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影响着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运作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构成,并通过内外部治理机制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发生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绩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很特殊,它与公司绩效有怎样的相关性?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发现我国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如何优化我国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经营绩效提供参考建议。本文以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完整的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部分。内部治理机制是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具体表现为股权构成、董事会结构、融资方式、激励手段等一些企业内部制度安排。外部治理是指来自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以欧洲足球五大联赛2017/18赛季经营状况为载体,从职业足球俱乐部内部经营和市场环境两方面讨论和研究治理做法和经验,从而指出五大联赛市场平稳有序和职业足球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从我国足球国情出发,结合五大联赛市场治理经验,探索中超联赛市场治理创新,研究认为:创新治理主体结构,形成“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明确中超治理主体责任;创新职业足球市场治理体制,提高中超市场自治能力和水平;创新职业俱乐部内部治理体系,创造职业足球俱乐部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创新治理价值体系,打造足球产业经营全产业链,创造中超市场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表现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等方面,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权高度集中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根源。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包括国有股减持、规范公司内部机构运作、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外部监督等。  相似文献   

5.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保险公司改革的理性选择。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目的是要改变其公司治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核心是要实现国有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股权相对分散、国有股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比较适合股份制改革后的国有保险公司。要建立这样的股权结构,就必须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把国有股比重的降低与非国有投资者的进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约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内部运行操作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外部制约机制及其运作的分析,旨在使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康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独立董事、内部审计、监事会未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等缺陷,从而使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措施:一是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二是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行业监管。  相似文献   

8.
阎琳 《创新科技》2007,(5):22-23
<正>就我国大部分自然垄断产业改革而言,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市场竞争体系框架的建立,具有了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但是就企业竞争力而言,我国自然垄断企业缺乏具有竞争活力的内外机制。内部机制表现在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上;外部机制则主要是产权改革问题。其中,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完善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产权改革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王洋  冯超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09-1311,1316
以现代融资理论为基础,对吉林省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上市公司存在严重依赖外部融资、偏好股权融资以及长期负债比例较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优化融资结构的对策,如提高收益率增加内部融资比率、充分利用债券市场融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股权分置时代一改一股独大的局面,控制权市场的并购更加活跃,要约收购成为主流并购模式,企业规模逐渐增大,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呈现出显性化的趋势。但后股权分置时代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中小股东法律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偏高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并购市场效率较低等。  相似文献   

11.
丁元元 《科技信息》2012,(33):104-105,143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国有企业的发展仍存在障碍,特别是在法人治理结构上的问题。本文在了解国有企业的现状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航油等实际案例指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在权力制衡、内部人控、产权主体、经理层、监督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机构设置、明晰产权、规范经理层行为、丰富激励方式、保证监督等方面入手.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影响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很多,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的一项重大财务决策是在一定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影响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公司治理。而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系统机制,是所有反映公司治理结构变量指标的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决定公司治理状况的变量以及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财务透明度等方面来具体阐述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南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中存在的产权不明晰,资源市场化程度低和其超经济的性质等缺陷,使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逐渐落伍。苏南乡镇集体企业在面对经济效益下滑而进行的改革过程中,选择了以“拍卖转私”的方式,逐步建立产权明晰,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并采用让经营者持大股的形式,有力地改善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苏南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产权理论分析,发现符合产权主体利益的产权清晰,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的企业制度是我国乡镇企业制度发展的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中小企业板2007年以前上市的制造类企业为样本,将企业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探讨了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EVA(economic value added)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得出,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流通股比例对企业绩效影响不大;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比较复杂.总体上,成长期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成熟期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盈余管理并非是单纯的会计行为,它表现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结果,鉴于中国上市公司所形成的特殊公司股权结构,有必要对其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从而改善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以中国石油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前五大股东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而法人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罗进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43-46
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为因变量,以股权构成为自变量,考察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在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A股中都存在较为明显的行业差异。这一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重构的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应充分考虑到股权结构的“行业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治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入手,实证检验中国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国有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领导权结构和资产负债率与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3~2017 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企业长、短期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企业短期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影响,企业长期绩效与内部控制负相关、与公司治理无显著性关系。但是,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等于60%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均与企业长期绩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合理控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基础上,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绩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得到盈余管理程度,以动态GMM模型考察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全样本和非国有股的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前呈现“U”型关系,国有股的股权集中度会引起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因此建议创业板企业积极完善治理结构,逐步实行两职分离,将股权集中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国企产权改革在理论上必须明确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探索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国有企业是内生于公有制约,而不是内生于私有制;不能完全用西方产权理论来解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在实践层面上,不能简单地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不如私有企业,同时要搞清产权明晰到底是个相对的概念,还是绝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