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民航发展对飞行员的求,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培训理念。该理念通过把CRM和TEM融入飞行训练,由单驾驶员训练转入多人制机组训练,由以飞机为主转入以飞行模拟装置训练为主的训练模式,使毕业得飞行员具备担任多人制机组副驾驶的能力,缩短与航空公司运行求之间的衔接时间。采用基于能力的训练和持续评估以监控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
组织因素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探索组织因素的基本构成和对飞行安全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对改进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就国内外对影响民航安全的组织因素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并对影响民航安全的组织因素进行了合理的界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对民航安全有显著影响的组织因素,构建了组织因素影响安全的初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组织因素对民航安全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随后使用AMOS 17.0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检验,研究了各因素与其指标的关系及各因素对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后讨论了因子与指标及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所建立的组织因素对民航安全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为国内民航组织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组织因素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探索组织因素的基本构成和对飞行安全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对改进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就国内外对影响民航安全的组织因素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并对影响民航安全的组织因素进行了合理的界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对民航安全有显著影响的组织因素,构建了组织因素影响安全的初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组织因素对民航安全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随后使用AMOS 17.0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检验,研究了各因素与其指标的关系及各因素对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后讨论了因子与指标及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所建立的组织因素对民航安全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为国内民航组织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帅  陈勇刚  曾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2):5074-5080
摘 要:为有效评估飞行训练品质,及时优化训练组织模式,提出一种改进组合赋权-TOPSIS法的飞行训练品质综合评估模型。该模型利用超限事件作为评估指标,运用归一化约束条件的方差最大化原理对CRITIC-G1法确定的主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确定最优权重;应用TOPSIS法分析评估不同样本数据的相对贴近程度,并引入RSR法对相对贴近度进行分档,达到对飞行训练品质等级进行划分的目的。通过选取C-172R、C-172S、SR20飞机机载G1000航电系统14个月SD卡超限事件进行实例分析与验证,该模型能够应用于飞行训练品质评估中,具有合理性与适用性,可以为优化训练组织模式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民航飞机客舱乘务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专家访谈和相关规章,选取了22项民机客舱乘务员应急处置能力指标。通过编制问卷进行调研,使用SPSS22.0对问卷统计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得到旋转后的各指标的因子载荷,从中提取4个二级指标,并根据各自特点依次命名为基本素质、知识基础、职业技能、处置能力。根据指标体系建立民机客舱乘务员应急处置能力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假设模型。使用AMOS24.0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和拟合优度检验,最后根据各指标标准化路径指数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对乘务员应急处置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基本素质,然后依次为处置能力、职业技能、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6.
公共部门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组织,是当前社会风险防范的重要力量;强化对公共部门社会风险防范能力的评估,可以为其发展提供更高参考标准,同时也能促进公共部门高效履职。运用德尔菲法与AHP层次分析法,结合"结构-过程-结果"(SPO)三维评价模型,力图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部门社会风险防范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一级指标为公共部门所必须具备的"结构、过程与结果"三个导向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为"结构分项的三个指标、过程分项的六个指标与结果分项的两个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三级指标。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提升公共部门风险防范能力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蒋欣初 《科技信息》2010,(35):I0390-I0391
肌氧含量是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进行检测,用来评估骨骼肌组织中血容量的变化以及氧传递与氧消耗之间的平衡,并用于反应运动时机体组织的有氧和无氧代谢状态的生理学指标。本文通过综述肌氧含量作为一项无损测定的、敏感的指标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测定的实际意义,为评定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况、掌握训练强度和评价训练效果引入新的生物学监测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大数据环境下风电机组状态评估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劣化度的实时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动态劣化度计算模型;然后,引入正态云模型取代传统隶属函数,将正态云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形成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实时评估方法;最后,基于辽宁某风电机组的SCADA数据,利用所述方法对其进行状态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把握机组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对其早期缺陷及时预警,有助于防范机组严重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评估民航法定自查人员的培训效果,并提高安全培训管理水平。首先基于柯氏模型的特点,构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4个评估模块,再结合法定自查人员工作的特点和实施情况,构建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再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主观权重与熵权法的客体权重通过博弈论的思想有效组合,以决定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最后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对培训效果指标体系进行实例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其培训效果,确定并量化了影响其培训效果的具体因素,评估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模型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台北男子排球代表队22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对与运动员弹跳力水平相关的16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采用"0-1规划"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指标筛选,对所筛选的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该模型为依据,0.5标准差为各等级标准、均数为基点,制定出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发展水平与主要素质指标的理论模式。皆在为发展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提供一个标准和参考,为进一步实施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列车司机驾驶行为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列车行车安全与状态,但当前对列车司机手比行为的检测仍存在不足。为了对列车司机手比行为进行有效检测,本文利用动车组模拟驾驶系统所采集的司机乘务作业影像,结合采用融合注意力机制的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7 (YOLOV7)神经网络模型与Strong 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 (StrongSORT)算法,对动车组司机驾驶过程中的5种手比行为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对列车司机乘务作业时不同类型手比行为的检测效果,其中检测精确率平均提升1.2%,检测召回率平均提升1.9%。本文提出的算法将有助于改进铁路院校、机务部门对列车司机日常训练、工作考评的效果,提高列车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进近着陆绩效,结合航空事故调查分析,确定出机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是确保安全飞行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机组成员的情境意识和机组的团队共享心智为中介变量,构建机组沟通对进近着陆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采用Flight Simula-tor 飞 行软件,模拟单发失效应急情境,利用情境意识评定技术和团队共享心智测量量表,测量机组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聚焦国有企业智库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定了培养路径——角色定位(Role positioning)-能力诊断(Ability diagnosis)-方案制定(Content determination)-效果评估(Effect evaluation),即RACE路径.首先分析确定企业智库人才的角色定位是具备较高研究水平和咨询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后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包含特质、知识、能力3个模块的国有企业智库复合型人才胜任力评价模型,并基于胜任力匹配结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培养效果评估.最后,设计了一套适合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的人才培养RACE路径,以推动专业人才的加快培养.  相似文献   

14.
近距空战中环境复杂、格斗态势高速变化,基于对策理论的方法因数据迭代量大而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存在训练时间长、执行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UCAV近距空战机动决策方法。首先,在UCAV三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飞行驱动模块,形成状态转移更新机制;然后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加入Ornstein-Uhlenbeck随机噪声以提高UCAV对未知状态空间的探索能力,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增强对序列样本数据的学习能力,提升算法的训练效率和效果。最后通过设计3组近距空战仿真实验,并与PPO算法作性能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装甲车辆舱室乘员人数逐渐减少的基本趋势,对乘员的操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多资源理论(MRT)构建了乘员脑力负荷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脑力负荷预测技术的乘员舱任务分配优选方法,并以装甲车辆三乘员减少为两乘员作为实例对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旨在为解决应急任务条件下的装甲车辆舱室任务分配问题探索新的途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楚地描述乘员全任务过程中脑力负荷的变化情况,对任务分配方案进行量化动态优选,具有较好的优选精度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容易对无人机数据链造成干扰,严重威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无人机数据链电磁干扰自适应新方法,能够提高无人机的主动抗干扰能力.数据链工作信号动态变化过程中,对应的电磁干扰效应阈值呈非线性变化趋势,通过选取训练样本和观测值,采用相关向量机回归(RVR)的方法建立动态数据链干扰阈值训练模型,预测不同工作信号条件下的电磁干扰阈值.建立无人机数据链电磁干扰自适应专家系统,利用机载电磁干扰环境监测平台确定电磁干扰特征参量,根据训练模型预测目标值,判别数据链电磁干扰等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技战术方案,自主有效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对无人机数据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该文就现行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选用10个评价指标,由学生综合成绩等级与对应的评价指标关系提炼出5个等级理想评价指标,结合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能力,建立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评定模型;将待评定的学生等级评价指标编码作为模型的输入,利用外积法对网络连接权值进行迭代学习,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直观地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综合成绩。  相似文献   

18.
传统ADC(Availability Dependability Capacity,ADC)模型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同时评估的只是系统本身的基本效能,反映不出武器在实际战场环境中的作战效能。为了有效评估武器装备的系统效能,以传统ADC模型为基础,通过借鉴马尔科夫过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简化算法,同时构造了一种改进的ADC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反导导弹战斗部作战效能的因素,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特别提出了将目标导弹的突防能力作为影响因素来分析,对装备的型号论证、方案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操作航空物探遥感仪器的空勤人员疲劳问题是直接关系到航空物探遥感仪器操作和执行飞行任务航空器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航空物探遥感空勤人员疲劳影响因子的分析,构建了航空物探遥感空勤人员疲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基础判断,根据权重计算方法中的权的最小平方法和熵权法进行计算,得出权重系数,分析出影响航空物探遥感空勤人员疲劳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心理健康、设备稳定性、飞行条件、维修负荷等是影响航空物探遥感空勤人员疲劳的主要因素,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心理专家进行访谈,根据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情景模型推演,从而得出导致主要因素造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