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用微波场诱导改性磷石膏作为吸附剂,采用批式振荡吸附法研究改性磷石膏对重金属离子Cu2+,Zn2+,pb2+和Cd2+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特性,提出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场改性磷石膏对Cu2+,Zn2+,pb2+和Cd2+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但Freundlich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在改性磷石膏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初始阶段,Lagergren伪一级动力学方程、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粒子内扩散模型均能很好地反映吸附模式,而整个吸附过程则遵循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过程是液膜扩散和粒子内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Cu2+,Zn2+,pb2+和Cd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937 0,3.993 6,2.627 4和3.319 0 mg/g;微波场改性后的磷石膏对Cu2+,Zn2-和Cd2+的吸附是吸热反应,对pb2+的吸附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2.
Hg2+对睡莲幼叶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浓度梯度Hg^2 对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幼叶细胞超微结构主要是对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损伤情况。观察结果表明:当Hg^2 培养浓度小于5mg/L时,处理5d的睡莲幼叶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破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对各细胞器的损伤加剧,表现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膨胀,外膜断裂,直至消失,叶绿体解体。线粒体的脊突膨胀成囊泡状,局部瓦解,线粒体成空泡状。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核仁散开,核膜破裂,染色质从核孔散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研究表明,Hg^2 对睡莲的急性致死浓度为5-8mg/L。  相似文献   

3.
4种重金属离子对秀丽小杆线虫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Cu2 ,Cd2 ,Pb2 ,Zn2 4种重金属离子对秀丽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对秀丽小杆线虫的毒性大小依次是Cu2 >Pb2 >Cd2 >Zn2 对C.elegans的24h的LC50分别为6.04、17.20、71.70、145.33mg/L,Cu2 、Pb2 、Cd2 、Zn2 对C.elegans的48h的LC50分别为3.46,10.07,54.56,81.21mg/L.  相似文献   

4.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亚细胞组分差速分离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不同浓度Cd2+(1、10、100μmol/L)胁迫下,毛葱幼苗不同部位Cd、Fe、Mn、Cu、Zn等金属元素吸收积累的特点,以及根和叶中Cd的亚细胞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增加,毛葱根、茎、叶各器官中Cd的含量均显著增加,Cd主要集中在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运输量很少;(2)Cd的吸收积累改变了根、茎、叶中Fe、Mn、Cu、Zn等矿质元素的含量;(3)叶和根各亚细胞组分中Cd的含量为:细胞壁组分细胞质可溶性组分细胞核、叶绿体组分线粒体组分;(4)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增加,细胞壁和细胞质组分中Cd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线粒体、细胞核和叶绿体组分,Cd在细胞壁和细胞质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呈上升趋势,在线粒体、细胞核及叶绿体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植物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部,细胞水平上,多数的Cd被细胞壁沉淀螯合和液泡区室化,避免了Cd对新陈代谢旺盛的亚细胞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几种常见重金属 (Cu2 、Zn2 、Cd2 )对丰年虫、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无节幼体趋光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1) Zn2 、Cu2 、Cd2 对丰年虫无节幼体的 2 4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310 .36、34 .61和 2 0 1.8mg/ L.而 Cu2 、Zn2 浓度分别为 2 .0 7、19.86mg/ L时 ,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到对照组的 5 0 % .2 ) Cu2 、Cd2 对长毛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0 31、0 .180 mg/ L.而 Cu2 浓度为 0 .0 0 3mg/ L、Cd2 浓度为 0 .0 0 4 mg/ L时 ,即使幼体的等效趋光值降为对照组的 5 0 % .3)Zn2 、Cu2 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5 0 6、0 .0 2 6mg/ L.而当 Zn2 、Cu2 的浓度分别为 0 .0 0 7和 0 .0 0 2时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为对照组的 5 0 % .  相似文献   

6.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显示,罗氏沼虾经高浓度Cu2+(5.12 mg/L)处理一周后,体内3种组织(鳃、肝胰腺和心脏)细胞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核收缩,线粒体膨胀和内嵴减少,细胞结构模糊、胞质浑浊,髓样小体增多,脂滴破裂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阳性颗粒在健康虾中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膜周围和脂滴周围等,Cu2+胁迫后,组织细胞中线粒体膜和脂滴周围的SOD阳性颗粒明显减少,细胞核内SOD阳性颗粒缺失.结果表明:高浓度Cu2+对罗氏沼虾体内3种组织细胞中SOD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导致虾体免疫机能显著下降,从而出现组织细胞结构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7.
用AAS,AFS,ICP仪器测定了33只圈养大熊猫(雌性21只,雄性12只)血清中Cu,Zn,Fe,Mn,Ca,Se,Pb,Cd,Cr,Co,Na,K,Mg,P,Hg,As等共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Cu,Zn,Se,Pb,Cd,Hg等6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高,Fe,Ca,Na,K,P等5种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少.大熊猫血清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宽,可能与大熊猫年龄、性别、健康、食物结构有关.在雄性大熊猫中Cu,Se,Pb,Cd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Na,Mg,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在雌性大熊猫中Cu,Zn,Cd,Hg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而Fe,Ca,K,P等元素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减少.Cu,Zn,Ca,Se,Pb,Na,Mg,P等元素的含量雌性高于雄性;Mn,Cd,Cr,Co,Hg,As,K等无机元素的含量雌性低于雄性.Cu,Zn,Se,Pb,Cd,Hg等元素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有一定的积累性.应尽量减少大熊猫对Pb,Cd,As,Hg等一些有害元素的摄入量.Fe,Ca,Na,K,P等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大熊猫饲料中应适量增加一些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8.
安痛藤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灰化法处理样品,火焰原予吸收光谱法测定安痛藤中的Zn、Se、Fe、Cu、Ag、Cd的含量.结果表明,除Cd未检出外,安痛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Zn、Se、Fe、Cu、Ag分别为12.192、3.120、56.841、16.340、0.097μg/g,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Fe,Cu,Zn,Se,Ag,加标回收率为98.2%~106.3%.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天然抗氧化剂白藜芦醇(Res)对Cd Cl2暴露所致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单独应用Res联合Cd Cl2共同处理受精后2 h(2 hpf)的斑马鱼胚胎,观察至96 hpf胚胎死亡率和孵化率;采用荧光探针DCFH-DA、Mito SOX、JC-1分别检测胚胎总体活性氧、线粒体源ROS水平和胚胎线粒体的膜电势;采用吖啶橙(AO)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胚胎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mt SSBP)、OPA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0μmol/L Res持续暴露96 h可明显增加斑马鱼胚胎死亡率(P0.05)。20~100μmol/L Res与20 mg/L Cd Cl2联合暴露较单独Cd Cl2暴露组相比,胚胎死亡率和未孵化率明显增加(P0.01)。100μmol/L Res与20 mg/L Cd Cl2联合处理明显增加了胚胎总体ROS(P0.01)和线粒体内ROS(P0.01)的生成,降低了线粒体的膜电势(P0.05),胚胎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Cd Cl2单独暴露组相比,Res联合处理明显下调了mt SSBP和OPA1的m RNA表达水平(P0.01)。由此可知,高浓度Res明显增强Cd Cl2所致的斑马鱼发育毒性,胚胎总体ROS和线粒体源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势下降,mt SSBP和OPA1表达下降,表明线粒体损害可能介导了Res对Cd Cl2育毒性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 Cr6 污染对莼菜冬芽茎尖细胞中核、线粒体、高尔基体、质体、细胞质壁等超微结构的影响 .Cr6 污染对莼菜冬芽茎尖细胞毒害的结果显示 :核发生变形、线粒体出芽或破裂、高尔基体膨胀或消失、前质体破裂 ,质体结构破坏、质体中淀粉粒增大 ,细胞产生质壁分离 ,胞质发生转移 .进而影响到细胞的整体功能 ,造成细胞损伤以至死亡 .  相似文献   

11.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Cu2+、Cd2+和Se4+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Cd2+和Se4+对大型溞的毒性大小为:Cu2+>Cd2+>Se4+。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Cd2+和Se4+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比较复杂,在两两共存或三者共存时,随着浓度配比方式的不同,联合毒性效应发生变化,显示出一定的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Cu2+Cd2+在毒性1∶1配比时,联合毒性效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由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与其他几种联合方式相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湖南邵东地产黄花菜中的钙、镁、锌、铜、铁、锰、硒,铬、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钙、镁、锌、铜、铁、锰、硒,铬、镉含量分别为4630.3841、250.310、27.352、4.931、165.304、13.732、0.2223、.1021、.520μg/g,含量大小是Ca>Mg>Fe>Zn>Mn>Cu>Cr>Cd>Se.结果表明钙含量最高,镁、锌、铜、铁、锰、铬、镉含量次之,硒含量最低.邵东地产黄花菜中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铜、锌、镉对锯缘青蟹仔蟹代谢酶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测定锯缘青蟹仔蟹(背甲宽 31.0±3.5 mm;背甲长 23.0±2.8 mm)暴露在次致死浓度的铜、锌、镉离子溶液下 24 h后肝胰腺、鳃、肌肉碱性磷酸酶(AKP)、谷雨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重金属使仔蟹酶活力提高,高浓度时又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三种金属中,铜、镉对酶活力影响作用较锌显著.三种受试组织中,肝胰腺酶活力最易受重金属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减轻土壤镉污染对萝卜生产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水培方法,观测了不同浓度镉(Cd)、硒(Se)和镉硒互作对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和不同价态的se在低浓度时均能促进萝卜种子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苗与幼根的生长,CA和Se分别在5mg·L-1和0.5mg·L-1时促进作用达到最大,高浓度时对萝卜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价态Se相比,Se4+的促进作用大于Se6+,而Se时的抑制作用大于Se4+,萝卜的根和苗相比,根对高浓度离子的敏感性比苗更强。不同浓度镉硒互作的效应不同,在低浓度(1mg·L-1)镉条件下,任何浓度的硒对镉都有桔抗作用,即硒降低了低浓度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硒和高价硒(Se6+)比低浓度硒和低价硒(Se4+)表现明显;中浓度(10mg·L-1)镉和高浓度(50mg·L-1)镉浓度下,低浓度(0.5mg·L-1)Se4+表现出拮抗作用,即硒减轻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而其他组合处理都表现出协同抑制的效应,即加重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不同价态硒相比,Se4+表现出更强的缓解镉毒害的能力,并且这种现象在中、高镉浓度下表现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碱渣对重金属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竞争吸附系数的角度探讨了三种重金属共存时碱渣表面的吸附规律。研究显示,随着体系pH和初始浓度的升高,Cu2+的竞争吸附系数呈下降趋势,Zn2+、Cd2+呈上升趋势;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Cu2+竞争吸附系数呈现升高的趋势,Zn2+、Cd2+的竞争吸附系数则呈现减小的趋势。Zn2+、Cd2+呈现明显的协同吸附作用,而Zn2+、Cd2+与Cu2+则呈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Hg、Cd及其复合污染对浮萍叶片的毒害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不同浓度Hg、Cd及其复合污染对浮萍(Lemna minor L.)叶片生理生化以及超微结构的毒害影响.经观察分析,培养4d后各处理组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随处理浓度的递增,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抗性峰,而后下降.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叶绿体膨胀,外膜破裂,基粒片层垛叠混乱;线粒体脊突膨胀,呈现凌乱状态甚至空泡状残体;细胞核变形,核膜内陷,染色质凝集,呈无序状态甚至解体.结果表明:Cd对浮萍叶细胞的毒件比Hg大.Hg、Cd复合污染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加强了对叶细胞的伤害.Hg对于浮萍叶片的致死浓度在5~7mg/L之间;Cd的致死浓度在2.5~5mg/L之间;Hg Cd的致死浓度在1mg/LHg 1mg/LCd~2.5mg/L Hg 2.5mg/LCd之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威宁县以及六盘水市水城县一带土法炼锌废渣,参照黔西北地区特殊的大气降雨pH变化,以pH值为3、4、5、5.5和6的硫酸溶液作为浸提剂,采用水平振荡法对废渣进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炼锌废渣浸出液中Cu、Cd的浸出浓度与浸提剂pH呈显著负相关,Zn的浸出浓度与浸提剂pH的相关性不明显。在不同pH值的硫酸溶液的浸泡下,浸出液中Zn、Cu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53-24.39 mg/L、0.011-10.38 mg/L,其浸出毒性在最高允许浓度范围内;Cd浓度变化范围为0.012-3.34 mg/L,浸出液中Cd最高浓度超限值11倍。同时,浸提剂pH对浸出液pH无影响,浸出液pH均值在7.43-7.86之间变动,无腐蚀性;因此,在酸沉降环境下,炼锌废渣是一种有害固体废物,其浸出毒性主要表现为Cd污染。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废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寻找廉价高效的吸附剂是经济地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关键.试验选择活性污泥为吸附剂,考察其对重金属离子Cu2+、Zn2+和Cd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3种重金属离子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吸附很快,前4 min时的去除率和吸附量上升最快;在常温范围内,温度对活性污泥吸附金属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体系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较为重要;活性污泥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