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束-气单次碰撞实验条件下利用激光激励化学发光技术研究了p-轨道电子云空间取向的Ca(^1P1)+CnH2n+1Br(n=1,2,3)反应产物CaBr(B^2Σ^+)转动角动量的空间取向性,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反应排斥能及反应物的空间取向对产物动量的空间取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Ba^2+离子搀杂对(Ca0.5Sr0.5)5(PO4)3Cl:Eu^2+和(Ca0.4Sr0.6)5(PO4)3Cl:Eu^2+量子发光效率的影响,当用Ba^2+离子代替Ca^2+或Sr^2+离子进入晶体时,Eu^2+离子的发光特性发生改变;发射峰的峰值降低;热猝灭的温度升高,并采用位型坐村理论给予解释。根据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占据两个不等当晶体学位置的Eu^2+离子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反应物在不同转动态条件下对S(1D)+H2→SH+H反应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了描述反应物速度矢量k与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j'这两个矢量相关的分布函数P(θr)、描述反应物速度矢量k、产物速度矢量k'与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j'这三个矢量相关的二面角分布函数P(r)以及描述反应产物角动量极化的分布函数P(θr,r).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微分散射截面、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在空间的定向和取向等立体动力学性质对反应物的转动量子数的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电子湮没谱研究了不同离子数(F)/离子数(Cl)比BaFCl:Eu^2+系列粉末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当晶体中的离子数(F)/离子数(Cl)〈1时,可以有效地产生F离子空位缺陷,当离子数(F)/离子数(Cl)比值在0.92附近的空位缺陷浓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用45Ca跨膜流动技术测定黄精凝集素Ⅱ对大鼠主动脉Ca2+跨膜内流的影响.黄精凝集素Ⅱ在0.1~10μmolL-1时,不影响静息状态下Ca2+的内流,但能抑制NE和KCl引起的Ca2+内流,其抑制能力依赖于凝集素的浓度;在10μmolL-1时,可完全阻滞NE引起的Ca2+增加,并能有效地阻滞KCl引起的内流作用.表明黄精凝集素Ⅱ能阻滞细胞外的Ca2+通过受体操纵钙通道(ROC)和电压依赖钙通道(PDC)的内流  相似文献   

6.
采用abinitioCID/MC-311G*方法计算了HCl+(X2Π)和HCl-(X2Σ+)的势能函数值,并根据光谱数据导出了HCl+(X2Π)的Murrel-sorbie势能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HCl-(X2Σ+)的解析势能函数.导出了Murrel-Sorbie函数中的系数a1,a2和a3与光谱数据ωeχe和αe的关系,并用它们计算了HCl+(X2Π)和HCl-(X2Σ+)的非谐性常数和非刚性转动常数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型蓝色光致发光材料Ca8Mg(SiO4)4Cl2:Ce(3+),并对其进行了光谱测试.分析了Ce(3+)在Ca8Mg(SiO4)4Cl2晶体中应占据的晶体学格位.测试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Ca8Mg(SiO4)4Cl2:Ce(3+)的发射光谱为一峰位在410nm~425nm之间的宽谱带,经分析确认作为发光中心的Ce(3+)占据Ca8Mg(SiO4)4Cl2晶体中多面体八配位的Ca(Ⅱ)格位.  相似文献   

8.
用吸收光谱实验数据和d轨道理论确定了V^2+:NaCl和V^2+:NaBr中的V^2+-Cl^-(Br^-)键长,结果表明,NaCl和NaBr中的V^2+-Cl^-(Br^-)键长明显小于未掺杂晶格中的Na^+-Cl^-(Br^-)离子距离,本文所用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Ca^2+掺杂对PTCR元件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a^2+取代Ba^2+后对PTCR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Ca^2+含量的增加,BaTiO3系PTCR样品的平均晶粒直径单调下降,耐电压性能单调上升。Ca^2取代量在一定范围内,常温电阻率变化不大,但超过一定值后,常温电阻率急剧上升,这种现象与晶界缓冲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BaFX:Eu^2+(X=Cl,Br)的X光影像存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新的BaFX:Eu^2+(X=Cl,Br)的X光影像存储机理。在X光辐照后,Eu^2+并不变价为Eu^3+,因而不是空穴陷阱。O^-F是一种重要的空穴陷阱。存在电子隧穿过程。  相似文献   

11.
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He(2^3S)与CO碰撞的Penning电离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束方法研究He(2^2S)+CO的Penning电离过程。给出了产物CO^+(A)和CO^+(B)的分支比为1:2.2。这被归结于CO(X)的1π和4σ轨道活性的差异。初生态CO^+(A)的振动分布与相应的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一致。说明此电离过程是一个垂直跃迁过程。并详细给出了初生态产物CO^+(B,v03 7=0)和CO^+(A,v'=0,1,2,3)的转动温度,产物转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H2Cl^+(C^1A1)体系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该体系三反应通道的反应几率,反应截面和反应阈能,以及产物分子在各振,转态的布居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下Na^+,K^+,Cl^—对碱蓬和玉米离子的吸收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NaCl、KCl、NaNO3和KNO3处理碱蓬(Suaedasalsa)和玉米(Zeamays)幼苗,发现NaCl胁迫引起K+、Ca2+、Mg2+、Fe2+、Zn2+、NO-3等必需元素的含量降低.认为KCl和KNO3处理引起碱蓬幼苗幼叶黄化的主要原因是Na+的缺乏;KCl处理引起玉米和碱蓬幼苗的干枯死亡主要是由于植物体内高浓度Cl-引起的;Na+是引起盐生植物碱蓬叶片肉质化的重要因子;Cl-是刺激碱蓬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复分解沉淀法生产电子级高纯碳酸钡工艺中,加料方式、反应温度、陈化时间对产物中杂质Ca^2+、Cl^-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使产品中的Ca^2+、Cl^-含量均低于0.0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氯化碘的B^3Π0^+态(振动能级V'=12、16)的发散荧光光谱和碰撞电子淬灭。借助激光诱地荧光的方法,以氩离子激光器的502.3nm和514.5nm谱线做为泵浦源,并使用稳态近似处理得到了这两个态与气态ICl、H2O、CH2Cl2、CH3OH、C2H5OH、CH3NH2、C2H5NH2、CCl4和苯分子碰撞的电子淬灭速率常数和碰撞截面。我们探讨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对比了ICl和IF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动势法测定了298.15K的电解质(KCl,NaCl,HCl,MgCl2和CaCl2)从水到葡萄糖水溶液物标准转移自由能。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每一电解质的标准转移自由能均随混合介质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大。此外,本文计算了水溶液中电解质-葡萄糖对相互作用的自由能参数。  相似文献   

17.
报道NaCl,KCl,MgCl2和CaCl2对光解水放氢影响的某些结果.在所研究的TiO2,K2PtCl6,EDTA酸(或还原铁粉)的反应系统中,MgCl2,CaCl2对产氢的影响大于NaCl和KCl,NaCl对产氢的影响大于KCl.与没有盐类存在时相比,加入盐类可使放氢增至2倍以上.海水中的K+,Na+,Ca++和Mg++浓度均落在对反应速度变化较敏感的浓度区域,而且用NaCl,KCl,MgCl2和CaCl24种盐类模拟海水,也可以使放氢量提高至2倍以上,提示这类反应可能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BaAl12O19高温热稳定材料制备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Al12O19是一种被用于高温催化燃烧的β-Al2O3型材料.在其制备过程中可采用柠檬酸盐无定形前驱体法.它在130℃的分解反映出硝酸盐与自由羰基的相互作用;360℃的分解对应于柠檬酸盐的氧化;在800℃时,BaCO3分解并生成BaAl2O4.BaAl2O4的产生并没有抑制BaAl12O19的形成.形成BaAl12O19的另一条途径是γ-Al2O3同分散相Ba2+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王伟周  张愚 《贵州科学》2000,18(1):21-25
在B3LYP,MP2,QCISD,QCISD(T),CCSD(T),CBS-Q,G2(MP2)和G2的理论水平下,对(Cl2F)^+的单重态和三重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l2F)^+的两种构型(ClFCl)^+(C2V构型)和(ClClF)^+(Cs构型)都有可能存在,且(ClClF)^+比(ClFCl)^+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Ba^2+,BiO2+与草酸混合体系热力学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将Tio^2+与草酸混合,在一定的pH值时生成钛配阴离子,再与BaCl2昨分解反应、直接沉淀出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最终经煅烧得BaTiO3粉体的合成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