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正勇 《甘肃科技》2007,23(6):179-180,178
通过对农村聚落的调查,总结出农村聚落的形态和演化规律,对住区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对策和适宜性发展对策,探索中原地区农村聚落的建设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市三县区村级地名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统计分析自然、人文地名类别.结果表明,兰州市自然类地名符合过渡带复杂地貌特征,集中分布在适宜人类生存的高海拔区;在人文类地名趋同自然类地名条件下,经济类地名变化规律趋同自然类地名,几乎重叠聚落地名,表示经济类活动不仅需要优越地理条件,更倾向于集中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军防地名占比最大,由于防守、关卡等军事目的,该类地名多位于水源充足、易守难攻的险峻地带,且可以为驱逐匈奴的战争轨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侯楚  李志文  孙丽 《江西科学》2021,39(1):115-121
地名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还可以为研究其历史、方言、民俗等提供可靠依据.以阳江市为例,从地理角度出发,在收集和整理聚落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字义并结合地名起源将其分为自然地名、方位地名、壮语地名、姓氏地名、经济活动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生物地名和其它地名共8类.通过对地名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与核密度的叠加分析,认为阳江市地名分布在水平向度上呈现出沿河、沿海的趋势,垂直向度上呈现出向低平地区集聚的趋势,符合人类择居的普遍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名各自呈现出了与其自身特色有关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反映出了阳江市自然环境、人文经济以及历史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林地名主要来源于壮语北部方言,也有汉语、苗语、瑶语及壮语南部方言来源,多为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也有聚落、方位和动植物特征、特别场合方面的名称,西林地名演变具有数量增多、汉语地名增多等特点,地名还折射了西林地区社会、历史、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经济开发为核心、以贫困区域为核心、以精准为核心的贫困帮扶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5个发展演变历程,在深入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继起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和已有文献研究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河坝聚落区、山坡聚落区、二半山聚落区、高半山聚落区4个区域,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推进路径。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分区分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路径4个方面探讨了配套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协整分析等方法,对1980—2020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时序演化特征及协整关系进行探析。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农村聚落生态系统产生影响;(2)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动态度大致经历了1980—2005年的变化微弱期、2005—2010年前后的中间下降期和2010—2020年的快速上升期;(3)1980—2020年,各省(区、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体系不断优化,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4)93.55%的省(区、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规模的相关系数大于0.7,且至少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5)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协整,呈现长期均衡关系,且长期弹性为0.829。  相似文献   

7.
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语源、含义、演变、分布类型、现代功能及其规范化的一门学科,与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北京延庆为例,探讨了地名科学体系的信患系统及地名的学术研究价值,强调地名学的研究必须着眼于区域地名的调查和分析,使每个地区真正变成地名研究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重庆市开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坡度作为影响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研究对象,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2009年重庆市开县1∶50 000数字高程图(DEM)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法(Pearson),研究不同坡度下乡村聚落空间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开县整体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表现为集中在西南区域,距离县城越近分布聚落越多的特征;相关性结果证明,坡度对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在0°~20°坡度带内坡度与乡村聚落个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大于20°~82°坡度带内呈现负相关关系,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10°~20°的坡度范围内;同时,水文因素、社会经济以及政策条件等共同影响着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聚落与耕地农村聚落是农业劳动者居住的场所,也是饲养动物、堆积厩肥、栽培果树,进行家庭副业生产、仓库、打谷场以及堆放劳动工具的所在。因此农村聚落与耕地一样都是人们进  相似文献   

10.
选择广东省揭东县龙尾镇的乡村聚落为实证研究对象,以2006、2016年揭东县龙尾镇的遥感数据和DEM为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2006-2016年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演变因素。结果表明:龙尾镇乡村聚落趋向大中型聚落发展,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空间扩展特征比较显著,但地区差异明显;乡村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均呈偏左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高程10~80m和坡度3~7°区域是乡村聚落的密集分布区;乡村聚落沿道路集聚趋向十分明显,沿主要道路形成组团式聚落斑块。地形等自然地理因素是揭东县龙尾镇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区位、传统文化和宗族势力等人文地理因素是影响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域名纠纷的法律适用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调整域名纠纷的所适用法律主要是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或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建议修改域名登记制度以预防域名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里,姓名商标为商标家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讨论姓名商标的利弊和种类,并着重对姓名商标所导致的在姓名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方面的法律冲突与调整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让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文明,致力于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支柱产业的支撑与带动,实现城乡互动、谐调发展.贵州应在分析自身的资源和环境的优势与制约前提下,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宁波地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宁波城市凝固的自传。不但反映宁波古代历史事实及社会经济情况,而且也是宁波人民生存环境的见证,是记录传承宁波乡土文化的桥梁。研究宁波地名,对正确解读古代宁波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和乐趣。  相似文献   

15.
门头沟区地名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地方的命名都是有根据的,或反映当地的地貌特征、自然环境,或反映当地的人文特征、历史文化.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区内多山地,具有鲜明的山城特征,且门头沟区历史悠久,深厚的历史沉淀也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了门头沟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在门头沟区的地名命名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本文以门头沟区地...  相似文献   

16.
童丽闺 《科技资讯》2013,(16):10-11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面向区划地名提供云服务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运用云GIS与大数据技术,提出区划地名云服务平台,构筑云计算架构体系,创新区划地名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自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以来,美丽乡村数量及空间布局迅速变化.基于Voronoi图变异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2013-2017年美丽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南省美丽乡村总体数量急剧增加,在市域尺度美丽乡村数量趋于均衡化;省域尺度及区域尺度下空间分布模式均具有随机分布向集聚分布转变的特征,但转变强度具有区域差异性,但区域之间空间分布模式的呈现趋同性特征;河南省美丽乡村空间分布重心总体向北移动,不同研究断面移动方向与速度不同;美丽乡村的分布呈现空间收缩,方向性减弱、分布轴线向正南-正北方向接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域名资源管理的角度,搜集有关域史纠纷研究方面的各种资料,围绕域名、域名与知识产权关系、域名纠纷及其解决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试图揭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9.
结合辽宁农村实际,在对辽宁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推动、科技驱动、龙头牵动、劳动力移动四个方面,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探讨,尤其对低收入乡镇农民增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结合省情,从组织、技术、服务、人才、资金方面对科技推动河南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