密部分扩散,而相对致密的晶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Ag+扩散。  相似文献   

13.
室温下成功地合成了MnF2纳米晶.它的X-射线衍射图(XRD)中所有的衍射峰均指标化为金红石结构的MnF2,晶胞参数为a=0.4857nm,c=0.3309nm.从扫描电镜图中可以看到,所制备MnF2纳米晶的形貌是球形颗粒,尺寸大约在20nm左右.它的吸收光谱显示出Mn2+的d-d跃迁的特征吸收.磁性质表征显示在70.0K处MnF2纳米晶从反铁磁性转变为顺磁性,在2K温度下,表现出线性磁行为.  相似文献   

14.
TiO2-SiO2系列玻璃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玻璃涂层,可望提高一般玻璃的耐水性.研究结果表明,凝胶的化学组成及合成工艺均影响聚合物的类型,所以影响到涂层质量和基材的耐水性.当凝胶的化学组成为5TiO2-95SiO2,溶剂量R=0.8-1.2, 加水量γ=0.75-0.98合成,涂层经500 ℃热处理,可使一般Na2O-CaO-SiO2玻璃的耐水性提高25%-47%.  相似文献   

15.
提出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含银Na2O—B2O3—SiO2玻璃的工艺及制备过程,用X射线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制备过程中结构变化,用光学吸收谱、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确定银胶体粒子的存在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与传统熔融法制备的玻璃有相同的结构,且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尺寸有一定分布的银粒子。该方法既可以用于颜色玻璃的制备,其产品也可作为制备其他材料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烧结法制备以钙长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性能测试研究玻璃组成对玻璃的烧结、晶化特性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O含量的增加,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放热峰温度逐渐降低,而且析晶放热峰变得尖锐;增加氧化钙降低玻璃的析晶活化能,有利于玻璃的析晶;随着SiO2量的增加,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放热峰温度移向高温,使玻璃的析晶困难;玻璃样品的烧结温度随Ca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但过多的CaO促进硅酸钙的析出,增加样品的介电常数和热膨胀系数;增加SiO2能够降低微晶玻璃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改善其介电性能;所制备的微晶玻璃具有相对密度高(≥98.3%),介电常数适中(6.9~7.5),介电损耗低(≤0.1%),热膨胀系数低(3.8×10-6~4.5×10-6 /℃),烧结温度(900~1 000 ℃)低,及介电常数温度稳定性低(66×10-6~113×10-6 /℃).  相似文献   

17.
Pr3+掺杂Li2O-CdO-Al2O3-SiO2玻璃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Pr^3 掺杂Li2O-CdO-Al2O3-SiO2(以下简称LCAS)玻璃,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在254nm UV激发下,观察到强的483nm蓝线和609nm红发射现象,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吸收光谱和Judd-Ofelt理论,计算了该玻璃中Pr^3 离子在不同能级间的实验与理论振子强度、辐射跃迁几率、积分发射截面、荧光分支比和寿命等光谱强度参数,较大的积分发射截面显示LCAS:Pr^3 玻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激光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8.
镀膜建筑玻璃光学特性的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与研究了TiO2/Cu/TiO2膜建筑玻璃的色度及在紫外到红外(0.2-25μm)宽波段上的光谱透过率,相对光谱透过特性。结果表明,主波长约474nm,兴奋纯度大于10%的镀膜玻璃可以获得较好的装饰效果。可见光透过率20%-40%的镀膜玻璃对紫外辐,红外辐射的透过率分别为空白玻璃的12%,30%,是较理想的遮阳隔热建筑玻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拌浆料法,从莫来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分散系数及变异系数分析着手,讨论纤维长度、搅拌时间、搅拌工艺等因素对莫来石纤维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纤维球磨搅拌180min时,纤维长度为5mm时,纤维的分散系数达到最大,变异系数最小,纤维分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晶核剂对Li2O-ZnO-SiO2系玻璃析晶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不同晶棱剂对Li2O-ZnO-SiO2系统玻璃析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要获得高热膨胀性微晶玻璃Li2O-ZnO-SiO2,关键在于基础玻璃中方石英晶相的析出,晶棱剂P2O5在该系统玻璃中具有成棱作用,并能促进方石英固溶体的析出,使微晶玻璃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为133MPa,雏氏硬度为638MPa);晶棱剂TiO2对于促进方石英晶相析出的能力较差,且当玻璃中不舍Al2O3时,TiO2的成核效果不明显,获得的晶粒较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