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确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发展观对国家、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在微观的个人生活层面上,也同样需要培养科学的个人发展观,以协调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达到幸福的人生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经济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何事物的发畏都有两种发展观,一种是科学的发展观,另一种是不科学的发展观,我认为,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泛指科学的发展观:所谓科学的发展观就是按照科学规律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的发展观在不同发展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的、内涵和要求。第二,是特指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科学的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由此可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很深远的理论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然要求体育也具备与之相应的发展观。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运用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的方法,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体育也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提出新时期体育的科学发展观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是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全面体育观、协调体育观和持续体育发展观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人文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宏露 《科技信息》2009,(14):350-351
科学发展观核心与人文精神的内涵一致,都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价值追求和目标。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的区别,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发展理念的升华,摒弃了单一地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从注重物的发展转变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其精神实质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新发展观,再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当代科学形态。发展观的演进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探索发展问题的结果,经历了关注中心上从物发展到人,内容上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发展观的演变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发展观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这一转变其实质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在思维方式上,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线性思维特征,提出了如何运用非线性思维来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发展思维的变革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新中国60年来发展观演变大致可分为起步发展观、政治发展观、经济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4种。理性分析它们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理性地总结和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基本经验,这对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对幸福的追求,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人与社会、环境、资源等问题上的价值理想与现实选择的完美统一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在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实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青年发展是青年实现全面进步的过程。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实践是与革命实践相对而言的社会实践.现代建设实践同以往任何时代的建设实践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的特点.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伟大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我国现代建设实践的需要并总结世界现代建设实践的经验而产生的.现代建设实践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在指导现代建设实践中才能发挥其功能并随着现代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建设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源泉,主要表现在:社会整体发展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源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理论;社会矛盾解决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了党的和谐执政观的形成及其基本思想,认为党在新世纪的和谐执政观是指导我国改革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观点。正是在这样一种和谐执政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且要微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实现了党的执政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把握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更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当今国际经济环境既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利又提出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实际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丰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生活、社会关系、劳动能力和个性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重要保证和基本途径。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技术是社会活动主体力量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人类应把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减少、避免技术异化所产生的负价值。科学发展观中的技术价值观是:人类应充分利用技术为所有生物物种服务,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特点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和谐社会到和谐校园,统战工作的现实课题更加明确;二是从科学发展到人才强校,统战工作的根本任务更加突出;三是从政治文明到依法治校,统战工作的独特优势更加重要;四是从先进文化到德育为先,统战工作的德育功能更加显现;五是从理论创新到机制优化,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